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洲
摘要:本文通過對近四年來直接作業環節中,人的不安全行為問題進行分析,讓讀者深刻認識習慣性違章并總結其規律、特點及成因,進而提出針對性的預防措施,從思想上杜絕習慣性違章,確保企業安全生產與項目建設長治久安。
關鍵詞:習慣性違章 特點 違章心里 對策
習慣性違章,顧名思義就是違反安全操作規程,有章不循,堅持、固守舊的不良的作業方式與工作習慣的行為。這是一種長期延續下來的違章行為,不是在一群人而是在幾群人上反復發生,是經常表現出來的違章行為。它實質上是一種違反安全生產工作客觀規律的盲目行為方式,由于沒有認識或隨心所欲,習以為常,習慣成自然,是安全生產的重要隱患。
根據杜邦公司的事故事件造成傷害的原因統計分析,96%的傷害是人的不安全行為造成的,只有4%的傷害是由物或者環境的不安全狀態造成的。同時,有事故統計也表明,70%-80%的人為失誤操作事故都與習慣性違章有直接關系,本文也將通過四年的真實數據進行分析習慣性違章的規律與特點。
通過我公司督查大隊近幾年對全區域直接作業環節的現場安全督查的問題統計分析,可以找出習慣性違章的總體形態,進而有針對性的進行預防,具體分析數據如下:
從上圖可以看出人的不安全行為數量占總違章數量的比例在逐年增加,可以說所有事故的發生歸根結底還是人的問題,因此想盡辦法管好人的不安全行為才能有效的防止安全事故、事件的發生。
從上面的數據分析可以看出人的不安全行為數量占總違章數量的比例在逐年增加,而在人的不安全行為中,監護人不在現場、未按要求穿戴勞保用品、違規使用手機、未正確佩戴安全帶等發生頻率最高,符合習慣性違章的特點。因此在實際管理過程中,如果能有效遏制這些習慣性違章將大大的較少現場違章數量,將作業安全風險降到最低。
1 習慣性違章的表現形式
軌跡交叉理論認為,人的不安全行為與物的不安全狀態兩條軌道交叉點,就是構成事故的點。人的不安全行為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大部分為習慣性違章,概括起來主要表現在一下三個方面:
1.1 習慣性違章指揮
即負責人在指揮過程中,違反安全規程的要求,按不良的傳統習慣進行指揮,如:安排無特種作業資質的人員進行特種作業;吊裝過程中不按程序進行操作,隨意變更操作步驟等。
1.2 習慣性違章作業
即在作業過程中,沿襲不良的傳統做法,違反安全操作規程及安全管理制度,隨心所欲的進行作業。如進入施工現場不戴安全帽;高處作業不系安全帶;進入設硫化氫區域不佩戴便攜式硫化氫報警儀等。
1.3 習慣性違章操作
即在操作過程中,使用不良的傳統習慣或自認為安全省事的做法,違反安全操作規程規定的操作程序,意圖達到“另辟蹊徑”的效果。如:設備起停過程中不按規定程序進行操作等
2 習慣性違章的特點
2.1 麻痹性
長期有習慣性違章的人就如同人們常說的溫水煮青蛙沒有立即被煮死一樣,大家都知道,如果把青蛙突然放進沸水里,它會立即跳出來,這是因為它的警惕性很高,意識到了危險的來臨;但如果把青蛙放在溫水中,慢慢的加熱水溫,青蛙就會失去警惕性,它甚至還會覺得挺舒服,對逐漸加熱的水溫產生了麻痹心里,但其實它始終處在危險之中而不自知,等水溫很高時它已經來不及跳出了,最終被慢慢煮死。
在日常的安全生產中,違章的人一時沒有發生事故的,他們就認識不到危害所在,就如同溫水中的青蛙沒有被立即煮死一樣,久而久之習慣成自然,他們就將其看成“正確”的操作,喪失了警惕性,但他們忘了加熱的溫水總會變成沸水,如果都習慣性違章就必然會導致自我傷害或使他人傷害。
2.2 ?頑固性
中國有句古訓: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習慣性違章一般是在工作中由于長期無人制止而形成的一種習慣性動作方式。如在裝置或作業現場使用手機;進入涉硫化氫區域不佩戴硫化氫報警儀等。違章者認為自己以前很長一段時間都是這樣做的,也沒出過事,繼續這樣也不會出事,形成了固化的思維習慣,很難加以改變。
