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楠
(昌吉學院美術系,新疆昌吉 831100)
李克強總理在2014年提出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口號,這對高校教學工作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在“雙創”背景下高校各個專業人才培養有了更加明確的目標。與此同時,受到“雙創”的影響,專業教學模式也不斷創新。對于高校美術專業,為了能夠更加深入的踐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開展教學模式創新時對該項工作有更加深入的理解,需要分別立足于美術專業課程教學、重點以及實踐等方面做出創新,能夠更好地契合“雙創”對于美術專業人才培養的要求。
對于高校美術專業的教學而言,創新創業教育在教學過程中的融入受到專業特點的影響,可能會面臨一些困難。個別學生參加創業項目,或者參加創新創業比賽的作品與美術專業并沒有直接聯系,導致專業特點沒有得到體現。目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在高校教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也是培養各方面人才的關鍵性目標,有利于推進高校教學改革工作,加強大學生實踐能力,具備創新精神,發揮創業的引導作用,帶動廣大學生就業[1]。由此可見,大學生本身作為“雙創”踐行的主力軍,在高校美術專業教學當中也起到不可替代的主體作用。
傳統高校美術專業教學模式是以繪畫技巧的傳授為主,教師在演示之后單方面地傳遞給學生,屬于填鴨式教學模式。在這一模式下學生要想更加熟練的了解所有美術繪畫知識點,可能會存在難度,也增加了美術教育的單一性[2]。在創新創業背景下,對于美術教學模式有更為嚴格的要求,除了要在新環境下推進美術教學改革,還必須要加強美術教學實踐,組織學生參與實踐活動,為美術教育賦予趣味性。可以在參加實踐的過程中積累更多經驗,掌握繪畫知識點。
因為大學生正處在不斷成長的階段,具有強烈的好奇心,要想調動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必須要從學生的心理和情緒等方面著手,創新美術教育模式。在教材的基礎上拓展美術教學范疇,達到拓寬學生視野的目的。另外,受到“雙創”教學目標的影響,教師開展美術教學也會運用的互聯網和信息技術,幫助學生搜集一些有價值的資料,可以更加深入地學習美術知識與繪畫技巧[3]。傳統形式的美術教學在講解繪畫技巧方面存在難度,繪畫模式不同,采用的計劃也存在差異性,對于這一類知識的講解,需要運用多媒體設備,這在“雙創”背景下也是非常有效的教學模式,可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提高實踐水平。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目標的帶領下,高校開展美術專業教育必然會與互聯網深入結合,開展美術教學創新。利用互聯網有利于豐富美術教學資源,幫助教師明確更為適合的教學方法,提升美術專業教學效率,還可以優化教學成效,使學生能夠掌握更為豐富的繪畫技巧[4]。同時,在“雙創”背景下開展美術教學,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樹立創新思維,這對于培養學生美術學習積極性非常重要,利用全新的教學模式和方法開發美術教學資源,使學生對美術學習形成強烈好奇心,在課堂上更加主動。通過和教師其他學生的互動,進一步提升學習效率,并且投入到“雙創”實踐當中。
高校美術專業教學是“雙創”得以實踐的前提,也是開展創新創業教育不可或缺的內容。為了能夠推進“雙創”教育,在高校專業教學中,一方面要開設創業相關的基礎課程,另一方面也要將“雙創”教育、美術專業教育結合,按照當前發展要求創新美術專業課程設置,使創新創業教育和美術專業教學、人才培養充分融合[5]。
在優化美術專業課程設置的過程中,需要將創新作為發展導向,在美術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帶領下,調整理論實踐教學占比,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在美術專業基礎知識和技巧的基礎上增加創業實踐訓練方面的內容。例如,教師可以在指導學生繪畫技巧時,增加作品創作環節,將掌握的繪畫技巧能夠在實踐中得到練習,并且在課堂學習期間可以實現美術專業技巧和實踐的良性循環,有利于形成創新觀念。
另外,對于美術實踐課程的設置,也需要在美術專業教學的基礎上,與創新創業教育結合,提高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水平。在美術專業教育現有資源的基礎上,深入開發實踐性資源,通過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美術實踐創作專業能力[6]。例如,可以設置具有地方性特色的美術實踐課程,利用互聯網搜索美術創作素材,要求學生在美術創作時以生活實際為背景,在創作的作品中體現當地的人文風俗和文化特色。這對于美術創作實踐而言,可以開發學生的創作思路,使美術作品更具有內涵。
