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劉艷
課程改革的關鍵是教育理念的轉變。教師要樹立“教育應彰顯幼兒的主體性,以幼兒發展為本”的新理念,圍繞《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與《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精神理念選擇、設計、組織課程內容,改變傳統的課程設計模式,變“剛性”計劃為“彈性”計劃,變教師單獨設計課程為教師與幼兒共同建構課程。每個幼兒都是鮮活、獨立的個體,其知識、經驗、能力具有相對的不平衡性,教師要在地方課程與園本課程的基礎上基于幼兒的“最近發展區”設計、組織生成式的課程內容,彰顯幼兒園課程的開放性、現代性、多元性與綜合性。
此外,教師要圍繞幼兒園教育發展的總體目標構建教學環境,有效吸引幼兒主動參與活動,讓幼兒成為環境構建的“主角”。教師也要構建民主、和諧、融洽的師幼關系,在課程實施過程中尊重、信任幼兒,愛護幼兒,讓幼兒認為“我是最棒的”“老師非常愛我”。同時,教師應尊重幼兒的需要,真正走進幼兒的內心世界,了解幼兒,相信每一位幼兒都有無限發展的可能。此外,幼兒園課程應以游戲為主,將課程游戲化,優化幼兒的一日生活活動,讓幼兒在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中受到啟發與教育。
1.將課堂教學舞臺讓給幼兒。教師應通過多樣化的策略激活幼兒的思維活力,為幼兒插上鮮活靈動的想象翅膀。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幼兒產生疑問,同時讓幼兒進行解疑,鼓勵幼兒自主或與他人合作的方式解疑,體驗、感受解疑的快樂。在幼兒學會“解疑”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就相關問題展開討論、探究、交流,在教育的重點、難點、疑點與關鍵點上鼓勵幼兒展開討論,當幼兒出現困惑時,及時給予恰當的指引、點撥、指導。
2.教學語言應規范、準確、精煉。語言是課堂教學的重要載體,教師要注意教學語言的規范、準確、精煉,講究語言的邏輯性、嚴密性、生動性、形象性以及幽默性等。生動形象是語言表達的一種技能與技巧,風趣幽默是語言的“催化劑”,教師要重視課程語言的藝術性。
3.構建民主、和諧、寬松、自由的教學氛圍。民主并非是讓教師做甩手掌柜,不是對幼兒的學習行為不聞不問,也不是將一切都交給幼兒自主處理,而是與幼兒協商,進行心靈上的溝通,實現教師與幼兒間的彼此理解、信任與合作,尊重幼兒的獨特想法,讓每一位幼兒在其“最近發展區”內獲得最大化的發展。
教師還應重視區域游戲活動對幼兒的教育作用。區域游戲活動強調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性價值,教師應尊重幼兒在區域游戲活動中的表現,相信每一位幼兒有無限發展的可能。區域游戲活動應經常性開展,且要與幼兒園教育教學目標相適應,保持一致,應有目的、有計劃地與幼兒一起投放動態性的區域游戲活動材料,并有組織地引導幼兒開展區域游戲活動。
教師應寓教于幼兒的一日生活與游戲中,讓幼兒掌握最基本的能力,掌握獨立做事的能力。教師應有目的、有計劃、科學地組織幼兒的一日生活。此外,幼兒園應與家庭攜手合作,將幼兒、家長與教師有效融合起來,提升教育教學效果,為幼兒提供更優質的服務,讓每一位幼兒獲得更多、更優、更快的發展。教師還要改變單一的依據結果推測課程成效的評價方式,采用多元化、多樣化、多維化的評價方式,以便完整收集來自各方面的信息與材料,有效促進幼兒的全面、持續、和諧發展。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皋市石莊鎮石莊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