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穎
摘 要:水平井采油是開發油氣藏,提高采收率的一項重要技術,尤其對非均質油藏薄層油藏以及低滲透油藏和稠油油藏是一種非常好的開采方法,隨著LJ612塊水平井應用規模逐步擴大,水平井采油技術也需要經過不斷的改進與完善,形成一套較適合LJ612塊水平井開采的配套工藝技術,通過更好的管理方法來完善水平井的配套工藝技術,提高水平井采油措施有效率。
關鍵詞:水平井;提高采收率;影響因素
1 油藏基本概況
LJ612塊位于遼寧省凌海市西八千西南,構造上位于遼河盆地西部凹陷西斜坡歡喜嶺上臺階,北部是Q12塊和H127塊,南部與LJ7塊毗鄰,西部為LJ99塊,東靠H2塊。LJ 612斷塊區周邊和內部共發育9條斷層,將斷塊分隔為LJ 612、LJ 20-17、LJ 12-18三個次級斷塊。構造高點位于LJ 12-18井北西,高點埋深900m。LJ 612塊興隆臺油層的儲層為西八千扇三角洲沉積體系,物源主要來自于北邊的Q12塊和H127塊,次要物源來自于東邊的H2塊。
LJ 612塊興隆臺油層縱向上劃分為興Ⅰ和興Ⅱ油層組,興Ⅰ油層組無油層發育。興Ⅱ油層組又分三個砂層組,儲層巖性主要為砂巖、含礫不等粒砂巖,礫狀砂巖和砂礫巖。膠結程度較差,巖石較疏松。儲層物性較好,屬高孔高滲型儲層。
2 LJ612塊水平井的研究
2.1現狀調查及分析
2.1.1普通泵不能滿足生產要求:在水平井開采過程中,如泵掛位置在大斜度井段時,使用普通抽油泵,由于球形凡爾的缺點,在泵傾斜時易出現泵漏,一旦水平井生產液面在大斜度井段時,出現普通泵開采困難的問題。
2.1.2地層出砂嚴重:目前LJ 612塊水平井完井幾乎都采用割縫篩管完井,替代了防砂有效率低的金屬棉防砂篩管,而且目前采取小油嘴生產并制訂出了相應的穩產對策,降低生產壓差生產,防止了高產液量導致的油井出砂。
2.1.3 N2隔熱注汽工藝不合理:我們采用上部直井眼用隔熱管,下部水平井段采用小隔熱管或N80油管,環空采用N2隔熱進行注汽,該工藝較好地保護了套管,降低了套管受傷害的機率。
2.1.4沖砂工藝不合理:水平井沖砂施工過程中必須保證連續作業,如果沖砂工藝不合理,會造成沖砂效果不好,同時易發生井下事故。
2.1.5 地面工藝不完善:因停抽時間過長導致水平井砂卡現象時有發生。
2.1.6泥漿頂替液不合理:以前采用熱污水,目前我們采用熱油頂替泥漿,基本上能夠保證正常頂替,減少油層污染。
2.1.7 沖砂液不合理:為了保護油層我們選用以歡西油田LJ 612興隆臺油層脫氣原油為基質的油基沖砂液,基本上滿足了現場沖砂要求。
經過調查分析,確認主要原因有4條:
(1)管、桿、泵偏磨
(2)普通泵不能滿足生產要求
(3)沖砂工藝不合理
(4)地面工藝不完善
2.2針對原因實施優化對策
對策實施一:應用防偏磨措施
LJ612塊水平井舉升方式以有桿泵舉升為主,由于水平井井斜斜度大,勢必造成井下泵柱塞及桿柱偏磨的問題。由于抽油桿和柱塞的重力作用,使井下柱塞下部與泵筒間偏磨嚴重,而在彎曲段,抽油桿與油管內表面偏磨情況同樣嚴重,為了解決管、桿、泵的偏磨問題,我們成功應用了一系列防偏磨措施。
對策實施二:設計新型浮環泵
在水平井開采過程中,如泵掛位置在大斜度井段(>45°)時,使用普通抽油泵,由于球形凡爾的缺點,在泵傾斜時易出現泵漏,因此,一旦水平井生產液面在大斜度井段時,出現普通泵開采困難的問題。因此,我們根據浮環泵強開強閉的特點,改造了其固定凡爾的結構,使其變成雙強開強閉型泵,將其應用于水平井采油,取得很好的應用效果。
目前LJ612塊每口水平井采油均使用該種類型泵,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對策實施三:設計合理的沖砂工藝
密閉連續沖殺。另外我們根據井身傾角的不同排量設計和工具的運動有所不同。今年每口水平井作業需要沖砂時,我們都派專人盯在現場,嚴把各道關,確保沖砂質量,共完成沖砂10井次,沖砂成功率100%。
對策實施四:采用“四不停”工藝
為避免因停抽時間過長導致水平井砂埋和砂卡現象的發生,我們在水平井地面工藝上形成了“四不?!肮に?,即不停抽測試、不停抽加盤根、不停抽調參、不停抽加皮帶。
3 現場應用效果及經濟效益分析
采用這四項工藝后,LJ612塊水平井的生產周期平均由以前的130天延長至175天。
1 、效果檢查
2020年2-10月投入LJ612塊水平井10井次,應用新型浮環泵等措施9井次,有效8井次,通過四項對策的實施,明顯地延長了水平井的檢泵周期,使水平井在生產、作業等過程中,很大程度地提高了效率,保證了措施效果。
2 、效益分析
2020年2-10月在10口水平井上實施新型浮環泵等措施9井次,累計增油2976噸,共創經濟效益42.94(萬元)
4 結論及建議
(1)通過研究、引進新的工藝技術,進一步提高水平井的采油效果。
(2)加強水平井施工以起到鞏固水平井的采油效果。
(3)根據優化后的方案形成一套配套技術,從而提高LJ612塊水平井采油效果。
參考文獻:
[1]謝文彥,張方禮.第四屆全國特種油氣藏技術研討會[C].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415-416.
[2]Sheng J J,Hayes R E.Modeling foamy oil flow in porous media[J].Transport in Porous Media,1999,35(2):227-258.
[3]胡文瑞.水平井油藏工程設計[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08: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