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大偉
(金陵科技學院,江蘇 南京 211169)
2018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習近平同志指出:“人才培養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統一的過程,而育人是本。人無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這是人才培養的辯證法?!薄耙蚜⒌聵淙说某尚ё鳛闄z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做到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
十八大以來,隨著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開展,對于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凈化社會風氣,起到了有力的促進作用,大學生廉潔教育初步取得成效。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1]
早在2007年,教育部就在下發的《關于在大中小學全面開展廉潔教育的意見》中明確要求,“提升大學生拒腐防變能力,使其形成優良的防腐心理品質,并且將廉潔自律的觀念深植于心。加強大學生廉潔教育是落實立德樹人的任務需要以及黨和國家廉政建設的內在要求”。
廉潔教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施加廉潔思想影響的實踐活動。大學生廉潔教育的對象主要是在校大學生,也可適當延伸到高校教職工,教育內容涉及專業學習、生活誠信教育、社會從業職業素養和職業道德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道德品德教育以及法制教育等方面。
高等學校作為培養高素質人才的主陣地,擔負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教育使命,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首先就是要加強當代青年大學生的德育教育,大學生廉潔教育是思想政治品德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強化大學生廉潔教育,對學生在校期間廉潔自律習慣的養成,廉潔從學、廉潔生活以及未來廉潔從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是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重要體現。
部分高校對于大學生的廉潔教育主要落實在學風和考風教育上,思想政治教育課中廉潔教育弱化虛化,且形式大于內容,對當代大學生面臨的在校生活、社會交往、創業就業等中存在的廉潔風險問題重視度不夠,廉潔教育常常被簡單地歸結于學業方面的誠信問題和財物方面的偷盜問題。
高校廉潔教育的重點人群,往往主要以高校領導干部和教職工以及學生黨員、學生干部為主,且主要開展的是廉政教育。對于具有普遍意義的培養廉潔意識和倡導廉潔行為的廉潔教育,并未細化延伸到普通學生和社會反應比較強烈且廉潔風險較高的專業學生。
部分高校在開展廉潔教育中,教學內容陳舊枯燥,未能與新時代和當下現實情況相結合,缺少新形勢下廉潔教育新內容。教育表現形式仍停留在運用傳統教育手段,多采用班團會講講、看看宣傳片、貼貼宣傳標語等方式,對學生缺乏教育吸引力。缺少靈活運用案例、情境、互動、討論、體驗式等教育教學方法,未能使學生真正將廉潔教育學習內容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部分高校在開展廉潔教育時,未能結合不同年級學生的發展特點,宣傳教育內容脫離學生的學習生活、實習實踐以及職業教育需求,通篇一律填鴨式的教育內容和教育方式,常常是為了完成任務走過場,對教育結果缺乏相應的效果評估,對學生開展廉潔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較差。
高校管理者往往認為開展廉潔教育往往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任務,廉潔教育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以懲代教,以罰代管,忽視了教育本身內在的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沒有切實認識到廉潔教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品德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廉潔教育的成效性,將直接反映在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生活以及今后的職業道德方面。部分高校在培養學生的成長成才教育中,全方位全過程全員參與開展廉潔教育的機制不完善,教育主體履職不到位,教育教學管理缺失。廉潔教育多歸結于學風考風教育,廉潔從學教育幾乎概括了廉潔教育全部。
高校大學生是充滿活力的年輕群體,他們易于接受新鮮事物,具備較強的學習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同時,由于思想的多元化和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部分青年學生產生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功利性過強,廉潔意識和廉潔認知淡漠,缺乏相應的法紀意識,這就使得開展廉潔教育的效果受到影響。同時,由于不同階段學生的發展需要不同,廉潔教育缺乏分層分類差異化的,具有不同針對性的教育方式。
廉潔教育雖然納入思想品德教育體系中,但所占比重往往不高,存在著重過程輕效果的情況。思想政治教育的廉潔教育中往往會出現“教而無用”或“不教自然好”的思想,課堂教學所取得的實效性不強。
隨著信息化不斷發展,知識獲取方式和傳授方式、教和學的關系都發生了革命性變化,這對廉潔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受到網絡文化的影響,學生更易接受生動的資訊內容。但是,由于網絡文化的良莠不齊,內容的真假難辨,加上網絡輿論的發酵,就會導致各種負面信息暴露在大學生的面前[2],這容易使大學生的“三觀”受到影響,容易對學生思想產生不良影響。特別是一些拜金、享樂內容,更是給開展廉潔教育增加了難度。
習近平同志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要在加強品德修養上下功夫,教育引導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踏踏實實修好品德,成為有大愛大德大情懷的人?!薄耙嫿ǖ轮求w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要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貫穿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各領域?!惫P者結合工作實際,認為未來高校應從完善教育機制、深化教學改革及優化教學環境等三個方面不斷優化廉潔教育的實施路徑。
