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菲
摘 要:在立德樹人的科學標準下,高職院校在工科專業的育人過程中,應該充分全面的實現專業教育以及思政教育的融合,全方位提升人才培養的整體質量與成效,切實有效人才培養的整體水平,進一步推動工科專業課程思政教育的改革以及深入發展。
關鍵詞:立德樹人;高職院校;工科專業課程;思政教育;改革
加強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促進大學生的健康成長與國家、民族未來的前途命運息息相關。在立德樹人的科學標準下,高職院校在進行教學改革以及創新的過程中,只有充分全面的結合自身的發展特色,積極全面的依托于專業課程教學,全面貫徹落實思政教育,才能夠更好的提升人才培育成效,也才能夠綜合全面的提升高職學生的專業素質以及德育認知,更好的為社會經濟的發展輸送高質量的合格人才。
一、 立德樹人標準下高職工科專業課程思政的思路
在立德樹人標準下,高職院校在工科專業的教學變革過程中,應該注重強化專業教育與思政教育的深入融合,繼而更好的提升學生的專業化素養,全方位提升學生的整體素養。當前社會崗位對于工科專業學生的要求日益嚴格以及多元,不僅僅要求他們具備較強的專業素質,更要求他們具備一定的德育認知以及職業素養等。較之于文科課程,工科中的德育內容相對比較少,工科教師也缺乏這方面的重視。[1]在立德樹人的科學指引下,高職工科專業課更應該主動融入課程思政的理念,切實有效的拓寬人才培養的渠道。
(一) 課程思政的內涵
課程思政不同于思政課程,它是指在專業課的教學實踐中,積極巧妙的融入以及運用思政內容,以此來達到全過程育人的科學目標。一直以來,高職工科專業課教學顯然缺乏對思政教育的重視和認知,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將關注重點放在了專業技能的提升以及優化方面。但事實上,工科專業課中的思政教育同樣是非常關鍵且必要的。依托于精細化的課程思政理念,巧妙實現工科專業課教學與思政教育的緊密融合,能夠更好的提升人才培養的質量與成效。
(二) 工科專業課程思政的關鍵思路
在高職院校工科專業課程思政的實踐過程中,有必要依托于清晰且明確化的發展思路,有必要依賴于精細化的實施路徑以及關鍵步驟,只有這樣才能夠最大程度提升人才培育成效,也才能夠更好的拓寬培養渠道。在推動工科專業課程思政的過程中,必須依托于關鍵性的發展思路,同時依托于核心化的發展理念,進一步夯實專業課程思政實施路徑。
2.1完善課程標準,創新思政教育內容
在高職院校工科專業課程思政的教學改革過程中,為更好的保障改革力度,同時也為了全面拓展思政教育的內容,有必要依托于科學且精細化的課程標準。不可否認,當前的工科專業課程標準存在著一定的滯后性問題,也沒有真正將思政教育融入其中。為此,高職院校應該結合現有的專業課程目標,積極融入高效化、科學化、規范化的思政內容,重新修訂以及完善課程標準,最大程度提升課程思政的改革成效。同時,在課程思政的教學改革中,還應該積極有效的拓展思政教育內容。在社會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過程中,社會崗位對于工科專業人才素養的要求非常多元化。相應的,在課程思政的內容拓展以及改革進程中,有必要實現全新內容體系的增加以及蝶變。[2]
2.2開展課程改革研討,激發教師主動性
在高職工科專業課程思政的教學改革過程中,改革過程并不是一帆風順的,有必要依賴于循序漸進的改革進程,行之有效的推動課程改革的深入。一方面,高職院校應該組織專業課教師以及思政課教師等共同開展研討活動。依托于高質量的研討活動,本身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專業課教師的思政重視程度,同時也能夠切實提升他們的主動參與性。另一方面,經過詳細的論證以及研討等,最終確定專業課程思政改革的具體方案,以便更好的指導專業課教學實踐活動。
2.3創新變革課程思政內容,積極實現方法創新
