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映芳
【摘? ? 要】勞動教育是素質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對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勞動觀有非常關鍵的作用及影響,教師需要以學生為中心,了解學生的個體差異性,結合學生的個性化成長以及發展要求,在指導和鼓勵學生的過程中全面提升勞動教育的質量及水準,為學生的個性化成長以及社會實踐指明道路和方向。
【關鍵詞】勞動教育;“活”起來;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36-0179-02
How to Let Labor Education Come "Alive"
(Education Bureau of Lintao County, Gansu Province, China)ZHAO Yingfang
【Abstract】Labor education is an indispensable link in quality education. It has a very key role and influence on cultivating students to form a correct outlook on labor. Teachers need to be student-centered, understand the individual differences of students, combining the individualized growth and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of students,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standard of labor edu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guiding and encouraging students, and point out the way and direction for students' individualized growth and social practice.
【Keywords】Labor education;? Come alive; Teaching strategy
與其他的教育板塊相比,勞動教育的實踐性、應用性比較強,對學生的成長及發展有非常深遠和直接的影響。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導致勞動教育不夠理想,有的教師直接跳過勞動這一環節,認為勞動教育會耽誤正常的教學節奏以及時間,導致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不足,個人的身體素質水平不夠理想。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勞動教育被提上日程,勞動教育符合素質教育改革的核心要求,對學生的全面成長有非常關鍵的作用及影響。教師需要注重課前準備工作的有效落實,深入剖析新時代背景下勞動教育的新內容、新要求和新標準,在指導和鼓勵學生的同時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觀以及人生三觀,保障學生能夠在個人自主實踐以及社會化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收獲。
一、勞動教育的意義
勞動教育對素質教育的有效落實有非常關鍵的影響,能夠更好地體現素質教育的育人價值以及育人功能,促進新課改的有效落實,為學生的成長以及發展提供更多的機遇,確保學生能夠順利地實現個人的社會化,高效獨立自主地完成學業,養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我國素質教育明確強調,教師需要注重教學思路的有效調整以及改革,以發展學生的綜合素養為依據,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成長,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擺脫育人模式的束縛。教師需要意識到勞動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大對勞動教育板塊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鼓勵學生自由發揮、大膽想象,充分彰顯學生的主體價值。
(一)踐行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對學生的成長以及教育教學改革都有非常關鍵的影響。作為一個系統性和實踐性比較強的教育理論和教育體系,素質教育對教育教學改革的要求較高,其中勞動教育不能忽略,勞動教育的有效落實對素質教育的大力踐行有非常關鍵的影響,教師需要反其道而行之,深化對勞動教育的理解及認知,培養學生主動勞動以及尊重他人勞動成果的意識和行為,規范學生的言行舉止,確保學生能夠實現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主動參與班級勞動、家庭勞動和社會勞動,真正實現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二)落實以人為本
勞動教育要求教師以學生為中心,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在指導和鼓勵學生的過程中將課堂歸還給學生,確保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勞動教育中,實現全面成長及發展。因此,有的學者明確提出,勞動教育有助于充分彰顯學生的主體價值,積極落實以人為本的育人理念。教師需要在開展勞動教育工作前與學生保持密切聯系,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關注學生在參與勞動教育時的真實情況,落實好后期的教育教學評價工作,將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以及勞動成果融入課堂教學環節,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行為習慣,盡量減輕學生的學業壓力,鼓勵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之中自由發揮、大膽想象,進而意識到勞動教育的樂趣以及精髓,并主動參與其中,實現個人學習能力及水平的穩定提升。
