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庭
摘 要:多媒體教學作為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可以促進學生主動學習,還能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加大課堂教學容量。多媒體和英語教學的有效結合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和閱讀能力。
關鍵詞:多媒體;語言環境;主動學習;個人差異
一、多媒體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教學不僅要探索教師怎樣教更主要探討學生怎樣學,多媒體技術具有聲形俱全與圖文并茂的特點,能使一些枯燥抽象的概念、復雜的變化過程、現象各異的運動形式直觀而形象地顯現在學生面前。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運用大大改善了人腦獲取知識信息的感官功能,提高了視覺現象與聽覺印象傳遞信息的效率。在教學過程中,它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可以同時調動視、聽、說、手、腦等多種感官,促使學生主動記憶、積極思考,將傳統教學活動中的被動學習變成選擇性,從而大大地提高教學效率與教學效果。多媒體技術的運用還使學生的學習方式由單一課堂學習方式向多途經的方向發展,教材和教師不再是學習獲取知識的唯一對象。
二、多媒體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
英語課堂教學的目的,主要是讓學生在課堂上多進行交際。交際可以是書面的,亦可以是口頭的,而且主要是口頭的。作為教師,一定要事先對話題、情景、訓練項目(日常用語、詞匯、語法等)進行精心的設計。課堂交際活動的目的,是要讓學習者提高表達能力。優質高效的課堂交際活動可激發學習者的學習動機,讓學習者有機會練習整體表達能力,有利于學習者自然習得語言。而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求教師注意創設良好的交際環境。離開情景談交際是不現實的。課堂交際活動將課堂變成了一個“小社會”,這樣的語言訓練更富有靈活性和挑戰性。我們有很多辦法創設良好的交際環境,而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無疑是十分重要手段。 語言是交際的工具,學生語言的最終目的是能在實際交流中靈活運用,語言的學習只能在運用中才能體系出價值。根據教學的需要利用多媒體可創設出集聲音、圖像、動畫、交際于一體的真實交際環境,使學生仿佛置身于真實的英語氛圍中,為學生創設了良好的學習環境。如教顏色時,為了讓學生學習單詞white ,black, red, green, gray ,brown ,yellow, blue,purple等,并結合what color is it?來作答,可準備各種國旗的網上音頻視頻學習資源,讓學生自主學習顏色的新單詞。自學之后,讓他們匯報自學結果what color is the flag? It is ….這樣學生在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中不知不覺地學會了新知識,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同時讓學生們認識和了解到各國國旗的樣子和顏色,豐富了學生的知識。
三、多媒體教學能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計算機媒體充分運用了現代科學技術,具有較大的教學優勢,如突破了教育信息傳播的“時”、“空”界限,使信息傳送的范圍更廣、速度更快、地域更遠,人的各種感覺得到延伸,教學視野不斷擴展,教學時間相對縮短。傳統的課堂40分鐘教學往往教師講解、板書占用的時間太多,學生參與語言實踐的機會少,因而教學效率低。而計算機輔助教學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加快課堂節奏,增加課堂信息容量,加大語言輸入量,盡量為每位學生提供更多的語言實踐機會。教學重點、難點、課文、圖片、四會詞句、游戲、課文朗讀、歌曲、練習題、板書要點等都設計編制成課件,任意調用、重現,大大節省了講解和板書的時間,為新材料的操練鞏固“騰出了時間”。教師可以精講多練,加快課堂節奏,教學程序環環相扣,這樣就加大了課堂訓練的密度,提高了訓練的效率。如:教句型“Is this your…? Yes,it is./No,it isn‘t.”把計算機里各種各樣的圖片用在句型的替換部分,并做適當的擴充,如:pig、bird、mouse、cat、sheep、dog等等,這些小動物的圖片都非常可愛,學生們很喜歡,積極性自然就很高,個個爭先恐后地舉手發言,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們也輕輕松松地練習了新句型。并獲取了新知識,為接下來的對話練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四、多媒體顧及了個體差異
教學中的基本矛盾是隨著教學過程的進行所提出的認知目標和實踐目標與學生知識能力的現有發展水平之間的矛盾。當學生的學習能力超過客觀教育的要求,就會出現優秀學生,反之,就會出現困難學生。傳統的教育模式中,因教學信息承載手段的局限,難以適應不同個體學生的發展需求,所以,教師很難有效地實行因材施教。多媒體計算機軟件的使用,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知識基礎和水平、學習興趣來選擇所要學習的內容和適合自己水平的練習,從而調動學生的內在需求,幫助優秀的學生向更高的層次進取;同時,也為學習暫時有困難的學生提供了自由寬松的空間。在實踐中,他們在這種學習方式的指導下,學生的學習過程由被動變為主動,由學習負擔逐步變為一種興趣,最終使學生樹立了學習信心,轉變了學習態度,由厭學變為好學。
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軟件包含有各種層次的相應的教學內容——包含文字、語言、課文配套的單選、完型填空、閱讀以及擴展知識閱讀等信息。如教授課文Charlie Chapin時,可先放映介紹卓別林生平的影片,然后在屏幕上設置“飛入”的動畫效果,邊呈現卓別林在不同時期主演的電影片斷并插入相關的課文內容,邊提問:“What‘schaplinsmanner of acting?”“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ragraph?”并給出提示。基礎較差的學生只要求做這些與課文相關的練習;較好的學生可在此基礎上再做課文內容的完型填空;優秀的學生則要求再用英語介紹一下課文內容并談談自己對卓別林的看法。這樣學生處在一個開放的學習環境中,每個人都能始終以飽滿的熱情進行學習,他們這種主動參與性就為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的發揮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從而也體現了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認知主體作用。
總之,在英語教學中,正確、恰當的英語多媒體將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工具和手段運用到運用學習之中,讓學生都能在信息技術的海洋中選擇和培養最適合自己興趣愛好和個性特點的學習與發展方式,充分展示每個人的聰明才智,英語素質教育的水平就能最終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