2.3 傳染性
模仿是人的本能,人從一出生就在模仿,父母、老師、同事、師傅等等都是模仿的對象,人的模仿本能是按照環境來選擇主題的形態和認知類型的,實際上是一種趨利避害的過程,但這種趨利避害具有短視性,大多數人往往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
從上面可以看出新員工身上的習慣性違章行為,一般都不是他自己“發明創造”的,而是從老員工身上“繼承”下來的,即不合格的師傅帶出不合格的徒弟??吹嚼蠁T工違章操作“既省力,又沒出事”,自己也輕松效仿,而且用自己的習慣行為方式去影響新一代的員工,這就造成了“一脈相承”的嚴重后果,而且更加深了其自身的頑固性。
2.4 排它性
人一旦形成習慣,就很不愿意去接受改變,改變就意味著要重新適應,他會感覺不習慣,而且會認為新的東西并沒有原來舊的好。習慣性違章就具有明顯的排它性,他們墨守成規,總認為自己的習慣性方法“管用、省力”。對新的知識不學、不看,認為那些純屬“勞民傷財、多此一舉”,作業時只執行自選動作,不執行規定動作,游走在危險的邊緣。
2.5 方便實用性
習慣性違章一般都比較方便、順手,往往能夠快速的處理生產中遇到的問題,省工省時,簡單易行,而正規的作業方法很可能花費更多的時間,付出更多的勞動,這也是職工很容易學會違章的原因。但他們忘了這其實是建立在他們作業過程中省去了很多步驟甚至是關鍵步驟的基礎上。屬于刀尖上跳舞。
3 習慣性違章的成因
3.1習慣性違章的主觀原因
習慣性違章的主體是人,人的錯誤思想認識是導致不安全行為的主要根源,由于每個人的社會閱歷、文化層次、家庭背景、安全意識等各不相同,因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不安全心里。
(一)僥幸心里
僥幸心里是許多違章人員在行動前的普遍心里,有這種心里的人不是不懂安全操作規程,也不是技術水平低,而是明知故犯,以前這樣做都沒出過事,就把潛在的危險拋之腦后,在他們看來“違章不一定出事、出事不一定傷人、傷人不一定傷己”。但是他們忽略了如果一旦環境、設備、人員發生了改變,以前的那一套很有可能就不管用了,就很可能引起事故。
(二)麻痹心里
有一部分人在接受完安全教育后,安全意識得到了很大提高,安全技能也掌握了不少,在一段時間的作業過程中也非常重視安全操作,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尤其是長期安全形式較為穩定的情況下,加上僥幸心里、取巧心里等的共同作用,慢慢的安全意識和警惕性就會不自覺的松懈下來,容易把安全規程、防范措施淡化,省略很多以前好的安全的做法,陶醉其中不能自拔。
(三)取巧心里
人都有惰性,可做可不做就不做,總想簡單、方便,尤其是在體力勞動中,習慣走捷徑。正規的作業程序能防患于未然,但相對來得比較麻煩,與此相反,習慣性違章恰恰具有便捷、干凈利索等表面特征,與人的惰性相符。尤其是在工期緊張的情況下,圖省時省力,往往會投機取巧,簡化程序,這其中就很可能簡化掉保障安全的關鍵程序。
(四)逞能心里
有一些習慣性違章人員有一種自以為是的心里,總認為自己有經驗、有能力,什么問題都見過,遇到危險也能從容化解,不顧后果的蠻干胡干,有這種心里的人在安全規程面前不信邪,自認為有經驗什么都行,把別人的提醒當成耳旁風,盲目自信、我行我素。這種人在作業過程中發生安全事故必然是大概率事件,尤其容易發生傷害他人的事故。
3.2 習慣性違章的客觀原因
主觀原因是習慣性違章的根本原因,但客觀上的安全規章制度、安全教育培訓以及安全檢查考核是對作業人員偏離安全作業程序的一種約束、引導的過程。在現實過程中往往是制度制定了一大堆但缺乏操作性、實用性,新制度替換了舊制度也未廣泛宣貫,作業人員很迷茫,不清楚最新的要求,不知所措。安全教育千篇一律沒有針對性和震撼性不能起到觸發心靈的作用,教育者只為雁過留痕,被教育者只圖聽著熱鬧,沒有達到從思想上提高安全意識的作用。在HSE監管過程中存在不規范、不細致、雙重標準的現象,有時礙于情面,對應該嚴肅處理的違章行為“點到為止”,導致習慣性違章視而不見,陷入“工人干慣了、干部看慣了、大家習慣了”的怪圈。
