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小美
(湘中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湖南邵陽 422000)
在現階段的高職教學發展中,大部分學校為了實現學生就業率的提升,片面注重學生的專業技能培養,而忽視語文教學和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傳承。高職學校沒有認識到傳承對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性,也導致學生對于語文學習不重視,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不全面,認為中華傳統優秀文化沒有應用價值。基于此,高職院校需要積極轉變教學觀念,實施科學合理的語文教學方法,高度重視語文教育工作,肩負起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
在高職語文教學當中使用傳統的語文教學方法效果不佳,無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在高職語文教師在教學當中需要不斷更新教學方法,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語文教學相結合,有效發揮傳統文化的教育價值。對于高職語文教學而言,進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有助于高職學生的健康發展,讓學生了解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語文學科本身就源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我國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和璀璨的文化遺產,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職語文教育當中具有重要意義。首先,優秀的傳統文化可以豐富教學資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豐富的內涵也能夠增加高職語文教學的趣味性,讓語文課堂教學不再枯燥無味,提升學生對語文學習的主動性,同時高職語文教學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到中國古代人民的優秀品質,高職學生處于身心高速發展的時期,身心發展尚未成熟,急需正確的引導,讓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人生觀、價值觀,而優秀的傳統文化能夠在無形當中約束學生的行為,促進學生道德品質的提升,給學生積極向上的引導。在高職語文教學當中融入優秀傳統文化,將誠信、艱苦奮斗、勤勞的精神傳遞給學生,進行傳統文化的滲透,讓學生自覺參與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當中,抓住學生成長的關鍵時期,讓學生健康成長。高職院校也能夠通過教學改革,為社會提供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此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還可以有效提升高職學生的語文運用能力,解決學生的語文素養缺失的問題。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教學之后,學生的語文能力也可以得到大幅提高。總之,在高職語文教育當中應用優秀傳統文化能夠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理念,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積極性,讓學生的語文能力和語文素養得到大幅提高。
高職院校需要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弘揚和繼承傳統文化的活動。新時代下,中國夢的實現需要在傳承和發揚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進行,而高職學生作為社會主義接班人有義務將優秀的傳統文化傳承和弘揚下去,高職語文教育作為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效途徑,必須肩負重任,將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落實在語文課堂教學當中,實現知識引入,實現高職語文教育改革,高職語文教育改革就必須要實現對傳統文化的引入,促使傳統文化與高職語文教學實現緊密的結合。語文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只有將語文知識學好才能更好地學習其他的技能知識。高職語文教學是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措施,在教學當中增加傳統文化教學,弘揚和繼承傳統文化是高職語文教學應當承擔的責任,教師在具體的語文教學當中需要結合實際,融入我國優秀傳統文化[1]。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讓高職學生實現全面發展,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為社會的發展,文化的傳承作出更多的貢獻。
高職階段是培養學生優秀道德品質的關鍵時期,高職學生對于未來大都處于迷茫狀態,對于自己的人生沒有規劃,也找不到奮斗的目標。因此,在學習當中也出現了懶散的狀態,無法集中精神投入到學習當中,還有部分學生開始沉迷游戲,出現了逃課、曠課的行為,嚴重影響了高職語文教學的效率與質量。基于此,高職語文教師應認識到高職學生的特點,在教學當中針對學生的情況,開展語文教學,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生的語文學習問題,正確地引導高職學生,學會對自己的人生進行規劃,找到奮斗的目標,不再迷茫和困惑。高職語文教師在教學當中不僅要向學生講解知識,更要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如何做人,建立正確的三觀,做好職業規劃,一步一步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高職語文教學作為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載體,卻沒有發揮好傳承和發揚傳統文化的作用。只是簡單地進行了書本知識教學,教學的目的也變成了應對考試。高職語文教學課堂開始變得枯燥乏味,大部分學生對于語文知識學習失去了興趣,根本無法有效傳承和應用優秀傳統文化[2]。教育的目標是讓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因此高職語文教學既要滿足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需要,又要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讓學生提高學習能力和交際能力。
在高職語文教學當中選取的古代文學作品,是古人杰出的智慧結晶,有著濃厚的歷史沉淀。通過學習優秀的古代文學作品,可以讓學生充分感受到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價值,汲取到更豐富的語文知識[3]。在教學當中不應當只是將語言文字傳授給學生,而是要帶領學生深入分析文章的深層含義,引領學生挖掘和分析古代文學作品當中所蘊含的傳統文化積淀和傳統文化內涵。學習相關的古代文學常識和風俗文化,分析古代文學作品當中古人的優秀傳統美德、崇高精神,真正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延續下去,從傳統文化當中獲得更多的精神力量。
