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靜
摘 ?要:園林景觀在城市設計中涉及到的內容比較廣泛,設計人員自身要能從不同的設計思維角度出發,塑造良好的景觀設計效果,運用植物造景的方式從整體上進行優化設計的方式,對提高園林景觀的整體設計質量發揮積極作用。植物造景的方式手法多樣,在設計中注重科學化,選擇相適應的方法,才能保障景觀設計質量。
關鍵詞:植物造景;園林景觀;應用
隨著社會的變化和發展不斷加快,現代新興科技的應用逐漸廣泛,人們的生活方式愈加智能化,精神需求也逐漸加大。人們希望通過園林景觀的藝術方式為自身生活帶來更高的藝術氣息和人文關懷。專業的園林設計能為人們提供更加舒適和愜意的居住環境。通過長時間的發展進步,園林設計審美形態不斷升級,植物造景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發揮的作用愈加明顯,能夠有效融合生態自然和人文景觀。要深化了解和搭配應用各種植物,為人們創造美好的生活環境。
1植物造景在城市景觀設計中的作用
1.1表現襯托效果
每一棵植物都有著獨一無二的特點,就像每一片樹葉都有著獨特的紋路一樣,作為城市景觀設計人員能夠做到的只是結合大自然的設計來襯托出城市的美感,使每一棵植物都能夠發揮出自身獨特的魅力。設計師可以通過植物優美的線條來填補城市建筑對美的空缺,使二者可以形成強烈的對比,進而讓觀賞到的人們能夠產生一種巨大的空間視感,使觀賞者能夠開闊自己的心胸,達到讓心靈放松的目的。
1.2形成空間的變化
城市景觀設計與城市建筑設計一樣,都可以形成一定的空間視感,通過設計師對景觀進行科學的規劃,即可形成不同的空間排列組合,展示出不同植物之間的空間變化之美,人們可以沿著設計路線改變觀賞視點,感受不同視角下植物造景的空間變化,體會到景觀設計的開敝或郁閉、規則或自然的空間組合效果。同時,設計師還可以通過在造景時對植物進行障景、框景以及漏景等構景技巧設計,形成觀賞者步移景異的視覺效果。
1.3創造觀賞景觀
現代城市景觀設計的獨特性主要是通過植物種類以及構建手法的不同而形成的,通過植物獨特的形狀與色彩,使園林景觀的特點得以更好地體現。在現代城市園林景觀中,植物大致可分為孤立木和草木花卉兩大種類,其中孤立木可以使園林景觀發揮出獨特的氛圍,例如園林中的白楊、銀杏等樹木,在提高園林氣勢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對草木花卉進行科學的構圖也可以使園林景觀具備排列的美感,例如利用草木花卉的長短來構建園林的花壇,不但可以增加物種的多樣性,而且還可以將每一種植物的特點充分發揮出來,增強景觀的觀賞性。
2植物造景遵循的原則
2.1自然為主原則
為了園林景觀設計具有一定的觀賞性,要充分體現設計的藝術理念。在實際建設時,植物布局要嚴格遵循自然為主的原則。充分發揮植物間的自然關系,有效布局與設計,強化植物的生長規律與園林景觀的自然效果。如在選擇與搭配植物時,堅持自然為主原則,不可融入過多人工元素。有效保護生態環境,建立以植物為主的生態景觀,讓人們在觀賞中體會植物的自然演變過程。
2.2因地制宜原則
因地制宜的設計原則是城市園林工程植物造景設計的重要基礎。在實際設計中,應綜合分析當地氣候環境、空氣質量、使用需求等,選取適合的植物進行栽種。植物適應當地生態環境才能更好地生長,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植物與環境良性循環。此外,還應根據當地民俗習慣等特點選取植物,如烈士陵園可搭配松樹增添嚴肅氛圍。各地區受生活習慣、人文觀念的影響會存在很大差異,在植物造景設計時要充分考慮這些差距與因素,因地制宜,選取適宜的植物進行造景。
2.3季節與色彩相宜原則
