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遙
摘 要:本文主要探討農村群眾文化的重要意義,全面分析農村群眾文化工作當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并提出相關解決措施,從而全面提升農村群眾文化的工作成效以供相關人士參考。
關鍵詞:基層群眾文化;隊伍素質;創新
近年來,中國政府越來越重視文化建設,倡導基層群眾樹立民族文化自信,傳承和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悠久的中國歷史,歷經上下五千年的變遷,為中華民族沉淀下十分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而一個民族的繁榮發展離不開文化建設,是基層群眾的重要精神家園,也會對國家繁榮興盛、民族發展復興產生重要影響。當前,基層群眾文化工作中還存在著許多問題,必須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重視,找出最佳的解決辦法,推動群眾文化的可持續發展。
一、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基本內涵
所謂基層群眾文化,實際上是指以基層群眾作為重要載體的一種具有特殊性的文化形態。群眾文化可以對某一具體區域當中基層群眾的邏輯思維方式、人際交往方式、整體文化水平等進行體現,同時群眾文化還可以具體表現出基層群眾的整體文化狀況。若想將基層群眾文化真正做好,組織開展多姿多彩的基層群眾文化活動是重中之重,不僅可以調動基層群眾參與文化活動的積極主動性,還可以讓廣大基層群眾在文化活動當中享受生活的樂趣,全面提升基層群眾的精神文化素養,讓基層群眾愈加熱愛當下生活方式。
二、現階段農村基層群眾文化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基層群眾文化意識較為淡薄
長期以來,傳統文化思想一直阻礙著我國基層地區的群眾文化的發展,在傳播或者發揚中國優良傳統文化的過程當中依然存在一定的延后性,在一定程度上對基層群眾文化的繁榮興盛和創新發展產生嚴重阻礙。首先,在中國部分偏遠落后的基層地區,難以井然有序開展基層群眾文化工作,大部分基層群眾對于文化建設工作的意識較為淡薄,在群眾文化工作開展過程中,各方面投入力度較弱,例如,資金、設備、人才等,其次,基層文化建設者的邏輯思維和工作方式依然傳統落后且并未與時俱進,隨著社會進步發展而改善和創新基層文化建設工作。
(二)缺乏從事基層文化工作的專業人員
在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當中,全面了解基層文化的專業人員是現階段文化建設的迫切需要的,只有從事基層文化的工作人員才可以帶領基層群眾投入到文化建設當中,在現階段基層群眾文化的發展中缺少專業推廣文化建設的工作人員,現有的大部分工作人員對于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知之甚少,一直沒有真正把握住基層群眾文化的獨特韻味,基于此組織開展的基層文化活動并不符合當下基層群眾的文化需求。除此之外,基層地區的文化建設通常流于表面形式,并未發揮出符合實際文化發展的重要作用,自上而下逐級布置的工作內容過于籠統,在具體執行過程中,領導者并未進行全面的指導,導致建設流程較為混亂;并未明確部分工作人員的具體職責,從而導致工作人員并未高度重視基層文化工作的開展。
三、農村基層群眾文化活動建設具體創新策略
(一)加強群眾文化意識培養
基層群文工作落實環節,群眾居民對該項工作認知和重視程度以及群眾個體的文化意識對群文工作建設落實質量皆有嚴重影響。當前社會中諸多社會群體對于群文工作了解較為淺顯,且認知理念十分傳統,此現象主要體現在部分人群對群眾文化活動認知不夠清晰,并根據自身理解和意愿培育舞蹈隊、鑼鼓隊、山歌隊等各類具有一定特色化和創意化的群眾表演團體,但該類型團隊因隊員個體素質有限,從而導致其整體性不高,缺乏各種表演設備、團隊服裝以及一定經費支持,此外在節目編排、創新等方面地方區域特色不夠凸顯,日常活動及排練也無充分保障,長久以往則導致團隊成員參與性不足。鑒于此問題,在后續發展過程中,基層群文工作者應從改變群眾認知著手,引導其加強對新時代社會群文工作的深入理解,促進各類型文化隊伍重組與整合,以此將基層文化隊伍綜合性發展能力全面提升。
(二)結合創意性群文活動開展培訓
基層群文工作建設屬于各地區政府的基本工作之一,其要求是在各地區發展階段將群眾文化加以注入,并以此為基礎開展和落實各項具體性文化活動,但當前活動同質化問題日漸嚴重,由此對群文工作落實質量和效率產生一定影響。基于此,基礎群眾文化建設環節,有關部門和基層工作者需對該項問題給予足夠重視,加強與基層文化建設相關的教育和培訓活動,該過程中則應將各種群文活動予以結合,加強具體文化活動創新,且在活動設計與組織過程中應充分彰顯創意,通過各種新穎、趣味性較強的活動形式和內容吸引更多人民群眾參與,從而全面實現群眾整體性文化教育。而針對群文工作進行創新階段,應著重從以下幾個角度著手:首先,則是強調原創,在群文活動開展階段,原創性活動內容更具個性化特征,也能夠將活動策劃人員對該項工作的認知和理解充分體現,并且通過相應活動創新,能夠全面打消活動欣賞人群在觀看各種文化藝術類活動時所形成的審美性疲勞;其次,強化群文活動的特色掌握,在開展地方性群文工作時,策劃環節應著重于對當地特色文化及表演形式進行利用,并在具體文化活動中將地域文化烙印加以展現,從而有效避免群眾文化活動多次出現雷同問題。除此之外,在進行群文教育時,各地文化部門應對活動形式及其個性化特征充分考慮,將本地區域內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歷史作為依托設計相關文化活動,從而突出群眾文化教育針對性,而通過此系列活動,社會群眾也能夠對當地文化和歷史了解更為透徹,并且也能更好地與群文教育和培訓相融合。
結語
總之,在鄉村振興背景下,地方政府和文化部門應該重視并加強農村基礎群眾文化建設事業的開展,將組織和籌劃群眾文化活動作為一種常態性工作來落實,實現“經濟扶貧”與“文化扶貧”相結合,精神文明建設與物質文明建設相統一,從而實現我國鄉村基層群眾文化事業長久、有序地發展。
參考文獻:
[1]蘇婷.新時期農村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發展創新重點探尋[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1,32(12):256-258.
[2]劉繼華.新形勢下農村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思考[J].參花(上),2021(03):137-138.
[3]徐洋洋.探微農村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對構建和諧社會的影響[J].今日財富(中國知識產權),2021(01):23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