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開展高職教育的過程中,如何構建學校教育與大學生自主學習相結合的運行機制,對于提升教學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支撐作用,而構建高職院校大學生自主學習激勵機制則更為重視。本文對此進行了研究與探討,在簡要分析高職院校大學生自主學習現狀的基礎上,重點分析了當前高職院校大學生自主學習激勵機制建設存在的問題,最后就如何優化和完善高職院校大學生自主學習激勵機制提出構建策略,旨在為培養大學生更強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提升大學生自主學習效果提供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高職院校;大學生;自主學習;激勵機制
在我國教育改革持續深化的時代背景下,對高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適應形勢發展需要,進一步發揮教師、學生“兩個主體”作用,特別是要在培養大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從當前高職院校大學生自主學習的整體情況來看,盡管普遍都有這樣的意識,但仍然存在積極性不高的問題,直接導致高職院校大學生自主學習的整體水平不高。對此,應當著眼于解決高職院校大學生自主學習存在的突出問題和不足,將構建高職院校大學生自主學習激勵機制上升到更高層面,并采取切實有效措施,不斷優化和完善高職院校大學生自主學習激勵機制,努力培養高職院校大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
一、高職院校大學生自主學習現狀
(一)自主學習意識
所謂自主學習意識,就是學生自身是否具備自主學習的想法。盡管隨著自主學習越來越受到高職教育的重視,而且高職院校也加大對大學生的引導,絕大多數大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在不斷提升,但仍然有一些大學生自主學習意識不強,甚至有很多大學生還不具備自主學習意識,基本上都是在老師的安排和要求下進行自學,但在發揮主觀能動性方面相對比較薄弱,對自主學習的認識相對較低,自主學習尚未成為習慣,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大學生自主學習的效能化水平。
(二)自主學習方法
自主學習需要科學的方法。有的大學生盡管通過網絡開展自主學習,如收集與專業知識相關的內容,但卻存在不注重扎甄別的現象,雜亂無章,無法取得實效。
(三)自主學習內容
從高職院校大學生自主學習內容來看,普遍存在沒有脫離書本的現象,自主學習的拓展性相對比較薄弱。很多大學生在進行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基本上都是對課堂知識的重復和鞏固。盡管有一些大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能夠進行一定的拓展,但普遍缺乏系統性和全面性,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高職院校大學生自主學習的整體效果。
二、當前高職院校大學生自主學習激勵機制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激勵理念缺乏創新
由于高職院校大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比較薄弱,很多高職院校都從激勵的角度進行了引導,但仍然存在激勵理念缺乏創新的問題,在落實“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思想方面還缺乏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大學生自主學習激勵的人性化不夠,直接導致學生在自主學習方面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甚至對自主學習存在比較嚴重的畏難心理,這也直接導致大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無法得到有效激發,特別是在發揮大學生主觀能動性方面還缺乏有效的方法和措施。
(二)激勵制度不夠完善
從當前高職院校開展激勵機制建設的整體運行情況來看,激勵制度不夠完善已經成為重要瓶頸之一,直接導致大學生自主學習激勵制度缺乏規范化,大學生自主學習激勵機制建設還沒有納入到教師管理、學生管理、教學管理體系當中,還沒有構建多元化的激勵方法,相關的制約、流程不規范、不到位,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大學生自主學習激勵機制建設的系統性。不注重建立規范化的激勵流程,“量”與“質”相結合不到位,如在評價方面還沒有把大學生自主學習作為重點內容,大學生在自主學習方面缺乏主動性,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激勵機制建設的有效性。
(三)激勵模式比較傳統
目前個別高職院校構建激勵機制方面缺乏全面、深入、系統的研究,高職院校大學生自主學習激勵模式仍然比較傳統,無法發揮積極作用。比較突出的問題是不注重強化大學生的自主意識,普遍都是采取獎勵的辦法組織實施,還沒有將自主學習激勵與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進行有效結合,“項目化”教學模式的應用較少,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互動探究等相對比較薄弱。不注重運行體系創新,特別是在構建物質激勵、精神激勵、任務激勵等諸多激勵模式方面還存在很多不到位的方面,導致大學生自主學習激勵機制建設的系統性不強。
(四)激勵載體不夠豐富
個別高職院校激勵載體建設方面還沒有進行科學設計和系統安排,不注重為大學生自主學習創造有效的平臺,特別是不注重強化“互聯網+教育”與大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效結合,在網絡學習平臺、遠程教育平臺建設方面還沒有構建科學的運行體系,普遍缺少激勵模塊。高職院校大學生自主學習激勵載體不夠豐富,“激勵”與“約束”不能有效結合,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注重科學設計自主學習內容,在大學生自主學習評比、表彰等方面也相對較少。
三、高職院校大學生自主學習激勵機制建設的構建策略
