曲炳屹 蓋安俊 張惟泯
(南昌職業大學體育學院 江西 南昌 330000)
太極拳是中國的傳統優秀文化之一,起源于我國封建社會時期,是醫學和體育的共同融合而成,具有悠久的歷史。太極拳的定義隨著時代的變遷不斷的進行更新,它是一種積極健康的體育鍛煉運動,以傳統的武術套路為主,融合了中醫的經絡學說、大自然的運動規律和陰陽學說等,在道家學說得引導下,創造出的一套具有中國特色的武術項目。太極拳強調剛柔相濟、動靜結合、虛實相接、借對方的力來發力。此外,太極拳講求“聽勁”,可以先用試探性的招數誘惑對手,不要主動發起攻擊,一旦對方出手,就必須搶在對方出手之前竭盡全力還擊對手。太極拳體現最多的就是哲學,充分融合了太極學說,也體現了不一樣的醫學文化內涵,融合很多中國傳統醫學思想,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璀璨明珠。
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中國的經濟高速發展,積累了大量的產能,需要開拓海外空間。政治上,我國積極參與構建國際新秩序,提倡多極化發展理念。文化層面上,中國擁有幾千年悠久的歷史,中華文化具有巨大的凝聚力和影響力,文化建設勢在必行。為了學習古人的勇于探索的精神,謀求和平和發展,構建利益共同體,加強與周邊國家政治、經濟和文化方面的交流,實現共同進步的目標,我國提出了“一帶一路”的政策。其中,“一帶”指絲綢之路經濟帶,“一路”指絲綢之路。“一帶一路”的五大原則分別是堅持開放合作、堅持市場運作、堅持互利互贏、堅持和諧包容、堅持市場運作、恪守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一帶一路”的合作以政治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和民心互通為重點政策,而文化交融是“一帶一路”政策的社會保障和靈魂,也是樹立中國國際形象的重要途徑。
太極拳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中華民族傳統武術的代表,儒家文化、太極學說和陰陽哲學組成了太極拳文化體系,并且結合了傳統的中醫學說,最終形成了太極拳。在當前實施“一帶一路”政策的時代背景下,作為具有中國特色的體育文化,太極拳在國際進行傳播具有重要的意義。首先,“一帶一路”旨在加強與周邊國家的經濟合作、文化交流。在國際的傳播太極拳,不僅能夠推廣拳法和修身養性的方法,更能夠展現人文情懷。與其他的拳法不同,太極拳主張剛柔并濟、點到為止。太極拳能夠讓人平心靜氣,消除內心的雜念,以善為本,以理服人,不是使用單純的暴力和別人斗爭。這與我國處理國際事務爭端的態度是相符合的,講究剛柔并濟,以和為本,但堅決維護人民利益;其次,太極拳思想的傳播有利于宣揚絲綢之路的核心理念,即“開放包容、和平合作、互利共贏、互學互鑒”,有助于發揚合作精神。中國是愛好和平的國家,倡導和諧發展的理念,這與太極拳文化相輔相成。傳播太極拳文化,能夠把絲綢之路的精神傳達給周邊國家,成為心靈溝通的紐帶,也是構建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的重要精神力量;最后,在國際傳播太極拳文化有利于樹立我國友善、誠信、愛好和平的大國形象,體現出上善若水的精神,展現出謀求共同發展的理念,是塑造中國愛好和平,期待共同發展的形象的重要途徑。
在傳播的過程中,由于市場經濟利益的驅動,傳播者把經濟效益作為主要的傳播目標,主要教授一些表面的太極拳招數,而對太極拳蘊含的文化內涵沒有進行深度的剖析,導致想要了解太極拳的人只能機械的模仿一些動作,對深層面的文化了解的太少,不能領悟太極拳文化的精髓。此外,由于追求經濟的效益,傳播的國家側重于發達國家,而經濟水平較落后的國家接觸到太極拳的頻率較低,不利于文化的普及;其次,由于傳播者自身的專業素養不夠,側重于動作展示,而對太極拳相關的文化了解的很少,也導致傳播過程中,不能讓學員很好地理解太極拳的理論知識及文化底蘊。傳播者還需要有流利的溝通能力,能夠進行正常的教學;最后,太極拳不是奧運項目,國際化傳播過程中可能會受到阻力,難以融入國外校園。傳播的年齡段偏向于老齡化,老年式養生慢動作與奧運精神截然相反,難以吸引年輕人的注意力。
在我國,太極拳具有悠久的歷史,形成了眾多的門派,內容也很豐富,可以給人們提供不同的選擇,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相應的太極拳進行學習。但是由于太極拳的風格存在著差異,傳播的時候缺乏統一的管理,給學員選擇的過程中造成了一定的困難,這不能適應于廣泛傳播太極拳文化的需要。沒有統一的管理模式,既不利于外國人進行學習和記憶,也不利于太極拳走向世界。此外,太極拳文化傳播的內容和形式都缺少統一的規劃,以民間組織的形式為主,傳播的內容也不能很好的滿足國外學員的需要。如果太極拳在傳播中的信息有失真和扭曲,更會使得傳播的效果大打折扣,阻礙了太極拳走向世界的步伐。最后,傳播的內容方面,目前,太極拳的理論知識被翻譯成外文文獻的太少,缺乏傳統知識的積淀,不利于外國人領悟太極拳的精髓。
