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濟寧市任城區唐口中學 山東 濟寧 272100)
體育是初中教育中的重要學科,學生對體育學科也是十分喜愛,通過體育活動不僅能夠促進學生身體素質提升,還能夠增進學生間的友情,但盡管體育課十分受學生歡迎,但因為體育活動具有一定競比性和運動性,如果存在不注意就會導致意外安全情況的發生,這對學生身體造成傷害,還會影響他們的體育熱情。因此在教學管理中,就需要積極采取有效的應對策略,做好對體育安全問題的有效規避,這也是初中體育發展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內容。
在初中體育中,保障學生人身安全是基本的要求。通過做好體育安全管理,有效保證學生的生命安全,進而實現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和體育意識的培養,是體育教育的本質目標。在體育活動中,中學生在參與期間存在諸多安全方面的隱患,因為體育活動的特點,易造成安全事故的發生,同時中學生的心智、身體素養和體育知識方面還不夠完善,在體育實踐中往往會因為認知以及自我保護的能力較弱,而面臨較大的運動風險,因此做好初中體育安全管理,能夠確保學生人身安全,且能夠有效防范和控制體育各類的安全事故發生,為中學體育的正常教學活動順利開展提供保障。另外,加強初中體育安全管理也是學校發展的必然要求。在體育的活動開展中,若發生了學生安全的事故,對學生和家庭會帶來很大的痛苦,且還會對體育教師、學校和教育部門產生很大的困擾,影響學校的聲譽,如果嚴重的話甚至會導致學校陷入到經濟糾紛和刑事糾紛中,對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產生影響,而其他學生同樣會受到體育的安全事故影響而出現體育課程參與積極性的不足,因此安全管理是學校體育課程開展和學校發展的重要內容。
在初中體育活動中,很多安全事故的發生都是由于體育環境以及體育設施等存在不完善而導致的。而學校體育環境以及體育設施的不完善,可能是學校在資金方面的投入不足,沒有進行塑膠跑道的建設,體育教學的場地常是一些水泥地、灑滿煤渣等空地區域,此種場地環境開展體育活動,如果學生出現摔倒或者不留神的情況,身體勢必會產生傷害。同時,學校在對體育設施的管理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僅僅重視對體育設施的建設,完成建設后在后期的使用中疏于管理,沒有定期對體育設施進行檢查與維護,檢查的頻率比較低,檢查的間隔比較長,而這也就導致很多體育設施可能存在安全隱患,如果學生在體育活動中使用,就可能會發生安全事故。另外,在體育活動開展中,體育設施還往往存在防護不足的情況,并沒有針對體育項目來采取完善的防護設施設置,如戶外的跳高和跳遠等項目,防護措施的設置不合理,導致摔倒受傷等情況的發生。
在初中體育安全的管理中,教師是開展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角群體,他們的工作效果直接關系到安全管理的質量。而對初中體育教育來看,很多中學目前師資力量的配備還存在不足的情況。在現階段初中體育活動中,主要是通過大班額形式教學,班級內的人數比較多,而安全管理的教師則比較少,這對體育安全管理有序開展產生了影響。初中教師往往在每節課都要面對很多數量的學生,而學生的人數多且安全管理的教師比較少,就會導致教師對學生安全管理的程度有限,進而出現體育活動粗放管理甚至無人管理的情況,這也會導致體育安全問題的發生。同時,在體育活動管理中,教師較為關注體育活動的開展效果,而忽視對體育安全的管理,即使采取安全管理手段,但也存在安全管理方法的不科學,進而易頻發體育安全問題。
在初中體育教育中,安全教育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安全意識強化,進而有效提升體育安全管理效果。但對初中體育安全管理的工作現狀進行分析,還普遍存在安全教育不足的情況,很多學校都沒有對學生的體育安全教育重視,在平時的體育教育中并沒有注重安全管理工作,積極開展安全教育和健康第一思想落實僅僅是極少數,大部分學校都是關注學習成績的提升,而對安全教育工作忽視,這也就導致學生在參與到體育活動中有很多的不安全性因素,進而容易依法安全問題。近年來,人們對學校體育的安全事故發生十分關注,一些學校為了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影響其教育發展,在體育內容的選擇中存在對較高危險系數的項目避開,并非是加強對學生的安全教育和引導,這盡管降低了嚴重安全事故的發生,但對學生并沒有真正實現體育安全意識的培養。
