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歡
摘要: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建設對于實現創新創業教育效果、提高教育質量具有關鍵作用及決定性意義。因此,不僅要從普適性的方向來研究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體系構建、模式探索,同時對于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構建、具體該以何種方式和內容來培養學生、如何分析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構建的主要內容與建設過程之間的時間邏輯關系等問題也要進行深入研究,特別是結合案例實證研究基礎上的分析。對于民辦高校來講,要想在其中實現跨越式發展,在創新創業教育領域占領一席之地并獲得持續性的發展,符合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理念和需求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構建及實施是關鍵,只有這樣“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創新能力和創業精神得到顯著提高,從事創業實踐的學生人數大大增加”這一目標才能實現。本文故選取 某學院工程類專業創新創業課程體系的構建探索作為案例研究對象,探究民辦高校工程類專業的創新創業教育內容。
關鍵詞:民辦高校;工程專業教育;創新創業教育;
1.引言
高校實施創新創業教育,不可避免地會受到整體創新創業政策和環境的影響。政府所制定的多項相關政策都對高校創新創業產生較大影響。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十九大報告中強調,“人才是創新的基礎”,“創新驅動本質上是人才驅動”。 大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成為創新型人才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我國大學人才教育的核心環節。由此可見,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是國家創新驅動發展和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客觀需求,經濟轉型升級迫切需要創新創業人才,多元化的市場結構變革也需要多層次、復合型的創新創業人才。當前,中國正處于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新時代對創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長。因此,為了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現實需要及提升大學生就業競爭力和就業質量,有必要推動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在開展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時應圍繞“創新驅動發展”和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戰略需求,著眼于“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的核心問題,形成系統的認識。
另外,近年來,國家出臺了許多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相關政策文本。2015年,教育部在《關于做好2015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中,將大學創新創業教育定位為“教育領域重要民生工程”,要求地方高校應將創新創業教育作為促進高等教育全面改革的重要手段”,結合全國新近啟動的“一帶一路”、互聯互通和亞太自貿區等重大戰略探索,尋求畢業生就業和創業的新渠道和新形式。
2.民辦高校區別于公辦高校的差異性及特征
民辦高校是在國家經濟和社會快速發展的環境下,在高等教育大眾化和普及化、財政性教育經費有限與社會對高等教育發展的需求日益增長的矛盾背景下發展起來的,通過突破體制障礙,大膽探索創新,成為國家高等教育體系重要組成部分。但是除了具備高校職能以外,民辦高校還具備區別于公辦高校的特殊性。而其中最大的差異和區別就在于辦學體制和辦學資金來源不同。公辦高校的辦學經費主要來源于政府支持,而民辦高校基本依靠社會力量及辦學機構自籌資金辦學,是一種典型的“社會力量舉辦的高等教育機構”。民辦高校是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辦學的宗旨是面向市場和地方經濟辦學,而隨著我國民辦高等教育領域的快速發展,民辦高校在人才培養理念與培養模式方面也呈現出新的發展趨勢,更加關注行業企業需求,更加強調培養應用型創新人才,更加強調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校企產教深度融合及多元評價。應用型、創新型的人才培養是民辦高校的核心價值追求,而具體落實到專業建設上,加強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訓練、推進校企合作是關鍵的環節,也是落實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的有效途徑。正是由于這些差異性的因素存在,在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這一時期,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對民辦高校來講,也是教育改革深化的必然趨勢。也就有了其構建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現實需要及必要性。
3. 民辦高校構建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迫切性
3.1實現應用型、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需要
自國家發布《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以來,高等教育領域都在探索實施“雙創”教育,探索創新創業的教育模式,這是響應國家政策、教育深化綜合改革以及高等教育發展規律的需要。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經濟環境中,最好的競爭者都依靠創新的思維,技術和服務來生存和發展。因此,創新型人才的需求及培養成為時代關注的焦點和順應時代發展需求的落腳點。對于民辦高校來講,要使培養的學生能夠符合國家社會需求,在高等教育領域站穩腳跟并有所突出,積極探索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
3.2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及實踐能力的需要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對學生發展的要求越來越高以及大學畢業生人數逐年增加,大學生就業競爭的壓力越來越大。學生的競爭力高低越來越體現在包括創新思維和創新創業能力在內的整體素質,而且在就業觀及擇業觀方面也開始客觀現實起來。越來越多學生投入到自主創業的浪潮中,從被動接受變為主動參與,為高校推動創新創業教育及持續深化改革奠定了重要基礎。
3.3通過“彎道追趕”提升學校地位的需要
國家領導人曾強調要營造有利于創新創業創造的良好發展環境,最大限度釋放全社會創新創業創造動能。近年來,福建省迎來了經濟發展新機遇,新經濟、新產業、新業態方興未艾。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離不開科技創新的推動。民辦高校是我國高校教育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全省經濟發展的智力支持單位,所面臨的發展機遇和挑戰也隨之增多。在高等教育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大力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是高等教育轉型發展,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徑。此外,與公辦高校相比,雖然辦學機制較靈活,改革轉型的發展阻力相對較小,但是由于資金來源單一、師資隊伍不穩定、高層次人才稀缺等因素的存在,要把握住變道超車的好時機,提升競爭力,提高辦學質量、增加辦學特色以及增強自身競爭力,就要以創新創業教育為契機,將大學生素質教育進修深化和具體化,提升辦學內涵,以服務區域地方經濟發展為目標,實現應用型轉型發展。
4.結束語
既然創新創業教育主要培養的是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那么,它就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開展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應實行系統化的創新創業教育,將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于工程專業教育中,一起列入人才培養計劃,系統地培養學生,以專業教育為依托和載體,融入創新創業教育,并對不同專業、不同階段的創新創業教育進行分工,有計劃、有重點地開展。在 2019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歷史新高的情況下,學生“就業難”的壓力有增無減,而在這些畢業生中,工科學生占據多數。總體來講,工程類行業是競爭性很強的行業,其整體需求還將保持持續旺盛的趨勢。目前工程類行業發展中,對于施工管理人才、設計人才、安全員、BIM 技術人才、測量員、市政專業人才、規劃專業人才等的需求日益旺盛,更加強調復合型人才的培養,這為民辦高校加強工程類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專業導向教育起到了指引作用。
參考文獻
[1]胡萬山.民辦高校產學研合作育人模式的特征及動向[J].現代教育論叢,2019(03):35-40.
[2]梁淑軒,路達,劉微.創新創業背景下以工程能力提升為目標的環境工程課程體系構建[J].教育教學論壇,2016(34):29-30.
[3]張詩博.民辦院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研究與實踐——以土建類民辦院校為例[J].管理觀察,2020(02):104-105.
[4]羅永順,李剛,許玲,肖蘇華,陳泳竹,林凌.基于CDIO理念構造工程教育層級式創新能力課程[J].教育評論,2020(03):79-83.
3302501908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