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做好調查研究、問卷調查、采訪調查、寫作調查等多種調查方式相結合,了解學生的閱讀傾向,把握學生的閱讀審美能力層級,為閱讀指引鋪墊道路。
其次,擴大自身的閱讀面。過去是教師為學生開書目,現在,不妨讓學生為我開書目。教師去閱讀學生閱讀的書,會發現別樣的世界。可能很多地方只是泛讀、跳讀,但一定也會有很多被吸引而精讀的章節。這樣,我們的指引就會有針對性了。為此教師需要更多的付出。
第三,開展豐富的閱讀活動。目的在于激活學生思維,引領向審美鑒賞和審美評價的縱深發展。筆者曾經設計過閱讀系列活動,讓學生人人參與,個個顯特長。總名稱叫作“讓讀書才能展示會有序延伸”,包括閱讀批注、撰寫短評、改寫劇本、短劇表演、演講比賽等等,每項活動都會評獎,由學生評委評判,并頒發獎狀。有效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
最后,作為教師,筆者想再次呼吁,我們應當摒棄一切為了考試而閱讀的教學行為。為了考試而閱讀,偏離了閱讀為人生成長、為人性凈化的根本宗旨,讓閱讀者因走向功利而喪盡閱讀興趣,也違逆創作的終極目的。
——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