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學武
(江蘇省宿遷市宿遷青華中學 江蘇 宿遷 223800)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化,變式教學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以現代教育理念為引導,以教學有效性為追求,在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同時,促進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而在初中數學教學實踐中,怎樣實現對變式教學法的有效利用,促進整體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提升,值得我們更為深入的探索。




結合以上變式,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求解,能使學生對分式的概念與性質形成更深的理解。數學變式教學方式有利于學生形成對問題進行反思的習慣,從而使其抓準數學問題的規律與實質,探尋數學問題之間的內在聯系與外延關系。


對數學概念、公式等基礎知識的良好掌握,是有效解決數學問題的前提和關鍵,在新課導入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相關問題的設置來展示數學與概念的形成過程,結合學生既有經驗對問題進行設計。不要將數學概念和公式直接告訴學生,通過開放性問題情境的創設,使學生經過類比、歸納以及分析產生假設,繼而通過證明假設獲得結論。比如在四邊形相關內容的教學中,依次連接任一四邊形各邊的中點,得到的四邊形稱作中點四邊形。可做出以下變式。
變式1:依次連接正方形各邊中點,所得四邊形為什么圖形?
變式2:依次連接矩形各邊中點,所得四邊形為什么圖形?
變式3:依次連接菱形各邊中點,所得四邊形為什么圖形?
變式4:依次連接哪種四邊形的各邊中點,能夠得到正方形?
變式5:依次連接哪種四邊形的各邊中點,能夠得到矩形?
變式6:依次連接哪種四邊形的各邊中點,能夠得到菱形?
結合對以上問題的分析與解答,使學生更好地了解特殊四邊形的性質及判定方法,總結出:連接四邊形的各邊中點,最終所得四邊形跟原四邊形對角線相關。以此種教學方式能夠促進學生解題思路的拓展,對數學知識形成更大的學習興趣。所以,數學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充分分析教材內容的特征,做好歸納與總結,而并不是對概念、性質等基礎知識的簡單羅列,對其進行概括與延伸。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對相關題目分析相關的變式,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獲得具有規律性與條理性特征的學習內容,使學生對這些數學基礎知識形成更為深刻的記憶效果,促進其知識結構的形成。
綜上所述,結合變式教學,能讓學生對所學知識內容形成良好的興趣,對知識發生、發展過程形成更好的展示,促使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多角度理解,抓準其本質屬性,構建更為完善的知識結構,對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作為一名初中數學教師,需要在日常教學中重視對變式教學方法的利用,針對具體內容設計合理的變式,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為國家培養出一批又一批具有良好綜合素質的現代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