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萬林
摘 要:在分析EPC模式中開展財務目標成本管理的必要性,結合自身從事建筑施工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經驗,多角度分別探討了EPC模式中財務目標成本管理的措施,希望對全面提升施工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有所幫助。
關鍵詞:施工企業;EPC項目;財務管理;目標成本管理
1 引言
在新時代的背景下,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建設水平逐步提升,城市化進逐步深入地過程中,必將會造成建筑行業面臨著更加激烈的市場環境,施工企業的利潤也呈現出逐步降低的情況。在這樣的背景下,在全面深化施工方案改革的實踐中,EPC施工總承包模式符合時代發展的特點,在滿足建筑工程項目的功能需求的基礎上,還能從整體上來全面控制所涉及到的施工、采購以及設計等環節,能滿足預期的降本增效的目標,有利于建筑市場的可持續化發展。
2 EPC 模式項目運用財務目標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從建筑工程項目的應用實踐來看,采用EPC模式的優勢,主要能體現出全面縮短工程周期,有效控制工程建設費用。但不可否則,EPC模式能帶來較大利潤的基礎上,還孕育著一定的風險。在總承包的模式下,當與業主簽訂相應的總承包合同,這樣就意味著不能商量的工程造價。為了全面控制成本目標,避免其超過固定總造價的情況,財務目標成本控制則是在全面踐行PEC模式的重要環節,這就要求財務活動應緊扣目標成本的主題開展一系列的活動。
3 EPC模式項目進行財務目標成本管理的措施
3.1 關鍵在設計階段
在項目踐行EPC模式的過程中,能結合實際情況來確定所涉及到的功能、結構、標準以及規模等情況,能落實項目的基本工程造價的情況,通過上交核定利潤,能明確項目的財務目標成本。從這個角度來看,應重視加強設計方案優化,積極采納新工藝、新技術,全面實現控制工程造價。在設計環節中國,一是,落實實際方案優化,在滿足最小投資情況下,落實具體功能,避免片面化出現強調技術而忽視經濟合理性的問題,全面保障技術和經濟的統一化發展;二是,明確堅持“價值工程、限額設計”的優化設計理念,能有效控制設計環節中的工程造價,保障滿足使用功能的要求下,從實際出發來落實成本、功能,以保障滿足預期的財務管理目標。結合EPC 項目特點,施工單位應創新施工理念,主動參與到設計環節,全面控制施工成本。
3.2 分析增值功能,使施工組織設計與財務目標成本統一
保障工程增值功能要求下,應明確具體作業及功能的增值部分,并應結合實際來開展不必要功能的削減。比如,施工環節中的二次搬運、倉儲、檢驗、卸車、運輸、二次倒運等方面,應進行不增值內容的去除。另外,還應從整體上實現組織設計方案的優化,能滿足進度控制及質量標準的要求下,實現企業財力的合理化應用,滿足最低的目標成本要求。特別是項目中影響到工程預、決算價格和財務目標成本變化的方案選擇、施工工藝等內容。總體來看,通過施工方案的優化,是滿足全面控制目標成本的重要舉措。
3.3 采購階段的財務目標成本管理
在開展目標成本管理的實踐中,還不能忽視加強設備、材料采購環節中的控制。主要是考慮到工程材料費用大約整體項目的60%-70%,價格浮動直接關聯著工程成本。在不確定的原材料數量的基礎上,則意味著無法對于這部分量差予以控制,則會造成一定的經濟浪費。在工程進程中,應明確從實際出發來分解材料的目標成本,實現采購計劃的合理化調整,優化采購時機和內容,避免出現浪費問題。如,某建筑項目在挖土方環節中,預定了泡池馬賽克,但由于各種原因存在著數量很大的留存數量,存在著浪費。但如果采購過晚,也會造成施工進度受到影響。所以,應從整體上優化原材料的數量控制,力求完工狀態的零庫存要求,有效控制材料的支出。
3.4 戰略合作伙伴
結合相關法律政策條款的內容,大型企業往往和承包合作具有良好的長期戰略合作關系。在實踐中,部分大公司往往還會組成自身的企業集團,通過交叉持股或下承包為紐帶的方式,力求能保障明確相應的穩固聯系。施工企業可以從實際出發來借鑒這方面的戰略伙伴關系的模式。
3.5 施工合同管理
在開展施工項目的管理實踐中,應從重視合同管理入手,加強落實工程變更及施工索賠等方面的工作,這也會影響到財務目標成本控制的問題。
考慮到EPC項目往往具有科技含量較高、施工周期較短、總體難度偏高等特點,這樣就意味著一定的風險性問題,應從實際出發,積極開展投資風險轉嫁的工作,實現分包合同價嚴格落實到位。
在開展工程變更價款管理的實踐中,應明確EPC財務成本控制的各項措施,如果不加以重視變更情況,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隱患問題。一是,投資增加也會增加利潤,但變更的價格往往和投招標的競爭價格無關,而為雙方的商議價格。考慮到施工單位的工程施工的具體情況,應優化變更方案,力求獲得相應的足夠利潤;二是,變更肯定意味著成本增加,如果施工單位沒有工程管理經驗,難以弄清楚變更的新增成本和利潤關系,往往會帶來對于目標成本控制的不利因素。
針對目標成本控制中的索賠情況來看,這往往也是雙方所具有較大爭議的地方,在圓滿解決要求下具有一定的挑戰性。所以,應結合實際情況,明確落實索賠條款下的程序及內容,積極開展符合要求的索賠資料的管理,這樣才有助于實現目標成本控制。
3.6 財務管理方面
對開展財務成本預算工作來說,具體財務目標管理成本前,大都是需要在采購、設計、生產、銷售等部門具有一定的工程經驗,能保障成本管理者具有更為廣闊的視野,能結合實際來有效控制成本。因此,施工企業應明確實現成本目標管理分解到成本部、工程部以及財務部,能實現各個部門通力合作、協調發展,有助于實現最終的財務成本目標。
4 結語
由此可見,在新時代的背景下,全面開展EPC項目的建設工作,一定要突出財務目標成本管理的核心地位,結合項目實際的特點來實現經濟、技術、管理的有效融合。EPC模式符合施工項目的管理要求,在應用實踐中體現出巨大的優越性。發揮出EPC模式的優勢,能有效開展高質量的企業質量管理工作,實現預期的經濟效益目標。
參考文獻:
[1] 張紹慧.境外EPC總承包工程項目的財務管理探討與分析[J].市場周刊?理論版,2020(89):0001-0002.
[2] 蔣資鳴.勘察設計單位境外EPC項目外匯風險管理淺析[J].財會學習,2021(19):158-160.
[3] 郝麗英.企業稅務管理的目標模式與優化策略分析[J].中國民商,2021(7):190-190.
[4] 朱洪.境外EPC總承包項目財務風險管理[J].中國經貿,2020(23):24-25.
3767501186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