為了能夠幫助學生豐富眼界,在美術專業教學之余可以設置美術作品鑒賞課程。教師在上課之前搜索一些優秀的美術作品,在課堂上帶領學生共同鑒賞,幫助學生豐富基礎知識,在鑒賞的過程中提高藝術欣賞水平。在互聯網信息教育環境下,高校開展美術教學為了能夠深入落實創新創業教育,需要運用到現代化信息技術。如可以采用翻轉課堂、微課等模式,通過線上、線下教學的結合,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思維,提高實踐專業水平與美術作品創作能力。
高校美術專業教學需要培養學生專業技能,通過美術教學方法加強創新思維能力。所以,為了能夠深入推進創新創業教育,需要優化教學模式,在美術教學中融入創新思維與創新能力,分別立足于美術專業教學內容、方法等展開創新,創建創新型教學模式,能夠培養符合當前創新創業環境的復合型美術專業人才,在專業教學期間突出學生個性化,提高教學成效[7]。
對于美術專業教學內容的優化,需要保證多元化。現如今,高校美術教育在專業知識與技能這兩個方面依然是以教材內容為主,指導學生繪畫技巧,對于其他相關內容的關注相對較少,導致個別學生的視野有限,還會影響到文化素養的提升[8]。為了能夠更加適應“雙創”教育要求,高校美術教育需要結合社會發展以及先進的藝術理念,創新教學內容,能夠在現有內容的基礎上,融入多元化藝術形式,滲透美學思想,使學生能夠開拓藝術視野,提高美術專業審美能力。
另外,教師要采用多元化教學方法。當前一些高校的美術專業教學是以寫實風為主,繪畫素材相對單一,課堂上繪畫教學過于關注“形”與技藝,導致學生的創造思維與創新能力受限。為此,在創新創業教育背景下,教師要采用多元化教學方法,在專業教學期間加強對學生繪畫作品思想的關注,強調學生個體思維與情感、創新思維邏輯與認知邏輯,能夠在繪畫創作中融入影像、建筑、新媒體等元素,開拓新的藝術創作思路,同時也使美術專業教學有源源不斷的活力。
為了能夠提高美術專業教學效率,教學評價非常重要,尤其是創新創業教育。在實踐過程中采用多元化教學評價,可以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藝術思想理念、繪畫作品創新點等方面有更加深入的認知[9]。教師立足于多個維度創新教學評價體系,對學生繪畫創新能力、綜合素養等展開考核,更加全方面的了解學生,有利于激發在美術創作方面的創新能力與思維。
在創新創業教育背景下,美術專業教學中增設實踐環節,是培養創新能力的重要手段。首先,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到戶外寫生,作為美術教學中不可或缺的環節之一,寫生練習與學生專業水平、寫生能力的有非常緊密的聯系[10]。寫生練習期間,學生必須要具備主動性,明確畫面構圖,對畫面、色彩、亮度等進行控制,通過繪畫傳遞主觀思想和情感。美術專業教學中的寫生實踐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創作實踐水平,加強審美鑒賞能力。在完成寫生練習之后,學生可以將自己的作品展覽,肯定學生的優勢,也可以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這對于今后參與就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另外,教師也可以模擬美術創作團隊這一概念,將所有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小組,每個小組進行主題繪畫創作,并且最后統一展覽小組的作品[11]。在小組創作期間,教師需要對學生的思想進行引導,使其能夠在繪畫中融入生活元素,創新美術創作思路,能夠利用互聯網采集多元化素材,優化創作構圖理念,將課堂上掌握的美術繪畫技巧在實踐中得到應用。通過不斷探索找到更適合個人的藝術表達方法,這是創新創業教育環境下,培養學生自主創作能力的有效教學手段[12]。
對于美術實踐活動的展開,作用是延伸課堂教學,將教材中的基礎理論知識在課外實踐中得到體現。學生參與到美術培訓和作品創作的實踐活動中,可以提高實踐水平,并且在實踐過程中具備適應社會環境的能力,充分體現出美術專業特長,具備創新創業思維,對于今后創業或者就業有重要作用。
綜上所述,“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背景下,高校開展美術專業教學需要從教學實踐、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加強創新,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在掌握美術專業繪畫技巧與基礎知識的基礎上,也可以創新思維,積極參與到創新創業的隊伍中。創新創業教育和美術專業教學的融合,可以幫助高校搭建創新型教學模式,加強學生美術專業能力水平,培養適合社會需求的綜合型人才。同時,通過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推動美術行業的持續發展,也在“雙創”的引導下,為今后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深入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