建立全員參與的教育機制。廉潔教育的實施主體不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還應包括專業課任課教師、實習實踐指導教師以及高校管理服務人員,是一項全員參與的育人工作。高校教育教學管理服務者,應結合自身崗位職責和學生實際需求狀況,針對學生的專業學習、在校生活以及創業就業等,從學生入校教育開始抓起,引導學生廉潔從學、廉潔生活、廉潔從業。
注重發揮課堂教學的影響力。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廉潔教育的主陣地,要從課程體系建設入手,修訂德育類課程大綱,增加廉潔教育教學內容,結合新時代新形勢,從立德修身、誠信興業、治國齊家等角度,培養學生樹立廉潔意識,倡導學生廉潔篤行。專業課任課教師在專業學習和教育中,要根據專業特點,結合學生思想動態和學習狀況,加強學生學風、考風以及職業道德教育,特別是根據專業特點,對有可能出現的專業廉潔風險,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強化學生專業廉潔教育,為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廉潔從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強化實踐教育作用。校內組織開展廉潔教育情景模擬及案例分析互動活動,以學生身邊的事身邊的人為例,引導新時代大學生進一步樹立廉潔自律意識。廣泛利用社會廉潔教育資源,組織參觀廉政教育基地,申請案件審判旁聽等,以鮮活的正反典型案例,教育引導學生自覺樹立廉潔意識。
強化師德建設,發揮廉潔榜樣引領作用。習近平同志要求全國廣大教師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高校教師對于學生的成長成才具有直接的引導和影響作用,道德情操高尚、廉潔自律的教師能夠將正確的價值觀傳遞給學生,教師的廉潔意識及廉潔水平將會直接影響廉潔教育的成效。因此,高校必須先加強教師隊伍的師德師風建設,不斷提升教師隊伍的廉潔意識,倡導教師樹立廉潔從教、廉潔科研、廉潔生活等廉潔榜樣,才能讓他們以身作則帶頭發揚廉潔作風,用其強大的感召力影響教育學生,從而提升大學生廉潔教育的成效。[3]
注重發揮先進優秀人物事跡的引領作用。從學生的身邊人、身邊事入手,剖析人物事件,用生動鮮活的案例開展教育引導,同時,發揮好正反典型的教育警示作用。采用請進來的方式,挖掘校外先進事跡和人物,走進校園開設講座、舉辦報告會;走出校園參觀先進人物教育基地等,宣傳廉潔思想,增強正能量的感召力。
充分利用好新媒體技術促進廉潔教育線上線下的有機融合。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特別是移動智能終端的普及,為大學生廉潔教育搭建了很好的平臺。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挖掘廉潔教育素材,采用生動形象的表現形式,讓廉潔教育易于接受,啟人思維,發人深省。將新媒體技術運用到廉潔教育的課堂上和課堂下,不僅可以豐富課堂教學,也能在課外構建“校園新媒體”綜合體。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QQ群、論壇等都是開展廉潔教育的媒體平臺,這些平臺增強了高校廉潔教育的輿論引導力量。但是同時,新媒體時代網絡文化影響下的廉潔教育,也對從事廉潔教育教師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新時代從事廉潔教育的教育教學工作者,不僅要具備廉潔教育網絡化的適應力和引導力,同時,也要掌握一定的新媒體技術手段。[4]
堅定文化自信,充分發揮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作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蘊涵著有關廉潔的諸多文化元素,要進一步挖掘廉潔文化元素并將其有效融入大學生廉潔教育中,幫助大學生塑造高尚品德。高校教育教學工作者應深入研究、認真剖析和凝練文化中的廉潔教育資源,結合大學生自身實際,不斷探索文化融入廉潔教育使之成為大學生愿意接受并認可的更好切入點,通過創新教育方式方法,幫助學生自覺抵御腐朽思想和不良文化侵襲,切實提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對高校大學生廉潔教育的影響促進作用。[5]
創新廉潔教育方式,分層分類結合實際推進廉潔教育。把握大學生各階段身心特點和成長成才需求,廉潔教育與大學生學業職業生涯規劃相結合。對于低年級學生,主要以學風考風教育為主,教育引導大學生廉潔從學,廉潔生活,同時根據專業特點,結合專業教育,將廉潔教育與職業道德教育相結合。對于高年級畢業生,將廉潔教育融入職業實踐活動中,在專業實踐實習、就業指導等環節加強針對性的廉潔教育,為畢業生步入社會廉潔從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強化廉潔法制教育。以普法教育為抓手,進一步加強大學生法制教育。通過學習相關法律條文、進行案例分析、聆聽法官講法、參加法庭旁聽等活動,推動法制教育與廉潔教育的有機融合,引導大學生知法懂法敬法守法,筑牢大學生廉潔思想防線,自覺養成遵規守法的良好品行。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廉潔教育的內涵建設。2013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明確提出“要把開展道德實踐活動與培育廉潔價值理念相結合,營造崇尚廉潔、鄙棄貪腐的良好社會風尚”。要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切入點,以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強化教育引導和實踐養成,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學生廉潔教育的方方面面,轉化為學生自發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
加強校園廉潔文化建設。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找準校園文化活動作為大學生廉潔教育的切入點。要在校園文化活動中融合廉潔文化的宣傳推廣,加強學校廉政文化建設和廉潔教育工作,通過開展講座論壇、歌舞表演、舞臺話劇、詩歌朗誦、廉潔文化作品征集等活動,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校園環境,發揮好廉潔文化對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
構建領導機制、工作機制、評價機制“三位一體”的工作格局,提升大學生廉潔教育工作水平。建立學校、學院、系部專業領導機制和工作機制,明確教育主體和相關責任人,明確分工、協同配合、資源共享,落實廉潔教育各項工作舉措。完善廉潔教育評價機制,以教育效果為導向,評價標準由過去的教育工作完成轉變為教育影響效果,切實提高大學生廉潔教育水平并力爭取得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