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蘭
摘 要:隨著海洋經濟建設的發展,合理利用和把握海洋環境現狀已成為一個重要的問題,而環境觀測數據的獲取是了解海洋環境狀況的最基本手段。本文結合基層觀測業務的工作經驗,對海洋觀測質量管理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海洋環境觀測;質量管理;管理工作
1 海洋環境觀測質量管理現狀
海洋觀測是海洋綜合管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撐。近年來,我國先后出臺了《海洋觀測預報管理條例》《全國海洋觀測網規劃(2014 年— 2020 年)》《海洋氣象發展規劃(2016 年— 2025 年)》等多項海洋觀測規劃和法規,要求加大海洋觀測基礎設施投入、提高觀測儀器設備先進性、建設海洋觀測體系、規范海洋觀測管理。海洋觀測數據的連續性、準確性和代表性,是衡量一系列海洋觀測數據 是否達到質量要求的普遍原則。在我國海洋觀測網建成初期,國家海洋局便建立了較為完善的海洋觀測數據質量保證體系,由中心站—海區信息中心—國家信息中心共三級機構分別對海洋觀測數據進行質量控制,實行國家宏觀層面的“三級”質量審核制度。同時,各中心站實行由觀測員—初審員—預審員—審核員組成的微觀層面上的“四級”質量審核制度。海洋觀測技術和管理的規范化逐步形成。雖然各種標準和規范日益完善,但實際工作中的數據修改、數據溯源和現場監督等仍需規范。
2 海洋環境觀測質量管理存在的問題
人類對海洋的了解隨著海洋觀測能力的提高而深入,我國在海洋環境觀測技術和質量管理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海洋觀測質量管理體系運行平穩。然而,在質量管理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海洋環境觀測質量保證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現有體系、標準和規范的實施尚未得到充分落實; 海洋觀測儀器設備備份不足,大部分傳感器都是進口的存在維修難、維修慢、無法維修等情況。觀測儀器和傳感器檢定也不是十分嚴謹;日常監督管理和內部審查工作容易流于形式;海洋環境觀測員的專業能力有待提高;缺乏相應的考核制度和獎懲機制。
3 海洋環境觀測質量管理的探析
3.1 嚴格按照質量體系文件和標準規范進行監控工作
國家和地方各級監測單位都有屬于監測單位的質量體系文件和作業文件。各級監測單位應圍繞質量體系文件開展觀活動,并指導觀測員開展海洋環境觀測工作,數據分析、數據處理等方面按照質量體系文件和標準規范的要求進行,提高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3.2 完善海洋環境觀測質量管理體制機制
完善海洋觀測質量管理模式,提高觀測員專業素質,加強質控措施管理制度,提高執行力,將質控工作納入績效管理體系,獎勤罰懶,獎優罰劣。定期考核技觀測員的工作能力,建立獎懲機制,落實對個人的責任。建立海洋環境觀測質量管理小組,完善監測質量管理體系,按地區分組質量管理體系,開展質量管理工作的實施和協調,開展海洋環境觀測質量管理工作,對各地地方觀測單位的質量管理工作進行評價。
3.3 加強海洋環境觀測儀器設備管理
(1)提高海洋觀測儀器自主研發能力。海洋觀測系統的建設和海洋觀測能力的提升,需要有先進海洋觀測技術裝備的支持。目前海洋觀測核心傳感器方面嚴重依賴進口,要改善依賴這個局面,需要國家從資金、機制體制上給予大力支持,鼓勵自主研發。從根本上解決海洋觀測儀器備份不足及維修困難等難題。(2)制定海洋儀器設備管理規章制度。建立海洋儀器設備和傳感器的日常維護、 維修保養、巡檢制度;建立觀測儀器設備和傳感器的使用管理和故障處理臺賬,完整記錄儀器設備的使用情況和故障處理情況;建立儀器設備和傳感器的檢驗鑒定制度和臺賬,保證儀器設備和傳感器處于良好的運行狀態,保障觀測數據質量;建立觀測儀器設備和傳感器的備份制度,對于易損儀器設備、易損件和易耗件、重要傳感器,購置備份儀器設備或者器件和傳感器,以便及時更換損耗件,保證觀測業務連續開展。(3)正確使用海洋觀測儀器設備。對觀測人員進行系統的培訓,全面了解儀器和設備的性能,能夠獨立使用儀器并能及時處理儀器設備和傳感器一般故障,保證觀測數據的完整性。
3.4 海洋觀測業務部門履行監視監管職責
海洋環境觀測工作是一項科學、系統的工作。任何一個環節的誤差都會影響數據結果的準確性,無法真實反饋觀測海域的海洋環境狀況。嚴格、完善的監督檢查機制是海洋觀測業務部門高效運行并完成工作總目標的重要保障。監督檢查機制通常包含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上級和外部的監督檢查;二是一線觀測質量監督員的例行檢查;三是工作人員的監督。具體工作中,上述監督檢查方法可以有機結合,互為補充。 通過多種監督檢查方式結合,形成行之有效的監督檢查機制,促進海洋觀測業務工作高效地開展。提高監視監管能力,切實履行所管轄區域的海洋監管職能,探索海洋監管新機制,充分利用各種資源,有計劃、有重點地對海洋生態監測、突發事件應急監測、海洋傾倒和重點涉海建設項目等實施監視監管。規范各級觀測單位的質量監督工作,不定期對觀測單位進行監督檢查。同時需要提高監控人員的質量意識,確保其工作規范化、標準化。特別是最高管理者的質量要求決定了監控單位在日常管理監督中是否到位,是否真正得到實施。
3.5 加強海洋環境觀測能力培訓,提高觀測員的業務水平
為了提高海洋環境觀測質量,需要對觀測員進行系統培訓,提高專業技術水平,對新、調人員上崗前的能力進行確認,經確認合格后方可上崗。此外,應定期對海洋監/檢測能力進行驗證或與評估進行對比,以不斷提高技術人員的綜合素質,強化質量意識。同時,需要對培訓效果進行評價,改進培訓方法,以提高培訓效果。要加強專業技術人才培養,加強觀測數據質控和數值分析輔助決策等技術攻關,逐步提升精細化海洋數值分析能力,摸索建立海洋觀測分析及輔助決策業務體系。
4 結語
我國正在由海洋大國向海洋強國邁進,高效開展海洋環境觀測質量管理工作在這一進程中,將起著重大的作用。海洋環境觀測質量管理工作要進一步發展,需要充分發揮觀測單位的職能,業務部門需要在日常觀測管理工作中總結經驗,不斷提高其觀測業務能力,使其觀測數據更具代表性,更直觀地反映海洋環境的現狀,為國家和地方的海洋行政綜合管理、海洋經濟發展、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海洋科學研究和海洋防災減災,提供科學、公正、準確的海洋環境基本要素的社會公證數據。
參考文獻:
[1] 陳東,任松.淺談海洋環境監測質量保證工作的有效開展[J].化學分析計量,2006,15.
[2] 李桂敏,張浩男,張坤蘭,劉楠,姚遠.淺議北海區海洋臺站建設現狀與對策的思考[J].管理科技,2021.23.71.
[3] 徐永輝,黃國文,曾鴻俏.海洋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現狀及解決措施探析[J].廣東化工,2021,48(13):215.
1498501705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