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鐘梅
在我國,乒乓球被稱為國球,因我國在乒乓球的訓練和比賽實踐中,深諳各種技法的變換,現如今,已經出現了左推右攻、弧圈打法、反拍拉弧圈、兩面快攻等多種打法,甚至出現了不同運動員以不同技術手法聞名的現象。其中,削球打法是所有乒乓球技術的中堅力量,許多乒乓球冠軍就是以該技法奪冠并聞名。然而,在近兩年的比賽中不難發現,這種打法已鮮少被使用,即便是目前國家隊的認識中,這種削球技法都很難再覓蹤跡,這種情形的發生并不利于我國乒乓球事業的發展。從青少年乒乓球訓練來看,從削球技法學起,仍是當前訓練球技的重點。乒乓球運動員在中臺和遠臺削球中的制勝的關鍵是快速移動能力,因此,訓練快速移動能力是乒乓球削球技法培訓中的關鍵點。
以前的削球打法的主要得分手段是利用旋轉和落點的變化造成對手失誤得分取勝;而當今削球已一改一味死守,不但可以利用旋轉和落點的變化使對手失誤得分還可以通過發球和接發球搶攻得分,也可以在相持中反拉和反攻得分且這種反拉和反攻的比例也越來越大。其次,隨著弧圈球技術的發展削球再也不能以退臺穩削的單一技術而支撐這一門面了,削球打法要尋找出路唯有豐富其技術內容。例如:發球、接發球技術;反拉、反沖弧圈球技術;以及近臺的單項技術;挑打、晃撇、彈擊等技術。侯英超是削中反攻型打法,他的反手削球較穩,正手削球相對較弱。
良好的發球可以帶給對手心理壓力,增強選手的自信。顯然,發球具有極強的主動性,它不存在對來球的判斷與反應等問題。所以,發球又是在訓練中最有潛力可挖的一項技術。從戰術上說,良好的發球搶攻戰術也是當今世界優秀削球運動員常用的主要戰術之一。對當今的削球運動員來說,發球搶攻戰術的運用已不再是發球后對方接發球出現失誤才進行搶攻,而是對方接球后積極主動地尋找機會搶先上手拉沖或挑打。從這個意義上說,削球打法運動員在發球和接發球搶攻戰術使用的要求上與進攻運動員無異。老將侯英超在2000年乒乓球全國錦標賽以及過往的發球搶攻得分率為43.1%,而在發球搶攻階段侯英超的失分率則為19.6,而在2019年乒乓球全國錦標賽決賽的比賽中侯英超以4:0的比分橫掃00后選手王楚欽。
任何類型的球員都應該根據自己的特點,嘗試發出各種各樣的球,為自己的進攻創造機會,或者限制對手的第一板球進攻。我國老將陳新華和丁松在發球搶攻段與一些頂尖的攻球手相差無幾,通過他們在比賽中的打法可以認為削球運動員在發球和接發球階段同樣可以和攻球運動員一樣達到較高的得分率。只要削球運動員在思想和意識上更為重視并在日常訓練的內容安排和比賽中敢于運用就一定能夠起到良好的效果。這也是他們將具有中國特色的“前三板技術”在削球打法上的靈活的運用。

表1 侯英超總體發球搶攻得分率和使用率
隨著我國乒乓球技術在國際上的絕對優勢,在比賽中顯示出很大的主動性和威脅性,這無形中就要求接發球技術也需要有相應的提高。
從表象上看,發球與接發球貌似相悖,且有主動與被動之分,但這并非一成不變。“被動中求主動”是接發球技術的一大特點,它不僅要求運動員有良好的判斷能力,還要掌握多種實用的基本技術,而且在訓練中要有主動進攻的想法。實行無遮擋發球后,發球和發球搶攻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事情總有兩面性,這從一定意義上來說卻給接發球技術帶來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當今乒乓球選手的接發球也應改變以往以搓削為主的模式,取而代之以點、挑、彈、撕或搶拉、搶沖、搶攻等多種控制和進攻手段。但總體要求應以減少或做到不直接失誤,或在自己無法進攻時以較穩健的回球技術將球回接到對方的薄弱處,從而削弱對的主動優勢。削球打法和弧圈結合快攻打法的接發球搶攻段得分率和使用率的對比中,兩種打法在這一階段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要想逐步改變這種劣勢應從思想上重視,從技術和訓練方法等各方面去改進。從這一較為鮮明的對比我們可以肯定.削球打法選手在接發球搶攻段仍有較大的潛力可挖。