(三)增進師生互動
長期傳統的育人模式導致師生之間的隔閡比較大,教師過于注重師道尊嚴,僅對學生進行知識灌輸以及簡單教育引導,無視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及溝通。學生對教師比較畏懼,參與勞動學習的能動性不足,因此學習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大打折扣。勞動教育則有助于突破這一現實困境,學生會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參與不同的勞動學習,個人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有了顯著的提升。教師只需要主動協調教育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手段,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動性來指導學生,確保學生能夠變得更加自信和樂觀,真正實現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二、勞動教育的現狀
勞動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這一教育板塊對學生的成長發展以及教育改革都有非常關鍵的影響。為了促進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大力踐行,教師需要始終堅持勞動教育的中心地位,進一步調整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模式。但是目前有的教師對勞動教育的認知和理解還不夠充分,沒有意識到勞動教育的重要價值,在這些板塊上投入的時間不足,嚴重影響了學生的成長。首先,教師所采取的教育教學理念不夠科學,難以更好地體現現代化育人理念的重要作用及優勢。其次,教師沒有靈活利用各種現代化的教育教學工具以及手段,豐富勞動教育的內容和形式,整體的勞動教育對學生的吸引力不足,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大打折扣,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自主勞動以及社會實踐。最后,教師沒有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育人理念,直接按照一種教育教學模式貫穿教學,無視對學生個性化以及層次化的分析以及研究,因此學生比較被動及消極,勞動教育質量與效率預期目標的差距較為顯著。
三、勞動教育的策略
為了有效避免上文中所存在的各類不足,教師需要采取針對性的教育教學策略及手段,充分凸顯勞動教育的育人作用及優勢,給予學生更多自主實踐的機會,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能動性,鼓勵學生自主實踐、大膽想象,讓學生在個人勞動興趣的指導下產生由內而外的勞動動機以及熱情,真正實現個人的思維發展以及實踐動手能力的提升。
(一)積極踐行現代化育人理念
教育教學理念對教學活動的影響非常深遠和直接,現代化的育人理念有助于實現教育教學改革、確保教育資源的合理配置。為了讓勞動教育更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教師需要以現代化的育人理念為依據,了解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要求,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育人理念,關注與學生的情感交流及互動,同時給予學生更多自由發揮的機會和空間,確保學生變得更加主動和積極。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之前與學生做朋友,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鼓勵學生自由發揮,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確保學生能夠產生由內外的學習動機以及勞動意愿。
(二)靈活利用現代多媒體工具
作為時代發展的產物,現代多媒體教學工具有助于突破時空限制,豐富教育教學內容,簡化教學流程,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彌補學生在想象力上的不足。為了確保教育教學資源的合理配置,教師需要掌握現代多媒體東西的使用要求,了解學生在參與勞動時的真實收獲以及所遇到的瓶頸,通過播放視頻音頻來深化學生對勞動的認知以及理解,讓學生意識到勞動的重要性和勞動對個人發展及社會發展的意義,進而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主動完成教師所布置的勞動任務,全面發展自身的綜合素養以及勞動技能。
(三)堅持因材施教、對癥下藥
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要求和教育背景成長環境有所區別,在此基礎上所產生的勞動興趣以及意愿差異較為明顯。教師需要盡量避免簡單一刀切,始終堅持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學理念,著眼于學生的學習能動性以及個性化發展要求,采取針對性的教育策略和手段,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能動性,真正實現對癥下藥和有的放矢,全面提升教育資源的使用效率,充分彰顯勞動教育的育人作用以及優勢。
四、結語
在推進教育教學體制改革的過程中,勞動教育的重要性備受關注。教師需要注重勞動教育內容以及形式的有效改革,始終站在學生的角度,積極落實因材施教的育人理念,促進教育資源的合理配置,保障學生能夠對勞動教育產生耳目一新的感覺,進而在教師的指導下,高效獨立自主地完成不同的勞動任務,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只有這樣才能夠確保勞動教育改革工作的順利落實,真正實現學生的全面成長。
參考文獻:
[1]馬菲.如何讓小學勞技課堂活起來[J].教育科研論壇, 2011(12).
[2]卞文霞.如何讓小學勞技課堂活起來[J].學子月刊, 2015(09).
[3]江靜.提高小學勞技教學實效的幾點體會[J].現代教學,2011(03).
(責編? 林?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