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春實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是一種臨床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患者夜間睡眠期間會產生呼吸暫停和打鼾等情況,以往的醫學研究結果證實,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的發生會直接降低患者的睡眠質量,甚至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冠心病和高血壓等,因而通過何種方式改善患者的睡眠質量,也成為了臨床關注的焦點。本文探討了BiPAP 呼吸機對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患者睡眠質量的改善作用,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在本院呼吸科2017 年1 月~2020 年1 月期間收治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患者中抽取56例作為觀察對象,其中男30例,女26例;年齡最小27 歲,最大73 歲,平均年齡(52.4±20.2)歲;體質量指數(BMI)23.3~27.1 kg/m2,平均BMI(25.4±1.2)kg/m2;合并癥:14例高血壓,8例糖尿病,8例冠心病。將患者根據治療方案的差異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28例。對照組男15例,女13例;年齡最小28 歲,最大73 歲,平均年齡(53.1±19.6)歲;BMI 23.5~27.0 kg/m2,平均BMI(25.7±1.1)kg/m2;合并癥:7例高血壓,4例糖尿病,4例冠心病。實驗組男15例,女13例;年齡最小27 歲,最大72 歲,平均年齡(52.3±20.1)歲;BMI 23.3~27.1 kg/m2,平均BMI(25.3±1.3)kg/m2;合并癥:7例高血壓,4例糖尿病,4例冠心病。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患者存在中度小下頜畸形問題;手術治療前后均接受睡眠質量監測;患者經臨床檢查確診為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且符合疾病診斷依據;治療依從性良好,且能夠配合隨訪觀察。排除標準:合并惡性腫瘤、精神系統或是呼吸系統疾病者;其他原因所致睡眠障礙性疾病者;臨床資料不全或是隨訪配合度較差者。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行降血糖、改善心肌缺血狀態、抗感染、控制血壓、降低血脂和補液支持等常規對癥治療,在此基礎上逐漸改善患者飲食或是戒煙戒酒,形成健康的生活和飲食習慣,睡前不能過飽,對于疾病的發生原因、影響因素和潛在并發癥情況開展健康教育,對患者藥物治療方案進行針對性指導,提高患者治療的依從性,配合鼻導管持續低流量吸氧治療。
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配合BiPAP 呼吸機治療,參數設置:通氣模式為自主呼吸定時模式(S/T),吸氧流量為4~6 L/min,呼吸壓力為8~22 cm H2O(1 cm H2O=0.098 kPa),呼吸頻率為12~18 次/min,對患者的血氣分析指標進行定時監測,將其SaO2控制在>90%,患者接受BiPAP 呼吸機治療期間可以間歇性休息,同步調整患者的日常飲食和運動習慣。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PSQI 評分。通過PSQI測定兩組患者的睡眠質量,包括睡眠時間、睡眠質量、睡眠效率、日間功能、入睡時間、睡眠障礙以及PSQI總評分等項目,睡眠質量良好為評分<4.0 分,睡眠質量較差為評分4.0~8.5分,睡眠質量很差為評分>8.5分。②血氣分析指標。對兩組患者治療后AHI 和SaO2等血氣分析指標進行測定分析,以此為依據對兩組的有效通氣量進行對比。③睡眠質量。患者臨床治療后通過美國Alice4 邦德睡眠呼吸監測儀對其深睡眠、淺睡眠、快動眼睡眠的分布情況進行測定分析,總分為100 分,評分越高患者睡眠質量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PSQI 評分比較 實驗組睡眠時間、睡眠質量、睡眠效率、日間功能、入睡時間、睡眠障礙評分以及PSQI 總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PSQI 評分比較(,分)

表1 兩組患者PSQI 評分比較(,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2.2 兩組患者睡眠期間血氣分析指標比較 實驗組AHI(1.82±0.32)次/h 低于對照組的(37.34±3.23)次/h,SaO2(93.44±0.55)%高于對照組的(85.34±0.4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睡眠期間血氣分析指標比較()

表2 兩組患者睡眠期間血氣分析指標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2.3 兩組患者睡眠質量比較 兩組深睡眠和快動眼睡眠占比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淺睡眠占比42.86%低于對照組的71.43%,睡眠質量綜合評分(83.23±4.43)分高于對照組的(75.23±3.12)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睡眠質量比較[n(%),]

表3 兩組患者睡眠質量比較[n(%),]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睡眠對于人體系統和臟器功能的恢復與改善具有重要的作用,會直接影響患者的機體功能,以往的醫學研究結果證實,人們的生活質量會直接受到睡眠質量的影響,如果人體睡眠質量低下或是睡眠不足,則會出現免疫功能障礙、工作效率不足、精神萎靡以及生活質量下降等問題,并誘發多種類型的疾病[1,2]。鼾癥是當前臨床上發生率最高的一種睡眠疾病,該疾病的發生與神經內分泌和呼吸道狹窄等因素有關,甚至會出現呼吸暫停、憋悶等惡性癥狀,隨著癥狀的發展,患者還有可能出現呼吸功能障礙、心功能障礙和呼吸暫停等惡性后果,甚至導致患者死亡,因而需要加強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的治療,改善患者預后[3,4]。
從本次醫學研究結果來看,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患者的睡眠質量普遍較差,睡眠效率也相對較低,導致其日間功能也受到一定的影響,患者整體表現為睡眠時間和睡眠質量受影響,并出現睡眠結構紊亂情況,白天也會出現智力障礙、嗜睡和記憶力降低等腦部功能障礙問題[5]。同時,夜間睡眠質量不足也會導致其日間出現疲乏情況,因而需要對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患者的睡眠質量加以關注[6,7]。從數據分析結果來看,實驗組睡眠時間、睡眠質量、睡眠效率、日間功能、入睡時間、睡眠障礙評分以及PSQI 總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AHI(1.82±0.32)次/h 低于對照組的(37.34±3.23)次/h,SaO2(93.44±0.55)%高于對照組的(85.34±0.4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深睡眠和快動眼睡眠占比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淺睡眠占比42.86%低于對照組的71.43%,睡眠質量綜合評分(83.23±4.43)分高于對照組的(75.23±3.12)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BiPAP呼吸機的治療效果較好。
綜上所述,針對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患者實施BiPAP 呼吸機治療,效果顯著,有助于患者睡眠質量的改善,推廣應用價值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