表2 侯英超總體接發球搶攻得分率和使用率
相持段一般發生在搶攻后尚未結束一分球的第四板以后的爭奪,在各類重大乒乓球賽事中,無論是削球打法還是進攻型打法都是在比賽中使用率最高的技術。
相持階段乒乓球選手選擇削球打法的概率要明顯大過進攻型打法,而從相持段的得分率上分析,削球選手和進攻型選手相差無幾。通過這兩類打法在這一階段的使用率和得分率的對比分析,我們得出削球選手的得分率和其使用率是不成正比的。相比之下,削球打法在相持階段的技戰術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所以,今后對規則和器材的修改會朝著有利于相持技術這一方面發展。

表3 侯英超總體相持段得分率和使用率
我們熟知削球打法在相持段的得分手段主要通過兩種方法:一是通過反拉或反攻得分;二是利用旋轉和落點的變化造成對方失誤得分。當前削球打法選手在相持攻防轉換中攻球(反拉、反攻)的比例在總體上較二十世紀80年代以前相比有明顯的增加,并且有繼續提高的趨勢。如果削球選手在相持中能打出一定質量的反拉和反攻球,這不但可以提高相持中進攻的得分比例,而且在氣勢和心理上也會給對手造成較大的壓力,迫使進攻型選手在進攻中必須板板有質量,從而也就會增大其進攻的失誤。在另一方面,削球選手在相持中正手削球和反手削球的得分率也存在著明顯的差距。正手削球旋轉變化不大,削得少,前后找削球點的步法跟不上,弧線高。因此,可以認為削球選手正手削球的穩定性亟待加強。
由于弧圈球的迅猛發展,世界一流弧圈進攻型選手拉出的弧圈球較以前速度更快、力量更大、旋轉更強。這是削球選手所不可回避的現實,因此削球選手要過弧圈關。同時,加強正反手削球的穩定性訓練,加強反拉、反攻、對拉和對攻的能力。此外,還要加強步法和體能的訓練,只有這樣才能在相持中處于不敗之地。
在乒乓球運動員訓練的過程中,應加強對削球技術基本能力的訓練,對削球技術定下更高的掌握標準。一般而言,乒乓球運動員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基本技術動作訓練:一是運動員應加強對乒乓球轉速的訓練,盡量做到在削球打法之下打出不轉的球,提高對手出現失誤的概率,提升獲勝的可能;二是在日常訓練的過程中,運動員應加強對基礎動作的訓練,從而能夠在賽場之上降低自身出現失誤的概率;三是當打出的球距離臺面較高時,則將會留給對手較多、較好的進攻機會,使自己在相持的過程中處于不利的地位。
在現今的乒乓球比賽的過程中,運動員的技術都由單一向著全面的方向發展,對于削球打法的運動員也是如此。運動員應在加大削球技術練習的基礎之上,提高對進攻技術的訓練,使得運動員具備進可攻、退可守的能力。同時,運動員應充分地發揮出自身的技術特點,以獨特的風格,變幻進攻的速度與節奏,提高自身技術的全面性。
提高削球技術的運用程度,不僅需要運動員依照削球打法的技術要求,針對性的提高訓練措施,同時還需要相關人員以及部門依照我國運動員的實際情況,對削球打法的培訓措施進行規定,從政策方面提高對削球打法的扶持力度,給予國內運動員更多使用削球技術的機會,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發現問題、總結問題、改正問題,從而能夠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
在乒乓球比賽的新體制下,因為球的旋轉程度降低、接發球率的提高、球速減慢,使得比賽節奏變化加快,乒乓球運動員如果能保持平穩的心態和良好的發揮,削球技法必將在賽場上煥發出新的光彩,使得以削球為代表的選手在比賽中取得較好成績。所以,我們有必要培養削球選手,加強注意乒乓球削球技巧的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