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友華
摘 要:堅持訓練有效性是摔跤專項能力提高的關鍵,訓練內容根據實際比賽要求確定訓練的量和強度,必須對此做出強制性標準要求,從技術連接、輔助力量、專項能力、實戰四個方面分析保證最佳訓練效果的相應要求。
關鍵詞:實力;專項能力;比賽實際需要;有效性;訓練效果
摔跤專項能力訓練安排結合比賽需要,在不同階段運用不同方法,形成主抓和輔抓有序的訓練過程,這個過程促使獲得的各種能力在強制的深化頻率要求的技術運用中,形成能力與技術進一步融合而達到滾動式提高,才能最終訓練出高水平競技能力。
一、訓練內容必須對量和強度做出強制性標準要求
任何訓練內容如果不與相應要求保持一致,這種訓練就是浪費時間。任何訓練內容在其完成的過程中都有次數、重量、組數、時間、幅度和連續性的不同量化和尺度的內在要求,也就是要達到一種目的,這種目的還必須是以比賽需要為目標。這種目標的具體量化指數和尺度是要經過努力能達到的,但又不是立即能達到的。經過一定努力將達到或達到時,又提出新的量化指數和尺度,這個以比賽需要為目標的具體要求是漸進的,越是接近比賽需要的目標,能力和狀態就會越高。比如爭奪能力,就是要提高爭奪的效率。只有在適應并具備了高頻爭奪能力,才能有更多機會去把握瞬間出現的攻擊時機。組合練習中的連續性、幅度、次數、組數、著地部位等要求都貫徹著速度和頻率的內在要求。
二、訓練內容必須根據實際比賽要求確定
摔跤對抗中速度必須結合技術動作,在貫徹速度要求同時必須與力量訓練相結合,它們基本上是同步發展的,甚至力量還是稍微超前的。初學者開始做一些簡單技術動作,也是要將對手摔倒,這個摔倒就需要一定力量。通過真人、沙袋、布人的輔助安排一定次數練習,就會從完成得不好到完成得較好,再到完成得很好,直到有發力有速度地在各種對抗中完成。這個過程需要增加很多內容的力量訓練,才能達到有發力地完整地完成一個或幾個技術動作。摔跤在克服極大的活的阻力中完成,沒有強大實力和以實力為后盾的專項速度,就很難在這種極大的活的阻力中完成一個或多個技術動作,所以必須要建立自己較全面的強大的實力基礎,才能在克服這種阻力中有余力去捕捉戰機。這樣的實力基礎就要根據運動員實際情況提出具體量化指數,強制其接受,絕不能以運動員情緒或狀態降低量化要求。競技能力是通過強制性要求擠出來的,并在不斷深化要求中擠出更高能力,如果能力上不去,僅有好的情緒或自我感覺的所謂良好狀態,在比賽特定條件下是不可能取勝的。
三、堅持訓練有效性是專項能力提高的關鍵
分析比賽中運用技術動作需要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韌、協調,在日常訓練實施中一步步去完成,盡快提高運動員各種能力,達到高水平比賽需要。問題是在日常訓練中提出什么要求才能真正完成這種提高。訓練中都有自己的計劃而且周而復始地去努力,但同樣訓練年限運動員卻會在比賽中出現較大差距。這就要分析訓練內容的具體要求及是否落實到位達到有效性。訓練中對不同訓練內容在時間、重量、組數、次數、高度、時間間隔、動作幅度以及頻率的具體要求是否較好地完成。各項目的競技能力都是通過后天強化訓練,不斷深化的負荷刺激中去提高。達到訓練的有效性首先要對運動員進行較全面的測試,選擇具有結合本項目技術特點和比賽特點要求的力量、速度、耐力、協調、柔韌的測試,根據測試數據提出階段、周期和年度目標,通過訓練實施努力完成,這些數據就使訓練的有效性要求有了依據。有時訓練安排可能會出現完不成重量、次數或組數上要求的狀況,可以借助一點外力幫忙讓其完成這樣的要求,對機體產生非常深刻的刺激,而機體在這樣負荷刺激中才能較快適應,一個階段后最終完成這樣的要求就是適應和提高的過程,如果對完成這樣要求采用減重量或降低次數標準,那機體就永遠得不到深刻負荷刺激,機體也無法在適應中提高。而專項訓練的有效和無效有兩個方面的要求尤為重要:比賽是通過允許使用的技術動作最終完成制服對手,這是比賽雙方的共同目的,那么在訓練中就要為完成這一目的提出相應要求。因為任何技術運用都是對抗中完成,要想把握進攻時機戰勝對手就要提高進攻的速度和速度耐力,訓練中就要提高單位時間內的攻擊頻率,通過這種強制性要求逼出運動員的攻擊速度,才能提高把握攻擊的時間和提高專項耐力水平。
四、從四個方面提高訓練效果的分析
保證摔跤訓練最佳效果需要從四個主要方面進行相應要求。
(一)技術連接。提高爭搶的快速變化中不同技術的快速運用,站跪的快速連接,逐步建立不同方向的快速連接意識和較為鞏固的條件反射以及快速應變中運用技術的自動化定型。快速爭搶的變化、快速運用技術的膽量、快速站跪的連接意識經過長期堅持和一定的量化積累才能逐步建立起要達到的自動化目的,教練員對每一項訓練內容都要不厭其煩地提示和要求并親自做示范,以達到最佳訓練效果。
(二)實戰。在強對抗中完成爭搶變化中不同技術連接、站跪連接和相應絞斗的攻、反意識和能力,針對這一目的提出提高單位時間相互攻擊頻率的要求,通過千百次成功與失敗的磨煉,才能逐步在強對抗中把握攻擊的時機和速度以及絞斗中快速變化的能力。
(三)輔助力量。提高機體在技術運用中相關部分肌肉工作的耐力性和速度性。目前訓練應以中等重量、自身重量的耐力性和小重量的速度耐力性為主,提高神經發出脈沖的強度持續性,一定要結合技術運用的主要肌肉群進行內容安排。為提高肌肉工作的耐力性和速度性,訓練內容和計劃的制定都要有一定超前性,需要經過艱苦努力甚至一定程度幫助才能完成的量化要求,教練員需要把握好這個尺度,在不斷提高中不斷提出新的經過更大努力才能完成的量化要求,不僅親自監督實施,而且運動員分組進行相互監督。
(四)專項能力。利用不同器械和雙人配合達到提高技術運用中的主要能力和速度耐力。訓練內容安排上以沙袋、布人為主的提抱能力和利用布人、沙袋、雙人配合的主要技術快速練習,提高運用技術的速度和耐力,運用雙人配合熟練不同技術、不同方向的快速練習,提高不同技術、不同方向的技術運用速度和變化的靈活性。
參考文獻:
[1]劉鳳鳴. 12周核心力量訓練對青少年女子摔跤運動員運動能力的影響研究[D].山東體育學院,2020.
[2]朱桂蓉.體能訓練對柔道運動員專項能力的影響[J].黑河學院學報,2017,8(07):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