在接收太極拳文化信息的過程中,傳播的對象由于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可能會對太極拳的內容產生理解的偏差。首先,太極拳傳播的對象是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外國人,由于國家和地區之間的經濟發展狀況和文化教育水平存在差異,受教育者的能力也存在著一定的差距,思想意識層面也有很大的不同。知識素養層次參差不齊直接影響了對太極拳文化的理解能力;其次,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價值觀念、行為方式和思維習慣等。面對不同的國家,對于太極拳文化的認同度和支持度是大不相同的。傳播者需要正視文化的差異,從每個國家和地區的實際情況出發,研究傳播對象所處的文化和教育背景,判斷學員的主觀喜好和價值判斷,有針對性有目標地進行文化傳播。
在傳播太極拳文化的過程中,應該把相關的文化底蘊和理論知識的傳播放在首位,在正式學習太極拳動作之前,應當做好大量的文化宣傳工作。宣傳的途徑可以是通過媒體、互聯網、影視作品和專家翻譯相關的文獻資料等方式,讓外國人對太極拳所蘊含的傳統文化有一個正確的了解。文化傳播的途徑是多種多樣的,太極拳文化的傳播更需要和高科技的媒介工具結合起來,實現大范圍的傳播,實現雙向的信息互動,使國外想要學習太極拳的人能夠充分了解到太極拳的相關知識,真正拓寬了太極拳的發展渠道,從而不斷推動太極拳的傳播。
由于太極拳的門派多種多樣,組織形式和教學方式也各不相同,給外國人的學習增加了一定的難度。在傳播的過程中,可以成立專業的傳播機構,以“一帶一路”的核心精神為指導思想,合理規劃傳播的內容、傳播的形式以及傳播的具體途徑。還要對傳播的對象進行研究,根據不同的國家和地區的實際情況,制定相對應的方案,對傳播者進行統一的教育和指導,對傳播的效果進行及時的反饋和分析。針對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情況,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此外,還需要對國內現有的太極拳門派和組織進行統一的管理,對私下惡斗的門派進行嚴懲,絕不姑息損壞中國傳統體育文化形象的人,維護太極拳文化的純凈。
太極拳文化的傳播者要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肩負文化傳播的重要人物,承擔起時代賦予的責任和使命。培養太極拳文化的傳播者需要從三個方著手。首先,傳播者有具有良好的外語交流能力,能夠用流利的語言進行教學工作,并且和傳播對象有交流的能力;其次,傳播者要對太極拳文化的理論知識和相關概念有深刻的理解,能把太極拳文化所蘊含的豐富文化內涵傳遞給學員;最后,傳播者要對太極拳的技能技巧有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夠把標準的動作教授給學員。培養太極拳文化傳播者的工作需要各省市積極的配合,提供一定的資金支持,鼓勵相關的人才承擔起文化傳承的重任,為祖國的文化傳播事業盡一份自己的力量。
太極拳文化是中國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也是我國文化傳承的優秀精神遺產,值得深入的研究和學習。在傳播的過程中,傳播者要注重傳揚太極拳所蘊含的人文情懷,表現出太極拳修身養性的價值,體現出獨特的哲學意義。由于各個國家和地區文化的差異,面對文化溝通的過程中出現的矛盾和問題,在尊重別的國家文化的同時,傳播者要采取恰當的處理方式,用文化去面對文化。
在進行中國文化的傳播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孔子學院的帶動作用。截至目前,我國在世界各地建立了511個孔子學院和1073個孔子學堂。孔子學院是中國與其他國家文化交流的重要場所,其中開設有太極拳等中國傳統文化課程。太極拳教師為國際學員展示精準的太極拳招式,讓學生們能夠充分沉浸在中國武術的魅力之中,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同時,世界各地的孔子學院會通過太極拳文化講座進一步提升中國傳統文化的吸引力。例如,2014年特拉維夫大學孔子學院在以色列的水上運動中心演繹了太極文化與太極拳,通過多媒體等技術手段,為在座的觀眾和嘉賓生動展示了精彩絕倫的太極拳表演。在推廣太極拳的過程中,要保證太極拳課程設置的合理性。孔子學院可以根據海外文化傳播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載體進行文化傳播。例如,太極拳電影、電視劇等,對國外學員有著較高的吸引力。另外,孔子學院應當加強師資建設,要培育一批高素質的跨文化交際人才。在開設太極拳過程中,要根據國際學員的興趣特點和文化需求,提升課程的趣味性,及時調整教學策略,讓越來越多的國際學員認可太極拳與中國文化。
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太極拳文化的傳播責任重大,它不僅代表著中國的傳統武術技法,更代表著中國的價值觀念和思維特點。“一帶一路”的核心理念和太極拳的價值觀念相輔相成,以和諧為主要思想,是當今社會共同追求的目標。今后應當加大對傳播太極拳文化的扶持力度,更好地推進與周邊國家的文化交流,實現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