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文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直接關乎著學生的綜合素養和能力。學生在進行寫作的時候,能將所學的語文知識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喜與悲,通過文字形式將自身的情感真實表達出來。但是,當前初中學生在作文寫作中普遍存在言之無物的現象,使得中學生作文空洞枯燥,缺乏真情實感和藝術感染力,寫出來的作文都是千篇一律的。長期下去,不僅會影響學生的快樂學習,也不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基于此,文章首先簡要分析了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存在的不足,然后深入探討了初中語文作文靈動教學,快樂寫作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快樂寫作;措施
一、 前言
學生寫作能力的高低會直接反映出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和語言水平,這也直接關系到了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成與敗。在初中階段,語文是非常重要的一門學科,作文作為其重要組成部分,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的寫作能力非常重要。作文,簡單來說,就是寫文章,將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見所聞通過語言描繪表達出來,能突破寫作素材的限制,不斷豐富自身的寫作內涵,更好地表達出真情實感。因此,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中的一項重難點任務,就是要引導初中學生快樂地投入到作文創作中,感受到寫作的樂趣所在,不斷對自身寫作能力予以提高,寫出高質量的作文。
二、 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存在的不足
(一)教師方面
首先,一些語文教師受到應試教育和功利化思想的影響,誤導學生對一些所謂的作文“模板”進行死記硬背,從而使得學生養成了不好的作文寫作習慣,喪失了獨立思考能力和豐富想象能力,進而制約了初中學生作文寫作能力的發展。其次,教師在作文教學的過程中,講課內容比較單一、枯燥,無法調動起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要么在課堂上暈暈欲睡,要么就開小差,教師學費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所取得效果往往不能盡如人意。最后,教師比較看重學生作文的分數,將應對考試當作目標,為了學生能獲得好的作文成績,而對學生作文學習流程予以了忽視,使得學生在作文習作中未得到有效地指引和開導,也就沒法寫出能讓人眼前一亮、充滿趣味性、具備真情實感的作文,一直都停留在應付考試上。
(二)學生方面
首先,現在的初中生都是00后,從小在父母的溺愛中成長,缺少歷練,在生活、學習中非常依賴父母和教師,各方面的能力都比較薄弱,這就導致學生在進行寫作的時候找不到材料,也不知道該寫什么,腦海中一片空白,久而久之學生就會畏懼寫作,害怕寫作。其次,有部分學生雖然有一定的寫作基礎,也掌握了不少的寫作素材,生活閱歷、觀察能力也比較強,但是學生在寫作方法、寫作技巧上是很缺乏的,不能很好地將自身想法恰當、準確地表達出來,寫出來的作文給人感覺就是東拼西湊、抄襲的,無法引起人們閱讀的興趣以及產生內心共鳴。最后,初中的學習量和作業量是比較多的,寫作是一件比較枯燥、乏味的事情,且學生日常的作文練習都與考試息息相關。一旦和考試扯上聯系,學生永遠都會表現出很沉重的感覺,這在無形之中就導致學生對作文興致不濃,甚至一些學生還會產生厭煩的情緒。
三、 靈動教學,快樂寫作——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策略
(一)靈活題目,激發興趣
通常語文教學中學生抱怨最多的就是寫作問題,在很多學生眼中寫作就是痛苦湊字的過程。因此,這就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特征,靈活設計作文題目,充分激發其寫作興趣。比如:對于由兒童向青少年過渡的初一新生,教師可安排學生完成《我的童年生活》寫作任務,使學生在回憶童年趣事的同時,產生強烈“想寫作”的欲望。當學生升入初二后,其思想奇特、個性張揚,這時教師給出寫作主題《最特別的一件事》,讓學生暢所欲言,充分表達自身的見解。而對心智較成熟、思想較深刻的初三學生,教師要為其構建相應的寫作課堂,引導他們更深入地表述自身期許與情感。比如:在學習《散步》一文后,可以引導學生分別從三代人的視角發揮想象,結合現代生活實際和現實場景,進而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視角寫出不同版本的《散步》,更有效地調動學生作文寫作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二)積極觀察,注重生活
一個人想要更好地去認識世界、描繪世界,將自己的想法、觀點闡述出來,首要前提就是要學會觀察,這樣寫出來的作文才不會空洞,才是言之有物的。因而,學生在進行寫作的時候,一定要把周圍的對象、人物了解清楚、觀察明白,且只有言之有物的作文,才具有生活氣息和社會價值,才能引起人們的閱讀興趣和情感共鳴,才可能成為一篇好文章,才能夠真正幫助學生提升寫作能力、實現智育和美育的目標。所以,語文教師要想提高作文教學的有效性,就要教會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認真仔細地去觀察。首先,在觀察的過程中一定要有重點、有針對性;其次,根據觀察的事物或對象進行層次劃分和順序劃分;最后,要在觀察中進行比較分析,進而找到觀察事物或對象之間的差異及相同的地方。比如: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和《春》,都是作者認真觀察、善于觀察的產物,如《背影》中父親給孩子買橘子的感人細節描寫、《春》中春天景物的生動描寫,這些都是作者細致、長期觀察的結果,非常值得每一個學生在寫作的時候進行參考、借鑒。