4、習慣性違章的預防
通過上述的分析我們了解了造成安全事故的源頭是人的不安全行為,而人的不安全行為的的突出表現即為各種習慣性違章,通過多種途徑減少習慣性違章數量就能有效的減少人的不安全行為,根據海恩法則進而可以大幅的降低安全事故發生的概率。
4.1加強自主管理
所謂自主管理就是自己主動管理自己管轄范圍內的安全工作,大到企業級小到作業班組及個人級。尤其是作業班組的自主管理和安全氛圍對減少習慣性違章尤為重要。班組是企業的“細胞”,既是安全管理的重點,也是反“習慣性違章”的主要陣地。據調查分析,90%以上的事故發生在生產班組,80%以上的事故的直接原因都是在班組作業過程中違章指揮、違章作業或各種隱患未及時發現與消除造成的。在班組中班組長是核心,他最清楚每個人的特點、性格與安全意識水平,班組長敢于抓“習慣性違章”,就能帶動一批人,管好一批人。作為安全管理部門就需要抓好這只領頭羊,對班組長提要求,以他為主來管理整個作業班組。
4.2多樣化安全教育
我們知道各種違章心里是造成作業人員習慣性違章的根源,要從思想上、心靈上改變作業人員的違章心里,唯有進行安全教育。傳統的安全教育大多是安全規章制度、各類作業的安全要點、典型違章案例等為主要培訓內容,理論較多、枯燥乏味,上課時聽課的少玩手機的多,聽進去的更少,通過教育培訓從安全意識上得到提高的就少之又少。因此在培訓過程中應多采用圖片與視頻的形式,特別是很多習慣性違章造成的各種安全事故的小視頻,看著觸目驚心,能給作業人員極大的心里震撼。除此之外在每次作業前針對作業班組進行小范圍的作業喊話,只針對當天的具體作業內容有針對性的講解作業風險和預防措施也是十分有效的安全教育方式。總之鑒于習慣性違章的頑固性、麻痹性等特點安全教育不可能一勞永逸只有持之以恒的進行安全教育。
4.3營造反習慣性違章氛圍
一個良好的安全文化環境對員工能起到良好的約束、影響作用。有遵章守紀到違章違紀的轉變,只需一念之差。一個具有良好工作習慣的人如果到了違章違紀隨處可見的環境中,很容易變成違章者;而一個違章者到了人人都遵章守紀的環境中,他會因為與環境的不和諧而糾正自己,因此開展多種途徑的安全文化活動,培訓整體員工的遵章守紀意識,大力營造反習慣性違章的文化氛圍,也是根治習慣性違章的良藥。
4.4強化制度執行
安全管理部門首先要制定有效的、統一具體的、可操作性強的安全管理制度,并廣泛的進行宣講,讓每個人都清楚制度要求,建立一支高素質有責任心的監督檢查隊伍,對違章人員采取多樣化的處罰辦法,起到讓本人及群眾對違章深有感觸的作用。通過長期不懈的被動安全,再加上行之有效的安全教育,最終形成人人主動安全的良好氛圍。
5 總結
安全工作只有起點,沒有終點。通過數據分析已經找出了人的不安全行為的主要表現形式,也分析了其特點及違章人員的心里狀態。找到了問題的癥結,下一步就是對癥下藥。徹底杜絕習慣性違章唯一的辦法還是教育,先通過強力有效的制度來被動的給予違章人員改正的時間,在此過程中通過教育培訓讓違章者從思想上發生轉變,深刻認識到習慣性違章的違章成本,讓好的作業習慣也習慣成自然。最終自覺的從“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轉變。
參考文獻:
[1] 李廣進,李錦生.《安全心理學》.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年12月
[2] 劉國華.《預防和糾正習慣性違章行為》[A]2011年全國冶金安全環保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1年
1209500511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