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韻瀅
【摘要】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 家校共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當下隨著互聯網迅猛發展,家校共育方式也在新時期走向多樣化。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微信家長群逐步成為家校共育的重要途徑,使家校共育往更高層面發展。但近年來由于管理上的差異,家長微信群亂想頻頻,甚至違背了微信建立的初衷,久而久之,會對班級家長的凝聚力、言論導向、風氣等產生不良的影響。本文就班主任在家校共育中,對家長微信群的管理和利用進行方法的探討。
【關鍵詞】微信群管理;家校共育
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最完備的教育是學校與家庭的結合。”這句話強調了家校合作的重要性,通過各種方式強化家校共育,從而共同促進學生的成長合力,是教育的必然趨勢。
在以往的家校共育合作中,傳統采用電話、面談、家長會的模式。這些模式比較單一,也受時間、場地方面的限制,未能起到很好的效果。隨著科技的發展,家長微信群逐步走進家校共育的視線。“互聯網+”環境下,利用微信群進行家校共育,既縮短了家校之間的距離,又凝聚了家校教育的合力,共享了家校的教育智慧。教師,尤其是班主任,利用微信群,能更好地實現協同育人的目的,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但是,近年來由于管理上的差異,班級家長微信群出現亂像頻頻,家長群里曬娃的、刷存在感的、做微商推薦的、因為孩子的摩擦在群里爭吵的……嚴重影響了微信群的使用效果,久而久之,還會對班級家長的凝聚力、言論導向、風氣等產生不良的影響。那么,如何合理管理利用好家長微信群呢?筆者在實踐基礎上,總結出以下方法進行探討。
一、如何建立微信家長群
微信家長群促進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怎樣建立微信家長群呢?建群之前,我們可以先在班中進行民意調查,了解目前多少家長使用微信,多少家長一天當中刷微信的時間比較多,如果有一半以上的,我們可以建立微信家長群,建群之后,可以打印二維碼貼到班級門口,也可以讓學生帶回家給家長掃碼入群。為了方便管理,每位學生的家庭成員不能超過2人入群,并且要求是平時主要負責學生學習的人入群。入群后需要修改備注名,注明是某某學生的爸爸/媽媽,方便教師聯系。
二、如何管理微信家長群
管理,是一切組織正常發揮作用的前提,任何一個組織,不論其性質如何,都只有在管理者對它加以管理的條件下,才能按照所要求的方向進行。因此,建立微信家長群后,要想更好發揮其作用,就必須要實施良好的管理。
1.明確群用途
要想更好地管理好微信家長群,首先要讓家長明確家長群的用途。班主任可以利用微信家長群或者家長會,先向家長明確微信家長群中,班主任為群主,直接管理此群。微信家長群僅用于教師發布作業、通知、統計各類數據、分享活動、收集資料、組織班級活動、探討教育問題等用途。
2.制定群公約
由于家長群里的家長社會背景、性格、素質等都不盡相同,因此,家長群中常會出現一些因家長不理解教師的工作,在群里面發泄情緒,發表負面言論;因為孩子間的摩擦而在群里對峙、群里推送產品信息、推送產品等亂象。
“無規矩不成方圓。”班主任除了要明確家長微信群的用途外,還需要對微信群進行有效的管理。為了更好實施班級微信群的管理,首先要先制定家長微信群公約。家長微信群公約是指:家長基于共同的意愿所制定的共同遵守的章程。制定家長微信群公約,有利于有效扼制群里可能出現的各種亂象,規范家長微信群的使用。
