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些年以來,素質教育理念得到了廣泛的推廣和應用,根據其中的相關要求,高中教師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當中,需要積極開展德育教學工作。與此同時,高中教育工作進行的時候,教師依然需要嚴格遵循人本教育思想理念。在此過程當中,教師需要以服務學生當作主要的教學宗旨,深入了解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再結合學生的學習現狀,讓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教育之間有效整合到一起,有利于學生形成科學的三觀,以便達到培養綜合素質人才的教育目的。文章通過分析高中班級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之間的差異和關聯,說明了高中班級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整合工作的實踐價值,提出了高中班級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的有效整合策略,從而有效提升高中班級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整合的總體水平。
關鍵詞:高中班級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德育教育;整合策略
一、 引言
眾所周知,對于高中學生來說,學校可謂主要的學習基地。一般而言,由于不同的學生成長在不一樣的家庭環境當中,使其自身的個性也各不相同,所以,對于班級管理工作來說,需要確保一定的針對性與有效性。尤其在高中時期的班級管理,顯然更加艱辛與困難。很多學生由初中進入到高中之后,無論是學習的內容,還是所處的學習氛圍均產生了極大的改變,很多學生不僅面臨著巨大的學習壓力,而且也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為此,教師需要實現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之間的有效整合,在此過程當中,能夠帶給學生積極的影響,使其形成正確的三觀,最終完成對高中學生身心教育的工作任務。鑒于此,系統思考和分析高中班級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的有效整合策略顯得尤為必要,擁有一定的研究意義與實踐價值。
二、 高中班級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之間的差異和關聯分析
(一)二者的差異分析
對于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而言,二者之間顯現出一定的差別。具體來說:其一為二者在教育的主要內容方面存在差異。后者以學生的思想視角作為切入點,旨在教會學生正確為人處事的方法,使學生形成科學的價值觀、人生觀,培養高尚的道德品質;前者以心理教育的視角作為切入點,重點疏導學生的心理,幫助其改變錯誤的思想意識,形成積極的心態,消除不良的情緒,減小在學習和生活方面的壓力。其二為二者采用的方式顯現出很大的差別。德育教育工作的進行主要由教師負責,組織學生參與到不同的教學活動中,比如,常見的植樹活動。同時,學校能夠采用校園報、校園廣播等不同的方式,加大對德育方面知識的宣傳和推廣力度。而心理健康教育則采用專業化的方式予以實施。借助校醫院當中的心理健康專欄加以實施。其三為二者所面向的教育主體存在差別。前者基于師生平等的角度下,學生兼具教育者和求助者兩種身份。緊密結合學生的心理情況而進行,班主任老師通過提高學生對其的信任度,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實現師生間的深入溝通與互動。后者則表現出教師高于學生的情形。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體現出明顯的權威性,所以,可以將教師視為主導者,主要運用了人本管理思想,使學生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質。
(二)二者的關聯說明
針對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來說,二者之間同樣顯現出緊密的關聯性。具體而言:第一,二者在教育對象方面是一致的,均為學生。進行具體教育工作的過程當中,主要運用了人本思想,將教育學生作為教學宗旨。第二,二者最后的教育結果是相同的。前者主要以學生為對象,實施心理方面的疏導和教育,使學生的心理更加健康,增強其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不畏艱難險阻的品質。后者的宗旨在于運用不同類型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所以,不難獲悉,二者的總計目標是一致的,均以培養高素質人才為目的。第三,二者采用的教育原則一樣,均嚴格遵循了由淺入深的原則。對于實際教學工作而言,均呈現出素質教育的特點,在此過程當中,教師作為主導者,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完成對學生高尚品質的培養任務。
三、 高中班級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整合工作的實踐價值說明
進行高中班級管理的時候,教師通過實現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之間的結合,擁有很大的實踐意義與價值。具體而言:第一,可以凸顯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促使其心理變得更加健康,道德品質得以提高。教師通過采用人本思想管理理念,能夠完成高中生班級管理工作的任務。在此過程當中,無需教師作為主導進行學生的管理,學生均采用了自治的方式,而教師的教育工作體現出輔助的效果。通過運用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之間的有效整合,能夠營造出良好的班級管理環境,凸顯出學生的主體價值。第二,有利于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的提升,對其以后的學習帶來很大的幫助。從高中生的角度來說,可以把班級看作一個小型的社會,學生在其中非常易于迷失自我,失去應有的判斷能力。此時,班主任老師可以從社交關系、意志力的磨煉以及價值觀的培養等不同的環節入手,要求學生自行進行選取與實施,在此過程當中,能夠及時發現學生存在的不同方面的問題與缺陷,從而提供給其科學的指導與幫助,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并且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判斷能力,使其形成正確的三觀。第三,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之間的整合工作。進行高中生班級管理工作的時候,假如班主任負責所有的問題,必然導致很多細節被忽視。所以,借助此項舉措,能夠讓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提高,有助于保證學生的心理健康。
