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大學 寧夏 銀川 750021)
目前主流的網類運動中,羽毛球的受歡迎程度很高,普及率也較其他球類運動而言也具有顯著優勢,這得益于在學校廣泛的教育普及,其中高等學校的在體育課程中羽毛球課程開設頻率很高,經過多年的實踐研究,結合諸多運動領域的專家學者的結論,將多球組合方法應用到羽毛球教學實踐中對于提升教學訓練效果具有顯著效果,這樣引發了高校的濃厚興趣,在這方面的教學實踐中不斷開展探索。
所謂多球組合法的定義是在給定的時間區間下,讓訓練這持續不停頓的練習發球接球,一方面訓練技巧,另一方面可以提升訓練者的身體素質能力,以達到預先設定的目標教學任務。
上肢部位的動作鍛煉主要包括手腕,胳膊部位,重點在于手部的靈活程度鍛煉,也稱為手感練習,利用反復的練球,讓受訓者能夠產生一定的肌肉記憶,在遇到不同速度和方位的球時,可以迅速的做出反應,類似于下意識的動作即手感,在應對接球和發球時都能夠游刃有余。該環節的訓練方法關鍵在于教練和訓練者的密切配合,師生雙方站在網的兩側,老師(教練)應連續發球,中途不停歇,同時球的速度和角度要有所變化,訓練在另一方的學生運用學過的方法變化組合進行接球,這樣就能在短期內讓學生把各種方法都熟練掌握,并綜合應用,形成一定的條件反射,增加的接球手感。
下肢部分關鍵在于腿腳的協調和睦敏捷性的訓練,不斷增強學生接球過程中的步伐靈活性,該方法能夠把腳步運動和球運動路徑有機結合,開展下肢敏捷性訓練后,學生可以進一步提升方位感和體感,該方法的優勢是仍沿用教練學生分開兩側一發一接的形式,學生在接球中步伐在持續的改變,讓學生逐漸的找到應對各種球路時,步伐的大小、跑動的速度以及如何控制好減速時間,進而讓腿部肌肉以及全身關節部位能夠適應不同的運動要求,且形成肌肉的記憶。發球的頻率和力度要由弱到強,循序漸進,學生的強度變大就會更明顯感受到自己的進步。
競技類運動中,反應能力是運動員需要具備的致勝條件,它對比賽的勝負影響巨大,因此在日常課程訓練中,反應速度也是鍛煉的重點,多球法在反應速度訓練上有多重優勢,一方面利用背向站立訓練法,即學生背朝老師站立,根據老師的指令全神貫注的迅速轉身接球或者發球,這是提升學生注意力和應對速度的有效方式,為其反應能力提升打下基礎;另一方面,教練要隨機發射高度有差異的球,可高可低,以此來鍛煉學生動作變化的速度和準確度,進一步增強反應速度和能力。
要充分發揮持續訓練的作用優勢,讓學生短時間內高強度在球場上快速運動和應對情況,利用這種高強度的位移和反應訓練,學生的手腕步伐靈活性與上肢上下肢協調性都能得到增強,大量訓練數據表明,在一定條件下,訓練的學生擊球接球成功率與訓練強度頻率成正向關系,由此可以看出,作為一種體能和技巧訓練的綜合性教學方法,多球訓練可以有效增大學生擊球接球概率,提升受訓者綜合能力。
羽毛球比賽場地看似較小,還沒有籃球場地大,很多人誤解該運動主要取決于運動員爆發力和技巧,實則它對學生的耐力和體能要求很高。多球訓練法是持續性的訓練,它能讓學生在訓練中處于較為興奮狀態,燃燒掉多余的身體脂肪,還能增強肌肉力量,提升學生的心肺機能,把全身的細胞狀態都激發出來。同時這樣的訓練要有計劃性的長期堅持,因為羽毛球本身就需要長期的鍛煉有足夠的積累才能實現質的突破,所以對學生的身體素質有較高的要求,長期鍛煉是對提高身體素質有較大幫助的。本運動需要運動員對多種球路要迅速做出反應,這就要求學生在身體爆發力上有良好表現,能夠支撐其做出跑、跳、后仰和伸展等靈活的動作,這些動作需要極強的爆發力,對學生體能消耗極大,如果在比賽中沒有強大的耐力儲備和意志支撐,很難堅持到最后,同樣的日常訓練中也會大量反復進行這類訓練,對其體能耐力和意志力是巨大的考驗,學生長期堅持會有疲倦狀態,這就需要在日常的多球訓練中應對解決。
作為一種雙人或四人對抗性運動,羽毛球的互動性質是十分突出的,在互動中訓練者就要知己知彼,適時的調節自己的動作頻度,動作力量和動作幅度,這都是動作規律性和節奏性的體現,在節奏性規律性的掌握上,重點要放在學生的反應力的提升,老師則可以運用多球教學法在訓練中改變發球節奏速度好和力量,并結合學生自身特點設計適合的技戰術打法,讓學生能夠普遍適應多樣的打法風格,在持續反復鍛煉中提高自己動作的節奏,盡快掌握對方選手打法規律,并形成自己的應對方法。