在高職語文教學當中,教師需要分析教材的主要內容將優秀傳統文化與教材結合。同時也不能僅僅局限于此,還需要進行更多的擴展,為學生提供更豐富的教學資源。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不再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而是擁有更多選擇的空間。因此,高職語文教師在教學之外還需要擴大學生的語文知識面,鼓勵學生多進行閱讀,學習更多優秀的古代文學作品,學習古代文學作品當中的人文精神,學習古人優秀的思想和精神品質。流傳至今的古代文學作品,經過無數的歲月洗禮,仍舊流傳了下來,說明其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特別是傳統文化當中提倡的保家衛國、無私奉獻、修身養性、艱苦奮斗等精神[4]。放在今天仍舊值得提倡和學習,因此對于傳統文化當中優秀的警句格言,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多學習,鼓勵學生學習偉人們身上的優秀品質,建立自己優秀的精神品格。為學生創造更好學習環境,積極引導學生學習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
針對高職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不高,無法有效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現狀。高職語文教師應當積極的改革,不能僅僅采用傳統的口頭講授方法,對優秀文化的教學應當深入分析高職學生對于傳統優秀文化學習興趣不高,學習效率低下的原因。積極進行因材施教,進行有針對性地教學,研究高職學生的興趣特點,在教學當中緊緊抓住學生的興趣,使用現代教學設備進行輔助,開展多元化教學體系構建,不斷更新高職語文教學的方法和理念。新時代下,社會需要的是綜合素質較高的技能型人才,僅是擁有技能,已經不能滿足現代社會的人才需求。作為職業院校的教師應當更加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讓學生能夠實現全面發展,將高職學生培養為建設國家的人才。高職學生是祖國發展的希望,必須要學習好傳統文化知識,高職語文教師需要轉變語文教學觀念,不再將應付考試作為語文教學的目標,要真正發揮語文教學的力量,將語文教學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結合,激發高職學生學習優秀傳統文化的興趣。先分析高中語文教學的具體內容,再分析學生的專業特征和未來的發展方向,在教學當中采用合作探究教學法活躍課堂氣氛[5]。使用課堂情境教學方法,創設高度還原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學作品所傳達的精神,讓高職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教學環境當中,學習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3.4.1 了解中國傳統節日
中國歷史悠久,在不斷發展當中形成了眾多的傳統節日,如端午節、重陽節、元宵節等,且這些節日都有著自己獨特的紀念意義。傳統節日是古人的智慧結晶,也是古人勞動生活的反映,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傳統節日相關的古代文學作品也是數不勝數。而如今中國的傳統節日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沖擊,急劇消亡,也嚴重影響了高職學生的思想觀念,導致部分高職學生喪失了民族自信心[6]。對于傳統節日的了解不多,不清楚傳統節日的寓意。反而對西方的節日了如指掌,更愿意過西方的情人節、圣誕節等。這些現象的出現說明高職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重視不夠,高職語文教師需要在教學當中高度重視,引導學生重視傳統節日,傳承傳統節日,增強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自豪感。讓學生自覺參與到文化傳承當中,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3.4.2 了解少數民族的民族文化和傳統習俗
我國是多民族國家,擁有56 個獨具特色的民族,并且各民族在發展當中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民族文化擁有獨特的風俗習慣。各個民族文化匯聚一堂,形成了中華傳統文化。因此民族文化也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文化中寶貴的精神財富。例如,蒙古族優秀的文學作品《江格爾》就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是傳統文化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職語文教學需要切實加強傳統文化與教學的融合,開展各種實踐活動,促進學生在實踐當中豐富自己的文化知識,了解各少數民族文化和民族風俗習慣。發展各民族優秀文化,實現民族繁榮,讓我國傳統文化實現創新發展。
3.4.3 傳承優秀傳統禮儀文化
我國古代十分注重禮儀,留下了璀璨的禮儀文化,我國是文明古國,悠久的歷史,燦爛禮儀文化,也為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增添了色彩。傳統禮儀當中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傳統禮儀文化也在不斷地約束人們的行為,引導人們建立正確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讓中華文化不斷延續發展。在現代社會中,對于傳統禮儀文化的重視度不高。在教育當中也時常忽視了培養學生的行為習慣,導致部分學生的禮儀意識缺乏,嬌生慣養,蠻不講理。忽視了培養學生的人際交往禮儀。因此高職語文教師在傳承中華傳統文化過程當中也要重視禮儀文化的傳承,引導高職學生學會尊老愛幼、禮貌待人。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社交禮儀,促進民族精神文明發展和社會進步。讓學生真正了解中國傳統禮儀文化,學習禮儀知識,提高綜合素質,做一個講文明、有禮貌的新時代年輕人。
優秀傳統文化是民族的標志,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塑造了豐富的傳統文化,是新時代年輕人必須要傳承的文化瑰寶。在現代社會,思想文化交流是十分頻繁的,面對西方思想文化的沖擊,必須建立民族文化自信[7]。認同優秀的傳統文化,為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傳承作出貢獻。高職語文教學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就需要開展傳統文化的教育工作,堅持在教學當中融入中國古代經典詩詞和散文,堅持走具有中國特色的教育道路。高職語文教學應當將學習古詩文經典,將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承下去,實現傳統文化的發展,適應時代的需求,建立民族文化自信心,從容應對外來文化沖擊,讓高職學生了解和認同民族文化,增強高職學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認同感,讓高職學生成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力量。
綜上所述,在新時代下高職語文教育當中傳承和應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已是刻不容緩,高職語文教師應當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教學相結合,豐富教學資源給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精神引導,讓學生充分感受到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高職語文教學與傳統文化的結合,能夠有效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傳統文化知識,學習古人優秀的意志品質,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高職語文教師應當給予高度重視,結合實際在教學當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文化熏陶。讓高職學生能夠不斷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分析優秀傳統文化內涵,引導學生學習,引導學生學習中華傳統文化經典,提升學生的精神品格,創新語文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開展語文實踐活動,提升人文素養,增強文化自信和民族認同感,促進語文教學與優秀傳統文化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