四、 高中班級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的有效整合策略
(一)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整合工作,確保一定的針對性
高中班主任老師進行班級管理工作的時候,需要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整合工作,并確保一定的針對性。選取德育教育方式的過程中,應結合高中生的身心特點與品質情況,加以合理選用。同時,需要將滿足學生的心理發展需求作為宗旨,幫助學生轉變不良的思想,形成正確的三觀,提高道德素質。結合各個年紀的學生情況,完成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任務。比如,處在童年階段的學生,因為自我意識尚未形成,需要采用榜樣激勵的方式規范其行為舉止。而到了青少年時期之后,學生的自我意識開始產生,能夠對其實施自我教育與實踐教育等不同的教學方式。通過借助此種方式,可以凸顯出一定的教育針對性,使學生主動完善自我,改正錯誤的思想和行為習慣,嚴格約束自己,避免出現說教的情況,實現理論知識與實踐應用的有效融合。
(二)借助實踐教育活動,帶給學生更多的鼓勵和信心
因為高中班級中的學生數量非常多,雖然班主任主要負責管理班級的各項工作,不過還需要提高學生的自覺性與自控能力。依次應該構建個人、小組、班級共生等不同級別的管理方式。由于師生一起進行班級管理相關規定的商議和分析,引導學生進行自我約束管理。同時采用小組管理的模式,實現小組內不同學生之間的彼此鼓勵與監管。以德育自治視角來說,則要求學生進行自我教育工作,認可班級管理的相關要求。從實踐的角度而言,要求學生嚴格遵守相關行為規定,學習到更多的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并且,加強高中班級文化建設工作,使學生的道德素質得到進一步提升。例如,班主任老師通過制定出科學的時間制度,如果教師出現上課遲到的情況,應該和學生接受一樣的懲罰,當學生出現1次遲到后,便應繞操場跑1000m,教師也是一樣。如此,有助于學生反省自己,并鍛煉了體質,也使師生間的感情得以加深,增強了班級管理的效果,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時間觀念。
(三)加大教育方式的創新力度,實現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之間的整合
一般而言,在德育教育當中涵蓋了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內容,可以將其看作德育教育工作的一種延伸,二者間顯現出很大的差異性。當然也具有密切的關聯。在此過程當中,教師需要加大教育方式的創新力度,以便實現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之間的整合。例如:高中教師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當中,可以把德育教育工作中常用到的廣播宣傳方式和心理咨詢結合到一起,并且設立一個全新的心理咨詢廣播節目。先將有關心理方面的知識在該節目當中進行宣傳和推廣;接著,進到在線咨詢的教育部分,在此過程當中,學生能夠借助匿名電話的形式,實現針對不同方面心理健康問題的咨詢。當然,班主任老師能夠組織學生參與到關于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整合的各類戶外活動當中。比如,常見的可以進行野外拉練。對于此環節來說,教師應該把所在班級內的學生劃分成不同的小組,要求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當中,能夠增強自身的協同合作意識,充分感受到幫助別人的樂趣。作為高強度活動的一類,依靠野外拉練活動,能夠增強學生解決困難的能力,培養其堅韌不拔的高尚品德。
五、 結論
從此次論文的闡述與分析當中,不難看出,系統分析與思考高中班級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的有效整合策略顯得尤為必要,具有一定的研究意義和實施價值。文章通過分析高中班級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之間的差異和關聯,說明了高中班級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整合工作的實踐價值,提出了高中班級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的有效整合策略: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整合工作,確保一定的針對性、借助實踐教育活動,帶給學生更多的鼓勵和信心。
加大教育方式的創新力度,實現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之間的整合。希望此次研究與分析的內容和結果,能夠得到有關高中班級管理工作人員的關注與重視,并且從中獲取到相應的借鑒和幫助,以便增強高中班級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整合的實際效果,進而促進我國高中班級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之間整合工作的不斷發展與進步。
參考文獻:
[1]羅立紅.中學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雙向”整合教學策略探討[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9,100(113):255-256.
[2]陳杰.論如何將高中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結合[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9,132(124):100-108.
[3]肖志堅.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教學中的有機融合[J].中國培訓,2019,167(137):160-162.
[4]何文元.淺議心理健康教育與高中德育工作的融合[J].新課程,2019,180(153):223-225.
[5]王慧.探究高中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J].讀與寫,2019,116(101):123-130.
[6]劉惠云.中學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研究淺談[J].讀與寫,2019,184(130):180-188.
[7]錢兵,翟媛媛.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工作整合的幾點思考[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9,150(122):177-178.
作者簡介:張淑桃,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甘肅省康樂縣康樂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