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坤
(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山東濟南 250103)
由于法學專業自身的特點,在意識形態培養法學人才過程中,對其思想政治素質的要求比較高,再加上對法律專業學生(以下簡稱“法學生”)的職業道德要求,達到一個立體性的法學職業育人機制是不可能的。目前,部分法學生缺乏必要的職業道德,為了確保司法團隊的廉潔性,培養法學生的擔當性,一方面要對法學生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另一方面要重視法學生在實踐中所塑造的職業道德。法學生是將來法學從業的主要力量,法律人員的職業精神是否養成和是否影響到未來法學人員的素養。
在當今的社會主義社會,仍然暴露出許多不符合其法制發展的因素,法官違背職業道德違法犯紀案件屢見不鮮,這些法官知法犯法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自身思想政治素質,只有具備堅定的思想政治素養,才可以在極大的利益以及誘惑面前堅守原則,永葆初心,才能從根本上杜絕法律從業人員和法學生不受誘惑的影響[1]。清廉正直的思想政治素養作為法學生塑造職業道德的一個關鍵部分,從這點來看,重視法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毋庸置疑的,這樣才可以確保這些法學生在未來的工作中可以塑造高尚的職業道德。
各行各業的從業人員都必須具備最基本的職業道德,法律專業的學生因其特殊性,在從業中更加要具備職業道德,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是每一個法學生都應該擁有的。由于法律從業人員的特殊性,他們的職業道德的好壞關系到弱者是否可以追求到公平正義,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一些法律從業人員缺乏必要的職業道德,濫用職權,無法依法辦事,就會讓這些受害人失去原本可以享受到的公平正義。這就要求法學生在走出校園踏上工作崗位后一定要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不忘初心,做事清正廉潔,不違反國家法律。
如今,隨著時代的發展,對于法學生的專業素質以及能力要求越來越高,特別公務員事業部門對法律學生進行考核,大多數要求他們通過司法考試,而司法考試就是檢查他們的專業知識。很明顯的是,法學生必須要有堅實的學科知識,法律專業也因其特殊性,對法律從業人員的要求較高。法律專業所具有的能力往往需要通過專業知識來反映,因此,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大學生,在未來就業時給人帶來眼前一亮的感覺,法學生一定要熟知專業知識,掌握必要的專業技能[2]。從法學生的專業本質來看,檢驗其是否具備扎實的專業基礎的關鍵原則就是看其從事法律相關工作的能力,嚴謹的思維方式對其工作能力的提高也起到重要作用。
羅伯特威爾金在其著作《法律職業精神》一書中強調“精神作為一種神圣的存在,會按照其特有的方式行進,而擁有這種精神的最佳途徑就是崇敬,只要崇敬才能將這種精神根植于內心,成為自己靈魂的一部分。”法學生所需要的職業精神就是對法律信仰和崇尚,法學生在接受專業知識培養的期間應該具備兩個方面的職業道德:本質性的素養,即法律思想的構建,對法律規定的理解,專業法學知識系統的建立,以及更高級別的素養,即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質,遵紀守法,誠信為本,堅持公平原則。
隨著科技的發展,時代的進步,我國法學教育得到了迅猛發展,法學教育制度也在逐步完善,優秀的法律人才層出不窮,并為我國的司法制度和社會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我國的高等法律教育依然有些部分需要完善,例如,社會主義法治教育較為淺顯,職業道德培育較為形式化等,這些因素都成了完善法律教學的絆腳石。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提高法學生的職業道德刻不容緩,同時這也是我國法律教學改革中的一個關鍵任務,在國家良好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將更好地提高法學生的職業道德,促進其在未來的工作中可以高效率地完成工作,更好地為人民服務。雖然國家給予了大力支持,但是大部分法學高校,對法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力度還不夠大,體系也不夠完善,高等法律院校應該成為優秀的法學人才發展的搖籃,因此高等法律院校也必須承擔起培養法學生職業精神的歷史重任[3]。法律教育是對合格的法律人員進行培養,其中涉及專業素質和職業精神,業務素質與職業精神的培養是高校法律教育人才的培養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在法學生職業道德精神的培養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作為塑造法學生職業道德的有力武器,從這點就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在法學生成長路途以及從業歷程中的關鍵作用,但是在培養法學生的過程中,很多高校側重于從事法學專業的知識傳授,這其實是很片面的。
國家對法律專業的人才培養提出了具體要求,要注重對法學生職業道德的塑造。各大法律高校的最主要目標就是培養優秀專業的法律從業人員,但是縱觀現在高校的法律專業的教學,過度關注法學生的司法通過率,而疏忽了對其職業道德的培養,這樣就促使很多高校培養出來的法學生傾向于專業法律人而非專業的法律人才[4]。思想政治教育是否對法學生進行全面滲透對其基本道德素質的形成有重要的影響,這樣就會對法律人才的培養造成一定的影響。由此來看,學校應該清晰制定出培養優秀法律人的目標,并為實現這一目標而多加支持和鼓勵學生在培養法律方面的發展。
《師說》中有云:“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如今,對法律教師水平的要求更加嚴格,不僅是為學生教授知識,而且還要為他們教授品德。教師的思想水平的提高直接決定了學生的學習效果的課業成績。近年來,因為社會的進步急需大量的人才,各大學校都在逐步擴招,因此對教師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高校的專職教師在招聘時只要擁有文憑即可。法學教師是培養法學人才的中堅力量,肩負著法律教師培養優秀人才的重任,但整個教師團隊平衡不穩定,會出現短板[5]。