在初中體育教育中,為了避免體育安全問題的出現,安全管理的制度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通過安全管理的制度能夠對教師安全管理的內容、任務和標準等明確,對學生體育活動實踐的行為實現約束與規范。但在很多初中學校還普遍存在安全管理的制度不夠健全,對于體育教育相關的規章制度存在規范性的不足,管理制度存在諸多漏洞,對管理制度的落實也存在不積極,這就導致教學安全的管理制度出現形式化的問題,不能對其制度效果實現充分發揮。很多學校對體育安全管理中,盡管建立了全面的規章制度,對體育教育安全管理的內容和要求都有涉及,但其安全管理的規章制度僅僅是一個綜合性的框架,沒有細化的和可實際操作性的內容,這也就導致在體育教育中不能實現對體育活動的安全管理有效規范與落實,影響安全管理的制度作用發揮。
在初中體育教育中,為了實現安全問題的規避,學校就需要加強對體育設施的建設,完善體育運動條件,來提供安全的體育教育環境。首先,學校要增加對體育場地、體育器材等的建設,提高場地、設備和設施的質量。學校要加大資金的投入,建立塑膠場地,購買合格和高質量的運動器材與設備,為學生的安全運動和鍛煉提供保障;在引進資金基礎上,還要加強對體育器材的配備,對各類體育運動的器材及時添置,來滿足學生對不同運動的需求,降低安全責任的傷害事故發生。其次,學校要做好對體育設施與場地的檢查和維護。學校要定期對體育設施與場地實施檢查,及時發現存在的安全隱患,并及時進行處理,保障體育設施與場地的安全使用性,學校還可以委派專業的人員開展此項工作,來實現安全隱患的有效處理。再次,在開展體育活動前,教師都要對所用場地和設施進行全面和仔細地檢查,保證它們的安全使用性;在對場地選擇時,要盡可能確保場地的平整,不要存在障礙物等;在對場地的器材布置時,要對它們空間的位置綜合考慮,不要存在相互擁擠現象,保證學生運動中人身的安全。
在體育教育開展中,教師需要具有良好的安全管理意識,重視學生運動的安全性,以此為基礎進行體育活動的開展。在體育活動的開展中,教師一定要對學生學習的需求、心理的狀態和性格特征等因素綜合考慮,進而進行合理性教學計劃以及教學組織的制定,這樣能夠有效控制安全事故出現。在正式的教學開展前,教師要做好學生的熱身運動組織,使學生身體的各項機能通過熱身實現適應,但在熱身運動的開展中,教師要保證它具有良好針對性,如在投擲鉛球體育項目的教育中,教師要根據項目來引導學生實施臂力的訓練;在足球體育項目的教育中,教師要按照足球訓練來引導學生實施腿部肌肉的鍛煉,從而針對性實現熱身,盡可能降低安全事故出現的幾率。另外,如果一些體育項目存在一定的危險性,教師一定要做好對學生的示范,確保學生對正確運動流程和要求的掌握,才能夠讓他們參與到體育項目中,避免由于操作不當導致受傷發生。
在體育教育中,想要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出現,需要學生具有良好的安全意識,而通過對學生的安全教育能夠有效強化他們的安全意識。面對很多學生安全意識的不足,學生對體育項目內隱藏的危險性缺乏認識,在體育課前很少采取熱身的運動,學校和教師就需要重視對學生的安全教育,提高他們安全防范的意識。學??梢酝ㄟ^定期、不定期進行安全教育的開展,對體育安全進行強調,促進學生在體育運動中自覺做好自我防護;學校還可以借助校園的廣播站、黑板報、宣傳欄等媒介加大安全宣傳的力度,向學生進行自我安全的防范知識灌輸。而教師在體育教育中要做好對學生的自我防護指導,教師要告訴學生一些安全理論的知識,告訴學生完成劇烈運動不要立即吃食物,會增加其身體的消化器官負擔,吃完飯不能立刻進行運動,會對腸胃消化產生嚴重阻礙等,來增強學生的安全運動知識了解;教師還要告訴學生運動項目中注意事項和安全防護技能,避免在運動中出現身體的受傷;同時教師還要傳授學生運動損傷的處理方法,一旦出現意外損傷,學生能夠自我進行防護處理,避免損傷出現惡化或者加重等情況。
在初中體育教育中,想要實現體育安全管理,需要學校對體育安全的管理制度實施完善,對師生行為做好規范,促進他們安全意識的強化,從而降低體育安全問題的出現。首先,在體育安全的管理制度中,要對教師權責明確,對教師行為實施規范,嚴格落實教師規避與應對體育的安全問題權責,促進他們安全開展體育教育活動。其次,學校要將體育器材和設施的管理納入到管理制度中,明確體育器材安全選購的標準,在制度中要規定做好對體育的器材與設施定期檢查和維護,若發現風險和隱患要及時處理。再次,學校要把安全問題事前的防范納入安全管理的制度中。對體育的安全教育和安全問題實施嚴格地規范,若出現體育的安全問題一定要及時進行處理,促進體育安全的管理效率提升,同時學校要建立安全事故事前應急的方案制定,把安全問題盡可能降到最低化。通過對體育安全管理制度實現不斷完善,來指導體育安全管理工作的開展,促進體育安全管理的有效實現。
綜上所述,初中體育安全問題頻繁發生,對學生人身安全、體育課程順利開展和學校發展造成了很大影響,為了實現對體育安全管理工作,學校和教師就需要做好對體育安全問題的全面分析與掌握,并針對安全問題積極采取有效的規避和應對策略,確保體育教育工作安全和有序開展,實現體育教育目標的有效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