(一)創新激勵理念
在構建大學生自主學習激勵方面更加重視以人為本,構建“人性化”激勵機制,只有這樣,才能使高職院校大學生自主學習激勵取得更好的成效。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高職院校應當將大學生自主學習激勵機制建設納入到教師管理、學生管理、教學管理等各個領域當中,既要強化大學生的自主意識,同時也引導教師在這方面進行深入研究。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有效交流與互動,堅持問題導向,積極培養大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引導學生逐步認識到自主學習的重要價值,掌握科學的自主學習方法。
(二)完善激勵制度
構建大學生自主學習激勵機制,應當在完善高職院校大學生自主學習激勵制度方面加大工作力度,至關重要的就是要從培養大學生“終身學習”意識和能力方面進行設計和安排,不斷強化制度的規范化、長期性作用,促使高職院校大學生自主學習激勵機制更加規范有序。要切實加強對大學生自主學習基本情況的調查與分析,找出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制定有針對性的實施方案。對于在開展高職院校大學生自主學習激勵方面具有積極作用的方法和措施,應當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來,并且要將PDCA循環作為重要的方法,做好計劃、執行、檢查、處理四個階段循環,每個階段都需要具體設計和管理科學設計教學方案,并本著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組織實施,既要找出教師教學存在的問題,也要善于發現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不斷豐富和完善相關制度。在完善激勵制度的過程中,還要大力加強制度的執行力建設,同時還要將大學生自主學習情況納入到教師考核當中,進而提升教師的積極性。
(三)優化激勵模式
在開展高職院校大學生自主學習激勵機制建設方面,也要根據形勢發展,不斷優化和完善高職院校大學生自主學習激勵模式,努力使其更具有激勵性、引導性。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應當將“價值導向”作為優化激勵模式的重要基礎,構建高職院校大學生自主學習“價值鏈”激勵模式。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將“組合激勵”應用于高職院校大學生自主學習激勵當中,運用綜合激勵理論,積極引導大學生理論與實踐、課上與課下、校內與校外相結合的自主學習模式,同時還要為大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創造一定的條件,教師應當多與大學生開展談心談話、交流座談等活動,特別是對于自主學習意識較強、取得較好學習效果的學習,可以采取“現身說法”的方法組織實施,讓大學生深刻理解和認識自主學習對自身學習、未來發展的積極作用。此外,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可以通過“對分課堂”和“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組織實施,使大學生能夠擁有自主學習的時間,同時在評價方面進行科學設計。
(四)豐富激勵載體
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高職院校需要加強激勵載體建設,特別是要為大學生自主學習提供載體和平臺,使大學生能夠在相關載體和平臺上進行自主學習。建立“網絡學習平臺”,在模塊設計方面除了相關教學內容、視頻、文字之外,還要建立“考核模塊”,大學生需要完成相應的閱讀任務。在豐富激勵載體的過程中,也要進一步強化自主學習與互動探究的有效結合,并且可以將“項目激勵”與“任務激勵”進行有效結合,既有利于培養大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也能夠通過相應的激勵方法培養大學生綜合素質。
綜上所述,在開展高職教育的過程中,大力培養大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至關重要,不斷有助于提升高職教育水平,而且也能夠強化大學生的學習能力。目前,很多大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還不強,需要構建更加科學和完善的激勵機制,但個別高職院校在這方面還比較薄弱,需要認真加以完善。這就需要堅持問題導向,重點在創新激勵理念、完善激勵制度、優化激勵模式、豐富激勵載體等諸多方面加大力度,努力使高職院校大學生自主學習激勵機制建設取得更好成效。
參考文獻:
[1]溫毅嫻,趙少平.混合式教學模式下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的實證研究[J].綠色科技,2021,23(09):231-234.
[2]劉曉靜,康瀚文,張偉,陳艷從,沈鶴.智慧課堂提升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研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1,5(08):95-97.
[3]李白.新時代大學生學習動力的教育激勵策略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20.
[4]朱桂萍,譚燕瑜.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生專業學習的激勵策略研究——以酒店管理專業為例[J].現代職業教育,2020(10):56-57.
[5]張娜娜,陳靜.“互聯網+教育”背景下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9,6(78):111-115.
基金項目:本文為2019年度東營職業學院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高職院校大學生自主學習激勵機制建設研究——以市場營銷專業為例”(項目編號:JG-2019-21)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張芳芳,1983-,女,漢族,籍貫:山東東營,碩士學位,職稱:講師,研究方向:市場營銷、創新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