在高職院校工科專業課程思政改革的過程中,思政內容是非常重要的立足點。為進一步推動課程思政的深入,同時也為了切實優化學生的思政素養,高職院校必須注重思政內容的全面創新以及高效革新,同時還應該積極有效的變革以及創新思政教育方式。一方面,在課程思政的改革實踐中,要立足于專業課程的內容資源以及專業課程的變革發展歷史等等,以詳盡而全面化的內容來實現課程思政教育的深入推進。同時,在課程思政內容的變革過程中,還應該盡可能以學生感興趣的內容作為教學切入點。因此,工科專業課程思政的改革,并不是專業課與思政課的簡單疊加,而是一種科學的融合教育方式。另一方面,在課程思政的變革過程中,還應該注重采用高效化的教學方式。比如可以采用案例教學法,以現代工科人才匠心精神等來作為相關的案例,更好的提升課程思政的實施成效。
二、立德樹人標準的高職工科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改革
在立德樹人的科學標準下,在高職院校工科專業課程思政的教學改革過程中,有必要依托于精細化且全面化的教學改革路徑以及實施路徑,最大程度提升課程思政改革的整體成效,全方位提升工科專業學生的整體認知以及綜合素養。
(一) 夯實專業課教師素養,引導樹立科學的觀念
在立德樹人的標準下,為進一步推動工科專業課程思政的改革以及創新,有必要充分全面夯實專業課教師的素養,同時引導專業課教師樹立科學的課程思政觀念。一方面,作為工科專業課的教學引導者,教師不僅僅需要具備較高的專業素養,同時也需要積極利于課余時間來進行自主學習,切實武裝自身的思想,不斷提升自身的德育素養,積極為高職學生做好德育榜樣。另一方面,在工科專業課教學改革的過程中,高職院校還應該引導廣大專業課教師樹立正確的課程思政理念,積極把握自身的教學特色以及資源優勢,積極挖掘以及利用豐厚的德育素材,進一步推動學生的健康持續發展。
(二) 積極推動教學體系的完善,實現育人目標的統一
在立德樹人的標準下,高職院校在工科專業課程思政改革的過程中,有必要依托于完善化的教學體系,同時更要實現培育目標的統一性以及完整性。一方面,高職院校應該重點把握好工科專業的核心內容,積極挖掘該部分內容中潛在的德育元素,繼而構建統一化的德育育人體系,最大程度的保障德育工作的高質量開展。[3]另一方面,高職院校還應該切實把握人才培養的具體目標,將工科專業課教學目標以及德育培養的目標整合起來,以此來實現育人目標的統一性。
(三) 培育學生探究意識,開展豐富的德育活動
在高職工科專業課程思政改革的過程中,學生才是關鍵性的主體。為進一步夯實他們的專業技能,同時也為了更好的提升他們的德育認知,有必要科學全面的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實踐活動。比如在高職院校可以通過職業技能大賽來綜合評價以及考量學生的整體素養,在職業技能大賽中,既要加強對學生專業技能的充分考核,同時也要加強對學生合作素養、團隊配合意識、奉獻精神等多方面的能力以及素質等進行綜合評價,以此來更好的研判學生的發展成效。
結論:在立德樹人的標準下,在高職院校工科專業課程思政的改革以及創新的過程中,應該充分全面的把握課程思政的科學內容,同時積極明確課程思政的設計思路,積極采用高效且科學化的方式以及路徑,盡可能提升學生的思政素養,全方位促進學生的成長與發展。
參考文獻:
[1] 果秋婷,張小飛. “課程思政”背景下高職護理專業藥理學課程教學改革實踐探索[J].科教論壇,2019(7):53-54.
[2] 李衛東,黃祐,黃金燕. 高職建立各類課程與思政課同向同行、協同思政育人機制的探索[J].高教論壇,2019(7):107-110.
[3] 姜波,李麗君. 三全育人視域高校“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轉變的路徑探析[J].教育現代化雜志,2019(57):260-262.
(重慶工商職業學院? 重慶? 40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