(三)多多閱讀,拓寬視野
若是學生的閱讀量很少,直接讓他們去進行寫作,這無異于讓剛剛學會爬行的孩子直接去奔跑,這是不利于學生寫作能力提升的。寫作的基礎就是閱讀,而閱讀量的多少直接決定了學生寫作的好與壞。因此,語文教師一定要多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閱讀,
給他們推薦一些適合他們這個年齡段讀的書,以增長學生的見識,拓寬視野。且學生在閱讀中,也能充分感受到文字的魅力和奧秘,體會作者是如何通過文字將自己的真情實感表達出來;如何生動形象的去進行世間萬物的描述;如何對氣氛進行渲染,以引發讀者的內心共鳴。從而將其用在自己的作文中,實現知識的積累和自我提升。比如:在進行氣氛渲染時,學生通過閱讀:“突然發現今天的天非常藍,那一朵朵懶散的云彩也變得活潑起來了,在暖風的追逐下,一會兒分開一會兒聚攏。金黃色的陽光灑滿了山坡,青草上的露珠也折射出七彩的光芒,也映照出了我的笑臉。”諸如此類的閱讀,學生閱讀的多了,就能學會通過描述身邊事物的情緒來將自身的情緒表達出來,而不是單單只會用簡單的文字“我今天好高興、好開心”來進行喜悅之情的表達。
(四)學會模仿,收獲快樂
創造起步于模仿,成功與創新。初中語文作文訓練其實就是模仿寫作的一個過程,模仿難度小,具有針對性,語文教師可以在作文教學中多多鼓勵、支持學生去模仿一些比較經典的作品或是范文,進而潛移默化地將學生引入寫作之門。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模仿不是讓學生直接去進行抄襲,教師一定要給學生講明白抄襲和模仿的本質區別,避免學生養成不良的壞習慣,只要教師布置寫作,自己為了偷懶直接去照搬照抄。比如:在學習《童趣》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好好的回憶一下自己的童年,然后仿寫一篇在童年時遇到的童趣事件。之后在和作者所寫的童趣進行比較分析,看看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如此,既能讓學生在輕松模仿、有趣的回憶中收獲寫作的樂趣和快樂,也能讓學生產生寫作動力,不斷提高自己的寫作質量。
(五)加強訓練,培養思維
訓練是提高技巧的唯一途徑,寫作自然不例外。若訓練乏力,學生自然無法充分掌握寫作技巧,造成寫作無所適從。故此,教師一定要把握好訓練力度強弱,最好采取開放式訓練,幫助學生全面掌握技巧。其實,訓練并非要寫千言萬語,而是可通過針對性的片段練習,以緩解學生心理負擔。比如:學習《天凈沙·秋思》一詩,圍繞“枯藤……瘦馬”這句詩,讓學生展開想象進行擴寫,字數要求200左右即可。學習《春》一文后,根據“春草圖”“春花圖”仿寫“秋景圖”,如“秋是‘高樓……蕭雨;秋是‘蟋蟀……聲多……”的排比句。學習《羚羊木雕》一文后,則引導學生發揮聯想,續寫“當萬芳將刀遞給我時的心理活動”。而在擴寫、仿寫、續寫的練習中,不僅開闊了學生的思路,激活了他們的思維,更讓其掌握了習作技巧。除此之外,還要注意評價方式,要避免以分數高低論好壞的情況。而是綜合評價學生的思維發展、情感變化等各個方面,并積極采取多元化評價方式,如集體批改評講、學生互批互改等,使學生受他人作品的啟迪,實現揚長避短,不斷提高習作水平。
四、 結束語
據上述的分析可知,文字是生活和精神的體現與寄托,作文作為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且初中也是學生學習的黃金時期,這一階段學生的思維、記憶力極度活躍,他們有著極強的好奇心及精力,但是對同一件事物卻難以定下心來進行學習。這就要求初中語文教師要打破傳統思維桎梏,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不斷創新作文教學方式,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他們感受到寫作的樂趣,想要進行寫作,進而一步步的引導學生會寫作,并愛上寫作,真正提高自身的寫作能力和水平。
參考文獻:
[1]黃勇.快樂學習,真實表達:談初中語文作文教學[J].作文成功之路,2018(7):4.
[2]孫福軍.靈動教學快樂寫作:談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策略研究[J].都市家教,2017(1):259.
[3]謝小清.靈活教學,快樂寫作: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方法思考[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學研究,2015(10):75.
[4]瞿勇.靈動教學快樂寫作:論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成功之道[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8(31):49.
[5]王蘋.靈動教學快樂寫作:論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創新[J].教育觀察,2019(1):61.
[6]顏軍.靈動教學,快樂寫作: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成功路徑[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2017(2):139-140.
作者簡介:蔡亞填,福建省廈門市,廈門市巷西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