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直接關系到其道德品質的形成,因此要想提高法學生的職業道德,一定要重視對其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衡量一位優秀的法學生不僅要看扎實的專業基礎,還應該關注其高尚的職業道德精神,一位優秀的法學生一定會永葆對法律的敬畏,堅定自己的初心與立場,以此來進行法律實踐[6]。因此,要培養優秀的法學生一定要兼顧扎實的專業知識與高尚的職業道德。當前,我國大部分法律學校中法學教育中仍然以專業知識為主,不太關注以培養品格、健康心理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而高尚品格和正義、公平的觀念不僅是法律人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也是法律人職業道德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培養優秀法律人的過程中,一定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滲透。法律學校可以在課程設置以及法律實踐中加入思想政治教育,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改革來在專業知識的授課中加入思想政治教育,在資源共享的情況下聯合校外優秀的思想政治教育團隊來共同打造和諧、文明、遵紀守法的校園文化。擁有高尚職業道德的法律人,在依法治國的歷程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培養法學生職業道德時,一定要重視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義,要始終奉行專業素質與道德素質并重的原則,在實踐中檢驗法學生的職業道德,從而實現高等學校培養法律人才的目標。
載體是承載某一種行為的關鍵要素,因此,對法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一定要通過某種載體來實現,同時,載體也是構建法學生職業道德的一個必不可少的因素,只有構建完善的載體,才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實現教育目的。各大法律學校一定要全面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載體,并依照法律專業的特殊性,選擇合適的載體來促進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法律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教學這一重要載體,開設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大學生的必修課程之一,對其道德素質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也可以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大學生的道德情操,培養其正直的法律素養以及高尚的職業道德,增強他們的歷史責任和使命感。馬克思主義將實踐作為唯一的檢驗真理標準,無論哪一種理論都要經過實踐的檢驗,在社會實踐這個載體中,促進學生走進社會,在實踐的過程中來檢驗自己,提高求知欲,發現自己的不足,從而重視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
法學專業的教師都具備著完善的知識體系、豐富的教育經驗、嚴謹的科學態度以及卓越的課業成就。這些法學教師自身能力過硬,在學術上有著自己獨特創新的看法,正是由于這些法學教師過度注重自己的學術成就,而忽視了對其自身思想政治素質的培養。一位優秀的法學教師不僅要有卓越的學術成就,還應該擁有高尚的政治教育素養,只有這樣才能在平時的教學中對學生產生耳濡目染的影響,培養出來的法學生一定是德才兼備的優秀法律人。提高高校教師團隊的思想政治素養,樹立好學生的榜樣,發揮法律教師的信奉模范作用在培養法學生職業道德中至關重要,鄧小平同志曾經認為:“一所高等學校究竟能不能能夠培養一批合格的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專業人才,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有特色社會主義覺悟的思想文化基層勞動者,關鍵在于全體教師。”在新的時代發展中,建立一個既會思想政治教育,又擅長專業能力的教師隊伍,在法學教育中顯得極其迫切。全面提高全體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對培養法學生高尚的職業道德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提高師道的尊嚴,也可以把正確的職業精神傳授給學生,樹立好的楷模。
法學生的職業精神培養本質上就要依靠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優勢來促進價值導向和人格完善。此外,職業精神的培養本身也是法律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個組成部分,特別是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律基礎課程的必修,因此,法學生職業精神的培養一定要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這就要求高等學校的法律專業一定要大力支持與高度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大多數的高校都會有新思想政治課程,但是這些大部分都是通用的,適合于各個專業,但是法律專業因其自身的特殊性,法學生在培養自身職業道德的過程中一定要結合更加具體以及專業的思想政治教育,這就要求學校應該從課程改革中入手[7]。要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的向導作用,在專業教育中融入具體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具體的法學實踐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教師要充分運用各種典型事跡,給學生創造一個最佳的學習體驗,在直接教育中讓法學生樹立高尚的職業道德。學校應該為理論教師、專業教師提供自由平等的教學空間,不對其教學內容做過度的限制,從而鼓勵這些教師充分運用課堂教學來加強法學生的法律專業知識與樹立法學生的職業道德。教師在進行課程改革中,一定要將專業知識與職業道德分成兩個大的教學內容版塊,促進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相融合,在課堂教學中鞏固專業知識的主陣地,在實踐教學中激發學生思維,提高法律能力,培養職業道德。
法學生是未來法學人才的重要支柱,其職業道德的培養對未來法學人才職業水平提高起到重要作用,有助于法學工作人員在職業生涯中發揮積極作用,有助于整體法律工人員的素質提高。必須高度注重法學生的職業道德的培養,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在法學生高尚職業精神塑造中必不可少的關鍵作用,教師也要充分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覺悟,全面地創新教學內容,促進資源共享,以此來全面地培養法學生的職業道德。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形成的思想政治素質,對其未來從事與法律有關的工作,保持廉潔、公正等方面的工作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對法學人才培養和司法隊伍的先進與純潔等問題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因此,培養法學生的職業道德進程中,一定要認識思想政治教育所起到的重要基礎,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在法律人才中的最本質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