如何制定公約?為了體現班級公約的民主性、公平性,讓家長從心底里接受這個公約,并自愿遵守。筆者特邀請了班級家委代表到學校,把以往班級家長微信群出現的一些亂象反饋給家長,并詳細跟家長解說這些亂象對班級發展所帶來的負面影響。然后通過教師提案,家長參與討論,提出建議,修改公約,舉手表決的形式,初步商議制定適合班級的家長群管理公約。再把公約發到家長群,讓家長閱讀表決。全班60%以上的家長在家長群里接龍表示同意后使用以上公約后,此公約就正式定稿。若中途有家長提出異議或者有更好的建議時,我們再根據實際情況,對公約進行調整,再次表決公示。注意的是,家長群公約在制定的時候,要明確哪些內容是家長不能做的,同時還要注明違反公約后會有怎樣的后果。如,家長不得在群里推送產品,如發現,及時制止,馬上撤回,未能及時撤回的,班主任提醒下次再發送相關信息將點名,情節嚴重,屢次提醒不改的,將被請出家長群。
最后公約定稿后,再發給家長群,要求家長認真閱讀。并以接龍形式回復:已認真閱讀家長群公約,并承諾遵守。
3.多方合力共管
有了群公約,還需要去落實執行,才能發揮到群公約的作用。這就考驗到班主任的監督、執行能力。因此,制定公約后,班主任要做好對微信家長群的管理。但由于班主任工作繁忙,未能時時刻刻關注到家長群動態。很多時候,班主任留意到一些群里負面信息時,這些信息可能已經蔓延開。為此,需要多方合力共管才能實現管理時效性。此時,可以邀請副班主任、學科教師、家委成員共同組成監督小組。大家共同留意群動態,如,發現違反群公約的現象,班主任能及時發現的,就馬上處理。如果班主任未能及時發現的,群里其他監督小組成員可以私下通知班主任,或由監督組成員對違反公約的家長進行溫馨提醒,提醒后仍不改正行為的,再由班主任進一步跟進處理。
4.違反公約采取措施
班級群里出現違反家長群公約現象時,首先,我們可以再次把群公約發上群,溫馨提醒家長,按照群公約的規定不能在群里發布以上消息,提醒家長撤回。如果撤不回的,就提醒其他家長不要參與或者轉發,同時也注意遵守群規定。在提醒的過程中,要注意語言的藝術。讓發送信息的家長容易接受,其他家長引起共鳴。
假如群里出現家長因為不理解學校工作或者家長之間有摩擦在群里爭吵而發布一些過激的言語的,班主任可以先在群里溫馨提醒,及時制止,讓家長可以私下溝通。并通過私下溝通,化解家長的情緒和誤會。然后再到家長群里把事情的原由處理結果進行反饋。如,家長因情緒難以控制,不接受班主任的溫馨提醒,還是繼續發表過激言論的。班主任可以根據家長群公約規定,先把家長請出家長群,私下溝通,待事情解決后,家長情緒平復后,再把家長拉回群里。
三、如何用好微信家長群
隨著科技的發展,微信的使用功能越來越多。 合理利用這些功能,能更好地幫助班主任做好各項工作,提高家校合作的效率,更好地讓家長微信群成為家校共育的平臺。
1.微信家長群助力家校工作
合理利用家長微信群功能,有利于班主任做好各項家校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如,疫情期間,班主任每天要都收集學生的體溫、所在地、健康狀況等各項數據。這個時候,班主任就可以通過發送《騰訊文檔》的方法,讓家長在線上報數據。家長填報完畢后,直接回收表格,這樣就減少了班主任向一個一個家長單獨溝通收集數據的麻煩,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又比如,班主任要做一個學生心理健康情況的調查統計,為了保護學生的隱私,可以通過發送《問卷星》的問卷調查方式去快速完成這項工作,問卷填完后,可以馬上在后臺看到各項指標的數據,還有數據反饋的相關圖表,更直觀快速地做好統計結果;班級如有活動,家委需要籌集活動經費的時候,我們還可以通過發群收款碼,進行收款,這樣既減少了收現金找零錢的麻煩,收款后馬上匯總出總價減少了結算的麻煩,還可以在程序里馬上統計出哪位學生還沒有上交款項,給收費工作帶來了很大的方便;當教師發布一項通知,需要家長去接龍確認查收時,我們可以使用微信的接龍小程序、群代辦、《問卷星》等功能。家長只需要在接龍程序里填報,教師就可以實時了解到接龍情況,能及時聯系到家長進行跟進……這些微信功能的使用,使得一些繁瑣的家校工作變得快捷輕松。