下肢的運動中,步法控制極為關鍵,在多球組合方法實踐中應該讓學生熟知相關的步法,同時結合自己的身體素質與反應能力主攻幾種適合自己的步法,有利于學生特質潛能更好的發揮出來,讓學生熟練步法后,自身動作更加的流暢連續,如行云流水般,為后續技能的提升,向更高訓練水平層次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對于很多初學者,他們在沒有專業培訓情況下動作很容易偏離正確規范,以至于運動中受傷,通過該方法的應用,讓學生在接發球中都注意使用規范動作,把正確的動作定格后,讓學生先認,再記,而后理解,最后反復練習,漸漸達到爐火純青的狀態,這樣在后續訓練或比賽中就減少了因動作不規范而造成身體損傷。
(1)速度運動技能,比賽中雙方速度條件通常不在一個水平上,這就對劣勢一方會造成極大的被動,所以速度技能提升極為關鍵,要盡量不使自己處于速度劣勢,該方法的優勢在于能夠訓練學生在最短時間內接應并回擊對方來球,主要通過在速度技能上訓練,并增強全身力量調動和配合的能力;(2)在球路分析對策方面的提升,原有模式下,學生也是重復進行練習,但是球路的策略較為固定,學生難以應對對手球路變化帶來的挑戰,而多球組合教學法可以是球路方式多樣化,學生對外部因素變化的適應性更強,能夠擁有更多的球路反應策略;(3)團隊配合性的增強,該方法重視隊員間的相互合作,優勢互補,這在雙打對抗中尤為重要,經過高頻詞大強度的訓練,隊員之間對彼此的性格、體質、打法、反應狀態都有了深入的了解,之間的默契程度和信任度也因此提升。
(1)增強學生的課堂興趣,提升體育課程的吸引力,應從課堂氣氛入手,多讓學生實際上手訓練,將原有的理論知識居多的課堂模式轉換為學練相結合的綜合性、互動性教學模式,加入一定的賽事學習內容,有機的把多球組合教學法納入到課程體系當中,樹立學生的體育競技思想和精神,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和訓練的積極性和熱情;(2)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與訓練狀態,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老師要做好羽毛球比賽的動作示范,親自上手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動作習慣,要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發揮老師作為精神引領的帶動影響作用;(3)對比賽規則和具體的裁判制度要完善優化,根據國際羽協和國家羽協在比賽規則上的相關規定,制定訓練規則和比賽規則,要與相應的規則標準嚴格一致,營造出公正、公開、與時俱進的訓練環境,讓學生敬畏規則和制度,為以后的成長成才樹立良好的規矩意識;(4)強化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利用多媒體教學平臺和互聯網輔助技術,加入各類音頻視頻內容,推送至學生的移動終端,讓他們可以突破時空限制自由安排課外的學習鞏固實踐,讓學生可以身心放松愉悅地進行練習,培養學生的積極心態;(5)搭建羽毛球交流的平臺,學校可以組建羽毛球愛好者協會,讓專業選手和愛好者參與其中,通過一定的鍛煉幫助學生強健體魄,掌握特長,鍛煉意志力,同時還可以以球會友,擴大交際圈,凸顯出運動以外的功能特性,增強羽毛球運動的吸引力和特色讓更多學生參與其中,享樂其中。
羽毛球是考驗選手心態、智力、體能等綜合素質的高強度運動,高等學校開展多樣化的羽毛球體育課程教學,對于學生在身體素質、性格養成、豐富體育理論知識以及體育素養的形成上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作為當下成效顯著的多球組合教學法,在羽毛球教學中具有獨特的教學優勢,高校老師要深入挖掘方法的應用要點,結合學生學習實際加強方法運用,讓學生更愿意學習羽毛球,更有效的學習訓練,同時在學習訓練后能夠在羽毛球運動方面取得長足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