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紅
子宮肌瘤是子宮平滑肌組織增生形成的良性腫瘤,是女性常見的腫瘤之一。子宮肌瘤常見癥狀為月經量增多、經期延長、下腹部腫塊、白帶增多、下腹墜脹等。該病多發于30~50歲女性。子宮肌瘤的發病原因可能與雌、孕激素有關,但確切機制目前尚未明了。
子宮肌瘤主要是不成熟的子宮平滑肌細胞增生所致,故又稱為子宮平滑肌瘤。子宮肌瘤均自子宮肌層長出。當肌瘤位于子宮肌層時稱為肌壁間肌瘤。若向子宮漿膜面發展,突出于子宮表面,即稱為漿膜下子宮肌瘤。若子宮肌瘤向子宮腔內生長發展,即稱為黏膜下子宮肌瘤。
多數漿膜下子宮肌瘤患者無癥狀,僅于體檢時被發現。黏膜下肌瘤或較大的肌壁間肌瘤可導致月經過多、經期延長或淋漓不凈。增大的子宮肌瘤會導致白帶增多,如果壓迫鄰近器官,患者會出現尿頻、便秘等癥狀。漿膜下子宮肌瘤發生蒂部扭轉時,患者會出現劇烈腹痛,需要接受手術治療。
不是所有的子宮肌瘤都需要治療。一般情況下,婦女進入更年期后,體內性激素水平下降,子宮肌瘤生長的速度不會像年輕時那么快;到了絕經期,隨著子宮的萎縮,子宮肌瘤也會緩慢縮小,極少數會完全消失。因此,進入更年期后的女性,如果子宮肌瘤較小,無癥狀,也無并發癥及變性,一般不需要治療,定期復查彩超即可,一般3~6個月復查一次。此外,子宮肌瘤屬于激素依賴性腫瘤,有癥狀者可以使用孕激素、米非司酮以及促性腺激素等藥物。但需要注意的是,激素類藥物只能暫時改善病情,停藥后肌瘤仍可能生長。
如果復查發現肌瘤明顯增大或癥狀明顯時,特別是絕經以后子宮肌瘤還在繼續增大,患者就要考慮接受進一步的治療。針對嚴重的肌瘤,醫生要采取手術措施,要根據肌瘤的位置、大小以及患者的年齡、生育情況、癥狀嚴重程度決定是切除子宮還是肌瘤。瘤較大充塞盆腔,子宮達3個月妊娠大小者需要采取手術治療;子宮有孕10周以上的大小,或者單個子宮肌瘤的直徑大于6厘米也要采取手術;黏膜下的肌瘤會出血,導致月經量增多,造成貧血,患者也需接受手術治療。
在日常生活中,子宮肌瘤患者要時刻注意病情監測、衛生保健、飲食禁忌等,切不可馬虎。心理護理比較重要,有的患者受疾病影響疾病總是非常焦慮、恐懼,承受這極大的壓力。此時,家屬要及時給予患者心理上的安慰,與患者一起學習疾病的相關知識,消除患者對疾病的恐懼,幫助他們樹立治療信心,保持良好心態。另外,患者也要遵循醫生的囑托,正確規范用藥,不要擅自停藥,注意監測藥物的療效及不良反應,嚴格按照醫生指導定期復查。
術后患者要注意多臥床休息,并注意保暖?;颊咭⒁鈧€人衛生,三個月內最好不要有性生活及盆浴。患者也要根據自身情況進行適當的鍛煉,注意休息,勞逸結合。在術后恢復期,患者要注意合理飲食,多食用富含維生素、蛋白質、鐵、纖維素等易消化的食物。在術后半年內,患者要避免重體力活和提重物,不要長時間坐或站。
子宮肌瘤不可怕,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好預防,注意定期檢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這樣才是對自己的身體負責。
(作者單位:綿陽市中醫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