城市園林中的植物造景設計必須遵循色彩與季節相適宜的原則。首先,色彩與形狀的有效結合,可增加園林環境的唯美意境,使人們放松身心。不同顏色對人的心情會產生不同影響,所以在植物搭配時,要充分考慮植物顏色。如喬木中的紫薇花、花草中的風信子等植物都可在一定程度上愉悅人的身心。其次,還應遵循植物四季變化特點進行設計。在選取植物時,還應考慮生長周期與養護技術等因素,根據當地氣候條件合理配置喬灌木,力求保證四季有觀花、觀葉、觀果、聞香等景觀效果。同時,可采取人工干預手法,延長植物的存活時間,充分滿足人們的觀賞需求。四季與顏色相宜原則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園林景觀設計中植物造景技術的時效性。
3植物造景技術在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中的具體應用
3.1植物與建筑物融合
園林景觀中的植物是自然美的直觀代表,建筑則是人工美的代表,在園林景觀設計中植物與建筑融合,本質上就是有機融合自然美與人工美。為此,需進一步提升設計中植物配置與建筑和諧性,達到植物、建筑和諧一致的設計目標。結合實際情況,在園林景觀設計時,必須重視植物與建筑的融合程度,有效展示植物的多樣化特點及建筑的美感,園林景觀中植物與建筑的有機融合,不僅能提升建筑的視覺美感,還能營造一種動態且均衡的視覺效果。在設計時,需從客觀角度進一步分析園林景觀種植物的特點,并將其與建筑物進一步融合,有效提升園林景觀的藝術特征。
3.2強調水景植物造景
在園林景觀設計中,水景植物造景是其重點設計內容之一。并且水體也是想象力較為豐富的景觀元素。通過合理設計植物造景,有助于營造水面的空間感,增強觀賞吸引性。在實際設計環節,則是在水景周邊科學處理水景和水體的布局。比如對水景的周邊應當選擇柔美的枝條植物,開展自然式的種植方法,促使其與地形、道路以及岸線等形成緊密配合。同時在水景岸邊可設計花灌木或者藤本植物等,以此增強景觀的生動活潑氛圍,體現水景的柔情特性,激發觀賞者的內心情感,從中獲得寧靜的心理體驗。
3.3植物和道路融合
在城市發展過程中,道路綠化是一項較為重要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城市的外在形象,還具有將分散的綠化工程連接成一個整體的作用,有效提升園林景觀的整體建設效果。在園林景觀設計中,應重視喬木、灌木及花草的融合程度,提升園林景觀的豐富性。還要堅持因地制宜、適地適樹的園林景觀設計理念,科學配置各類植物,在提升園林景觀設計植物造景效果的同時,促進植物與道路的有機融合,為園林景觀設計植物造景的自然化、生態化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4結語
綜上所述,在園林景觀設計時,必須正確認識園林景觀設計中,植物造景具有的獨特價值,并在植物造景設計時,將植物當作設計的核心內容,進一步提升植物造景的應用效果。在設計中,需注重園林植物與建筑、水體等方面的融合程度,并在配置植物的過程中,注重植物配置的藝術性,使其能有效融入自然生態環境中,進一步提升園林景觀設計植物造景的經濟、社會及生態效益,并為城市的健康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王輝,羅佳,鐘薈.植物造景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運用分析[J].智庫時代,2019(11):247,266.
[2]尹凌馨,郭劍英.城市主題藝術公園植物景觀研究與建議——以南京市白馬石刻公園為例[J].設計,2019(3):42-47.
[3]王東浩.植物造景在現代城市景觀設計中的應用[J].美與時代(城市版),2019(8):75-76.
[4]周虹谷,石廣.植物造景在現代城市濱水景觀設計中的運用——以永州白萍江心洲為例[J].中國城市林業,2018(4):75-79.
[5]代琳.淺析植物造景在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J].明日風尚,2018(19)23-24.
[6]陳紅.植物造景在現代城市景觀設計中的應用[J].中國高新區,2018(12):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