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婷 施慶

摘?要:網絡學習空間是由教育主管部門、學校所認定的一個網絡學習場所,融合資源、服務、數據為一體,支持共享、交互、創新,既可以創優教學模式,改變學習方法,又可以實現精準教學,通過數據分析,認識差異,實現高效教學。為此,文章對網絡學習空間進行了概述解讀,分析了網絡學習空間的內涵和特點,并且針對高中化學作業的有效設計為核心,制定了具體實踐策略,旨在通過網絡學習空間的充分利用,在人人通的基礎上,培養化學素養,落實生本理念,提高作業教學質量。
關鍵詞:網絡學習空間;高中化學;作業設計;共建共享
一、 網絡學習空間概述
網絡學習空間是基于移動互聯網的信息交流、網絡學習、網上答題、網上測評、網上教研、網上研討于一體的教育信息化平臺。包括教師人人通、學生人人通、家長人人通,重點是在“通”上下功夫,強調數據通、信息通、資源通、服務通,在通的基礎上,達成知識建構、個性發展的目標,促使問題的解決更加有效。它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特點:
第一,一體化。網絡學習空間集合了線上和線下,聯通了學校、社區、家庭、社會等學習場所為一體,全面支持正式和非正式學習,既可以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還可以通過深度互動、溝通促進智慧成長,在建立有效可行互通機制的同時,提高網絡學習質量,增強學習能力。
第二,數據化。大數據時代到來,讓人們體會到了互聯網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價值,而網絡學習空間平臺的運用也不例外,它已經超越了簡單的數據分析,集合了各類教育機構,以及學生、家長、管理者等,是實現現代化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變革的重要場所,數據統計、分析將會更加的全面、細致,不僅可以實現融通共享,還可以促進精準教學引導。
第三,個性化。網絡學習空間最明顯的特色就是“一生一空間、生生有特色”可以有效避免一對多教學的弊端,實現一對一精準化的個性服務,通過學生學習結果的診斷,實現學習路徑引導,讓每位學生在高效溝通、精準引導中獲得成長,促進個性發展。
綜合網絡學習空間內涵和特點來看,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優化作業設計,提高作業的實效性,達到質的提升,教師在設計作業的時候,要充分發揮網絡學習空間的優勢,動態跟蹤學習者的學習過程,實時關注學習狀態,及時評估學習表現,持續采集空間學習者的數據,然后建立個人學習檔案,根據數據統計分析,促使作業設計更加精準、有效,在滿足學生學習需求的同時,發揮網絡學習空間的教育優勢。
二、 運用網絡學習空間優化高中化學作業設計的探索
(一)以核心素養為目的
作業是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中化學教學中,面對高考壓力、新課改的落實等,作業設計的目的也發生了變化,旨在通過做作業的過程,認識自己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通過作業的完成,構建知識體系,提高學習能力。而網絡學習空間的運用,是以“互聯網+”教育、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為輔助進行的教學引導,不僅可以優化作業內容,激發作業興趣,還可以培養科學探究化學素養。
例如,在教學《豐富多彩的化學物質》化學內容時,可以借助網絡學習空間平臺為輔助,針對“豐富多彩的化學物質”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學生學習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引導教師和教師、教師和學生進行溝通,根據后臺數據的統計分析,以核心素養培養為目標,設計以下作業內容,如:
專題一:
1. 分類是化學學習和研究的常用手段,下列分類依據和結論都正確的是(?)
A. H2O、HCOOH、Cu2(OH)2CO3均含有氧元素,都是氧化物
B. HClO、濃硫酸、HNO3均具有氧化性,都是氧化性酸
C. HF、CH3COOH、CH3CH2OH都易溶于水,都是電解質
D. NaF、MgO、AlCl3均由活潑金屬和非金屬化化合而成,都是離子化合物
2. 下列關于膠體和溶液說法,正確的是(?)
A. 膠體不均一,不穩定,靜止后易產生沉淀,溶液均一,穩定,靜止后不產生沉淀
B. 溶液和膠體是純凈物,濁液是混合物
C. 光線通過時,膠體產生丁達爾效應,溶液則無丁達爾效應
D. 只有膠裝物如膠水、果凍類的物質才能成為膠體
3. 物質分類的依據通常有組織和性質,下列物質分類中,只考慮組成的是(?)
