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雪宮小學 路新煉
葉瀾教授的新基礎教育核心理念就是將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因為生命的存在而充滿活力,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基礎教育中學生存在的價值,讓學生在課堂上獲得思考的權利、存在的權利、學習的權利、探究的權利,真正讓每個學生作為課堂的參與者,煥發個性化的生命價值,讓課堂在這種生命價值煥發的背景下,充滿生命活力,讓每個學生更好地發展自己,更好地完善自己。
新基礎教育理念的影響下,教師應該為學生的成長付出,讓學生的生命價值得以充分體現,不僅要關注學生知識上的成長,還要強調學生生命意義上的滿足。課堂教學氛圍和環境是影響學生學習態度的關鍵因素,開放、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能夠讓學生積極交流,積極參與,在課堂上與教師和諧相處,在教師的循循善誘、因勢利導之下,能夠最大程度上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因此教師必須轉變角色,將課堂交給學生,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平時用商量的口吻與學生展開交流,讓學生真正在教師語言的帶動下,將自己作為學習的主人。在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環境中,實現互動交流,促進師生發展,教師用自己的語言、眼神、動作感染學生。比如,當學生認真聽講時,教師應該不吝賜自己贊美的話語,“你的眼睛真亮,坐的姿勢真美,我真的很喜歡這么認真的你”。倘若有些學生在課堂上回答問題有錯誤時,教師可以這樣說:“來,咱們握一下手,我要將我的能量傳遞給你”這時通過教師的話語,學生立馬認識到自己可能出錯誤了。在教師的寬容諒解之下,學生展開思維,更加自信,同時課堂氛圍也更加濃厚,讓課堂真正成為學生獲得知識、展示自我的舞臺,學生也能得到更好的發展。
自主學習和合作交流是新基礎教育中最為常見的活動模式,通過合作交流,能夠讓學生相互認同,相互接納,在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基礎上融會貫通,產生思維碰撞,既能讓學生在傾聽他人意見,了解他人想法時,更加全面地了解數學知識,也能真正讓每位學生獲得思考想象表達的空間,讓他們在主體參與時能夠擴展個人情感,增強交流,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例如,在低年級“大于號和小于號”的數學符號知識講解中,為了讓學生深刻記憶這一數學符號,教師引導學生積極進行小組討論,每個小組在討論中總結出記憶大于號和小于號的方法,或是辨別這兩個數學符號的方法,這樣學生在自己的認知過程中交流著、探討著,課堂因學生的交流更加活躍,充滿生機,學生也在這種自主學習中實現了知識的自主建構,有助于讓學生的各方面素養得到發展和提升。
新基礎教育理念認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給予學生多樣化的評價,讓學生在教師的評價中全面了解自己,全面認知自己,同時讓教師在評論中能夠了解學生的學習歷程,從而改進教學,因材施教,促進每一位學生主動全面發展,讓每個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和快樂。比如,為了讓低年級小學生在課堂上表現得更加積極,發揮個人智慧才能,教師可以結合課堂筆記的記錄卡片,記錄學生的課堂表現情況,并以成長記錄袋的形式,將學生的日常課堂表現情況進行綜合,這樣學生就成了評價的主體。通過一個學期、一個單元的學習,讓學生結合自己的成長記錄袋,了解個人的成長,反思自己的成長過程,同時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的成長記錄袋,更好地對每位學生進行引導和幫助。另外,教師還要重視對學生運用知識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評價,不能只停留于學生學習數學基礎知識,更應該強調學生知識的有效運用,這時就能對學生的觀察能力、邏輯思維、創新思維應用能力進行全面的評價。在考核中,讓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得到發展。例如,學習完測量之后,教師引導學生進行社會調查,讓他們對自己家中的桌凳、小電器進行測量,從而建立起數學模型,實現知識的運用,促進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成長。
新基礎教育理念明確指出,教師應該關注學生的生理發展需要和心理發展需求,重視激發學生的心理技能,引導學生素質提升。低年級小學生具有很強的表現心理,他們希望得到教師的尊重和關心,也希望得到教師的重視和關注。教師在日常的教學生活中,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成長,應該以發展的眼光關注每一位學生,及時捕捉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立足于學生的閃光點,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充分滿足他們的表現欲望,給予學生更多成功的體驗,引領學生個性發展。例如,在學習分類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各種帶有不同顏色的物品。有些學生會按著顏色分類,而有的學生會按物品的用途分類,還有些學生會按著物品的材質分類,這時教師應該給予每名學生鼓勵和贊揚,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體驗成長的快樂,從而真正讓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強,創新能力得到最大化的迸發和提升。
新基礎教育理論強調學生的主動發展,學生學習的過程是思維參與的過程,更是主觀能動性發揮的過程。為了給予學生更多主動參與和積極實踐的機會,教師在課堂上應該引導學生敢于質疑和提問,當學生提出自己的質疑時,就能讓學生站在新的角度上思考數學問題,同時,這更是一種開放生成性的動態過程,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把握數學新知識,提升數學新認知。例如,在“20以內數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的學習中,有一道這樣的計算題目“7+8=”。首先,教師引導學生學習一種計算方法,引導學生用學具擺一擺,將7看成10,這時10+8=18,同時再用最后的得數18-3=15。這時有的學生提出是否能夠把7分成5和2,2和8相加是10,10+5=15;有些學生還提出是否可以將8分成3和5,7+3=10,10+5=15……學生一點點提出自己的想法,并且每一個算法都有道理,都能得到最正確的答案。教師在此過程中要對學生提出自己的肯定,并鼓勵學生的質疑精神和創造能力。在學生提出質疑并且想到解題方法中,實現了學生創新能力的生成,在思維開放的過程中,有助于實現學生全面發展。
數學教師在新基礎教育理念的背景下,應該優化日常教學方法,更新教學理念,讓學生獲得學習的基本權利,讓他們真正參與到課堂中,掌握學習的主動權,提升學生學習的自覺性,真正讓他們自主積極地進行創造性的學習,從而獲得活潑主動的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