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觀志
摘 要:小學數學是學生在小學階段的重要學科,高年級更是學生形成理性思考能力,培養邏輯思維能力和養成嚴謹認真習慣的關鍵期。所以,作為本階段數學教育工作者要在充分了解高年級學生學情的前提下,不斷研究本職工作,提高數學教學質量,通過數學應用題的解答教學來驗證自己在數學領域的教學水平,培養出更多的能夠理論聯系實際,創新超越的好學生。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解題能力;培養
應用題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是檢驗學生數學知識、計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的綜合性題目,學生在應用題解題能力方面顯示出的差異性標志著他們數學水平的高低。所以,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要有針對性地加強對學生應用題解題能力的培養。作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四方面培養學生應用題解題能力。
一、當前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解答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 教學過程缺乏趣味性數學應用題本就抽象,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他們在理解題干時經常會出現思維混亂、思路阻塞等情況,這些情況對于學生來說都是十分正常的。而教師在應用題的講解過程中往往容易將語言模式化,沒有使用通俗的語言為學生講解,進而導致學生的思維難以被教師調動起來。如果教師的語言加入一些趣味性,學生的心情愉悅,頭腦也會變得更加清醒,理解起應用題來也會更加得心應手。
2. 教師沒有重視教學與生活的聯系應用題,顧名思義,就是將數學知識實際應用在生活當中。但是當前的教育情況往往是這樣的,教師設置應用題只是為了讓學生鞏固知識,而沒有將題目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忽視了學生對實際問題的解決能力;學生缺少了代入感,理解起來也就不會那么輕松。除此之外,將應用題與生活聯系起來更容易讓學生理解,而學生在鞏固所學的同時也會考慮實際情況。如此一來,學生就能在應用題中體會到數學的實際應用價值。
3. 學生過分追求格式化解題過程應用題的解題方法多種多樣,往往題目是單一的,但是解題方法卻有很多。可是在今天的教學中,學生往往更加重視自己的數學成績,他們放棄了鉆研更多的應用題解題方法,轉而追求將參考書或答案中格式化的解題方法背誦下來。長此以往,學生面對其他種類的應用題時,將會很難突破固有的解題模式,他們的思維失去了活性,很難將學過的知識舉一反三。因此,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從多種角度解答問題,在眾多解題方法中鍛煉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
二、運用解題策略,提高學生解題的應變能力
1. 分析已知未知條件
高年級學生在收集信息時可通過構建圖或表格的形式來分析信息,例如通過線段圖、數量關系轉換表等來表示已知條件和問題。收集條件和問題這一環節,高年級較為有效的方法是適當出現信息不完全的題目,信息不完全的第一種情況是缺少問題或一兩個已知條件的題目可以讓學生從實際中收集并進行補充;第二種情況是適當出現一些多余信息,促使學生分析、篩選,從而做出正確的選擇,有用的和必需的判斷來進行計算。
2. 分析存在數量關系
這是對上一環節收集到信息進行加工的開始,也是解答應用題的重要環節。分析多個已知條件之間,已知條件和問題之間的數量關系的方法一般概括為兩種:一種是從條件入手,另一種是從問話入手。從條件入手的題目比較容易掌握,但是這個方法會讓學生忽略后面的已知條件,學生往往在看到相鄰的兩個已知條件就進行計算。從問話入手的分析數量關系的方法雖然有難度,但能使學生從整體出發,根據所解的問題提出所需的條件,更加有針對性。
3. 制訂解題思路
在解答復合應用題時制訂解題思路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因為收集的信息比較多時,很容易在解答中顧此失彼。所以,邊分析邊制訂解答思路邊解答,可以使得分析的數量關系和下一步的解答結合起來。制訂解題思路是在理解題意、分析數量關系的基礎上制訂的答題計劃,可以提高答題的準確性。對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有一定的好處。
4. 解答
解答是通過前期條件的分析、題意的理解、數量關系的分析等一系列思維過程后獲取思維結果的階段。其是數學應用能力落地的環節,更加需要嚴謹的數學思維能力。在實際教學中,學生數學成績不理想不是因為數學能力差,而是在前期都經過深思熟慮,但是在最后獲得結果的時候,卻因為算錯了數字,導致做題的失敗。所以數學教學的任務就是要引導學生在重視思維的過程的同時更要重視思維結果。這樣在正確解答應用題的同時,培養了學生嚴謹認真的好習慣。
5. 檢驗結果
對應用題解答結果的檢驗是對學生整個思維過程的復盤,也是評價學生數學應用水平的好方法。小學生學情的特點是活潑好動,思維跳躍性大,粗心大意的情況時有發生。所以教師應注重學生培養檢驗結果的習慣,并且教授學生適當的檢驗方法。例如,應用題如果在計算時運用連減計算的,檢驗時就需要從被減數里減去剛才兩個減數相加,檢驗兩次算得的結果是否相同。檢驗結果的方法更適合在日常練習中使用,持續不斷正確的答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錯誤答案端正學生負責的學習態度。
結束語
總之,要想提升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解答能力,教師應該從講課的風格出發,從多個角度引導學生,將題目聯系生活,以求打開學生的思維。除此之外,教師也要引導學生從審題開始,摸清題干,弄清問題,以此為基礎找出對應的方法,最后再進行驗算,保證解題的正確性。值得注意的是,教師的引導固然重要,但是重點還是讓學生自己意識到正確解答應用題的方法。
參考文獻:
[1]段宏毅.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解答能力的培養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45):146-147.
[2]周建.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解答能力的培養策略[J].新課程導學,2019(30):74.
[3]王聰忠.淺談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解答能力的培養措施[J].課程教育研究,2019(40):171.
[4]韓忠勝.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解答能力的培養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38):155-156.
3879500589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