A. Na2SO4是鈉鹽、硫酸鹽、正鹽
B. HNO3是一元酸、強酸、揮發性酸
C. Mg(OH)2是二元酸、難溶性堿、中強堿
D. Al2O3是兩性氧化物、金屬氧化物、最高價氧化物
專題二:
1. 探險隊員——鹽酸,不小心走進了化學迷宮,不知道怎樣走出來,因為迷宮有許多吃人的野獸,鹽酸必須避開他們,否則就無法通過,如:
思考:(1)它該如何走出迷宮,繪制線路圖。
(2)在能夠吃掉鹽酸的化學反應中,屬于酸和堿的中和反應有?個,屬于氧化還原反應的有??個,其中能吃掉鹽酸的鹽是?,寫出離子方程式?。
從而圍繞分類表征、科學探究素養為目標,在網絡學習空間籌建專題練習,引導學生依據自身學習情況進行作業挑選,然后借助互聯網手段,在學習平臺作業完成情況、作業知識點掌握等進行交流溝通,在分析作業、完成作業、評價作業的過程中,培養化學素養,優化作業學習方法。
(二)以生本理念為指導
高中生隨著壓力的增長,兩極分化的現象越來越嚴重。那么,面對學生群體的差異性,要想提高化學教學質量,在設計作業的時候,要做到精和準,通過網絡學習空間平臺的運用,根據學習需求、學習能力設計作業內容,落實以生為本教學理念。
例如,在教學《化學能與電能的轉化》化學內容時,教師可以借助互聯網手段,在學習群中,就有關學習內容進行交流溝通,在認識學習情況的基礎上,將學生群體進行分析,在網絡學習空間設計基礎作業、提高作業、超越作業,讓學生依據自身學習需求進行學習探索,如:在基礎作業中,可以根據概念、原理為前提,在夯實基礎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認識“原電池把化學能直接轉化為電能,所以由原電池提供的電能是一次能源、原電池內部的陽離子向正極移動”等知識點,在提高作業中,可以讓學生根據某電池反應式進行化學知識點,著重考察學生的批判思維能力和邏輯分析能力,如某種鋰電池總反應為Li+MnO2LiMnO2,可以判斷得出Li失電子被氧化,為負極材料,失去電子成為Li+等內容。在超越作業設計中,可以圍繞生活實際,進行作業內容設計,使其在作業完成的同時,感受化學的應用價值。
(三)以自主探究為方法
在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探究學習精神是化學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在以往教學中,都是統一設計作業,作業內容、作業目的、作業形式都是統一的,不僅會降低自主學習興趣,還不利于培養自主探究精神。信息化教學背景下,可以利用網絡學習空間為輔助,通過數據分析、互通交流等,創優作業學習方法,以自主探究為核心,提高作業積極性。
例如,在教學《氯氣的性質》化學內容時,重點是引導學生認識氯氣的性質和用途,那么,在學習之前為培養自主學習習慣,可以在網絡學習空間平臺,播放預習作業內容,在作業完成的過程中,培養科學探究、自主學習的習慣。如,可以在網絡學習空間播放有關氯氣泄漏和爆炸事故的新聞內容,以及氯氣與金屬、非金屬、堿等反應是實驗情境,在觀看視頻情境、閱讀相關資料的同時,引導學生針對內容進行自主探究。
在網絡學習空間平臺,引導學生對預習作業進行自主探究,在交流群中進行上交、溝通,從而在實際教學的時候,可以圍繞學生預習作業為輔助,針對氯氣的性質進行重難點解析。這樣既可以實現線上線下教學融合發展,培養自主探究學習習慣,又可以提高教學課堂,發揮作業設計的育人價值。
(四)以開發練習為內容
教育教學最終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達到學以致用。那么,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作業這一教學板塊,對作業資源進行擴充,開發練習內容,設計與生活、與社會生產發展有關的作業,引導學生動手、動腦、自主探究、嘗試應用,在作業完成的過程中,發揮網絡學習空間的優勢,提高教學服務質量。例如,在教學《化學科學與人類文明》化學內容時,重點是引導學生認識化學對社會生產發展的重要性,認識化學的應用價值。那么,在設計作業的時候,教師可以以先拓展學習內容,導入人類發展過程中,化學具體實際應用情況,如利用化學研究化妝品,運用化學生產化肥增產糧食等食品資料,然后在網絡學習空間平臺,引導學生就化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為主題,讓學生自己去探索生活、認識應用價值,在學習群中進行共享。通過開放性作業的設計,提高作業積極性,增強教學質量。
三、 結束語
運用網絡學習空間優化高中化學作業設計,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化學學習水平,還可以提高作業完成質量,落實因材施教理念,在精準數據分析、精準教育引導的過程中,促使作業設計更加科學、有效。通過作業的完成,培養化學素養、促進個性發展,在互聯網教育引用的過程中,開發練習內容,提高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李祖全.網絡學習空間在高中化學作業設計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7):294.
[2]曾慶林.網絡學習空間助力學生學習力提升的實踐探索[J].中學教學研究,2020(11):41-43.
[3]令狐櫻子.基于網絡學習空間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20,6(8):54-55.
[4]張茹雪.淺談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下的高中化學作業設計優化[J].基礎教育參考,2020(2):57-63.
作者簡介:
方婷,施慶,福建省福州市,福建省福州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