2.微信家長群助力了解學生
以往家長主要通過電話、面談或者期末學生手冊的反饋去了解孩子的校園學習、生活。這種反饋方式比較陳舊,受時間的局限性影響,大大影響了家校共育的效果。有了家長微信群后,班主任可以把學校的活動照片、視頻等及時發送到家長群,讓家長更加快速直觀地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校園生活,適時跟孩子進行更好的互動溝通,促進親子間的感情。教師還可以建立群相冊,把學生的照片尚存到群相冊里,以便家長翻看。
3.微信家長群助力家校共管
以往,由于家校溝通缺乏時效性,家長監管難以及時位。學生時常出現不抄作業,或者故意抄少作業的現象。家長也因為無法及時核實孩子的學習任務而影響了對孩子學習的督查。此時,教師可以利用微信家長群,把學習任務發送給家長。讓家長及時知道孩子學習動向,及時進行監督跟進。平時放學后,教師也可以把學生已經全部離開校園的信息及時發布家長群,讓家長及時了解孩子的去向,更好地做好監管,確保孩子的安全。
4.微信家長群促進家校共育
家庭教育不是學校教育的簡單重復,更不是學校教育的簡單延續,而是與學校教育互為補充的一條教育途徑。每個家長在對孩子進行教育的過程中,都難免產生很多困惑和不解,比如,“孩子學習態度懶散怎么辦?”“如何做孩子的朋友?”“孩子不愛閱讀怎么辦?”等等。對于學生的不良表現,使盡招數也沒能有所改觀,需要求助教育專家。針對這些問題,教師和家長都可以通過微信群把如《父母課堂》這類雜志的優秀家庭教育文章、家庭教育優秀方法、家庭教育類推文、教育專家視頻等分享到家長群,引導家長進行相關專業學習。并標注上是哪位家長分享,這樣可以提高家長參與其中的積極性,促進家長之間的交流和學習,可以組織家長寫讀后感在群里分享收獲,在整個家長群形成良好的比學趕幫的教育氛圍。
也可以就針對班級里家長反映比較集中的問題,班主任定期組織家長沙龍。在班級微信群中向家長發出邀請,約定時間,共同討論問題。先通過《問卷星》調查問卷了解家長在近期教育中遇到的一些困惑。統計常見問題后,在群里組織討論,進行引導,家長們各自表達自己的看法,各抒己見,分享各自的經驗,在思想碰撞的過程中,進行思維風暴,找到解決共性問題的最佳辦法。
在這樣的討論氛圍中,家長加深了對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方法理解和認識,有效地解決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同時還可以增加與班級其他家長的互動交流。在整個過程中,教師應該起到拋磚引玉和引導的作用。讓家長各抒己見、踴躍發言,讓問題的討論更加深入透徹,讓家長們能夠取長補短、相互學習,在教育的路上攜手共進。討論活動結束之后,教師把討論過程中的精華部分和解決問題的最佳辦法推送到微信平臺,讓家長們參考和借鑒,鼓勵他們再次積極參與這種討論,從而形成一致的教育教學理念。
總之,微信家長群作為一種新型的網絡工具,具有很多的優勢,科學的管理和利用能發揮其功能,促進家校共育,助力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劉揚.基于微信的中小學家校協同教育的設計[D].渤海大學,2016.
[2]李陽.微信公眾平臺的角色定位與功能調適[J].社會科學輯刊,2014(2):57-61.
[3]徐路程.利用微信平臺搭建家校共育的橋梁[J].知識-力量,20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