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嵐
(陜西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陜西 西安 710300)
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關于“課程思政”的重要講話,拉開了中國“全面思政教育、立體思政教育、創新思政教育”的帷幕。《高等數學》作為高職院校的通識教育課程之一,在課程思政背景下也在緊鑼密鼓的進行課程改革。但當前,《高等數學》課程思政仍然面臨諸多功能弱化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高等數學》教材以數學概念、數學知識和解題方法為主,缺乏基于《高等數學》學科的課程思政教學素材,課程思政的教學資源缺乏,導致《高等數學》知識文化和課程思政的“觸點”缺乏。第二,大多數《高等數學》教師課程思政的主動性差,課程思政重要性的認識不深刻不到位,缺乏依托《高等數學》課程實現教書育人、立德樹人的課程思政教育理念。第三,教學環節單一,“滿堂灌”和“填鴨式”的傳統教育無法構建創新融合多元的《高等數學》課程思政教學體系和生成路徑,無法搭建《高等數學》課程思政的教學平臺。第四,部分教師有課程思政的意識,但教學方式方法簡單,課程教學和思政教育簡單拼湊,思政教學表現為碎片化的個案教育,無法實現“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般潛移默化的教育效果,無法實現兩者同向同行,產生協同效應。基于當前現狀,如何有效推動高職院校《高等數學》課程思政發展,并實現教師個人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課題[1]。
教師只有不斷提升自身育人的能力,培育堅定的理想信念,才能引領學生成長,“為學生點亮理想的燈、照亮前行的路”。第一,要提高數學課教師的思想政治理論水平,要求數學課教師必須系統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特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并深刻領會。第二,要求《高等數學》課教師也要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國家法律法規以及黨史國史,正確認識黨情國情。并能學以致用、提高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觀察、分析和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第三、提升數學課教師的課程思政設計能力。要求數學教師對高職學生進行相對更為全面的認知,不僅要熟悉學生的數學知識水平、學習習慣以及興趣、能力,而且要深入研究高職學生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只有全面地研究學生,才能在課程思政實施過程中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2]。《高等數學》教師課程與教材的設計與開發能力關系到課程思政是否可行,直接決定課程思政能否取得預期效果。課程開發與教材設計能力的形成既需要教師個人積極主動摸索,在教學中不斷積累經驗,也需要借助思想政治教育專家進行系統的培訓。最后是課程思政的教學與管理能力。《高等數學》教師不僅需要營造課程思政的環境與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更需要善于運用各種教學組織方式,有效開展課程思政教學,引導學生思考和探究,以保證課程思政的教學效果[3]。
《高等數學》是工科類高職院校的一門必修課,通過系統性的課程設計,從各章節具體知識點出發,找準“思政內容”與知識點的內在聯系,引入思政元素。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思考:第一,在深入理解數學概念的基礎上挖掘育人元素。《高等數學》中許多概念的形成都是從實際中的一類問題抽象得來,最后又用來解決實際問題,比如,極限的概念、導數的概念及定積分的概念等等,都遵循著“從實踐中來,再到實踐中去”“從特殊到一般,再從一般到特殊”等馬克思主義方法論,有助于培養學生用辯證的科學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第二,利用中外數學家的人生經歷鼓勵鞭策學生。微積分中涉及的數學家很多,比如牛頓、萊布尼茲、羅尓等等。通過這些名人的人格魅力和攀登科學的精神,不僅使學生懂得正確面對人生道路上的挫折與失敗,而且培養了勇于探索科學的精神、堅忍不拔的意志;第三,利用數學中的美陶冶學生的情操,使學生學會欣賞數學,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數學之美,無處不在。比如,函數曲線的對稱美、連綿不斷的美,數學語言的抽象美、簡潔美,數學公式的形式美,數和形的統一美數學符號的和諧美等等;第四,從特殊數字出發,引入思政元素。例如通過歐拉數e的故事激發學生對數學的神秘感,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通過圓周率的發現,培養了學生的愛國情懷;第五,結合學生的專業特點,引入思政元素。比如,在數學知識應用方面可以舉和專業切合的例子,由例子引入育人元素,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修養及工匠精神;第六,結合社會熱點問題,引入思政元素。比如,針對新冠肺炎,讓學生搜集某個地區在某個時間段的疫情數學模型,然后讓學生根據自己所搜集的模型進行預測,并提出防控措施,最后以小論文的形式上交。社會熱點問題不僅讓學生懂得了學習數學的重要性,而且培養了學生主人翁的意識及報效祖國的熱情。表1是筆者在進行函數、極限與連續章節教學中課程思政的一些案例。

表1 《高等數學》課程思政典型案例
《高等數學》中蘊含著豐富的育人元素,只要教師能夠善于思考,善于聯系,總能找到契合點。
《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要求“高校課程思政要融入課堂教學建設,作為課程設置、教學大綱核準和教案評價的重要內容,落實到課程目標設計、教材大綱修訂、教材編審選用、教案課件編寫各方面,貫穿于課堂授課、教學研討、實驗實訓、作業論文各個環節。”課程思政要融到課程建設的各個方面,要落實到課堂教學活動全過程中[4~8]。
(1)在教學目標方面。根據高職學生育人的根本目標,結合高職高等數學的總目標與各章節的具體目標,合理規劃高職高等數學課程教學的每一個方面、每一個環節,充分發揮育人功能[9~11]。
(2)在教學內容方面。教學團隊要深度挖掘高職高等數學課和教學方式中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建立高職高等數學課程的思政資源庫,修訂教學大綱,打造新時代的具有中國特色的高職高等數學教材,以便教師在每個章節的教學中信手拈來,發揮其育人效應[12]。
(3)在教學過程方面。教師應該抓住一切教學環節,適時的引入思政元素,比如課堂授課時利用知識點引入課程思政、教學互動時對學生從各個方面進行點評,批改作業時對學生給出全方位的評語。在課程思政的過程中,既要遵循高職學生成長的規律,又要尊重數學課程的科學性[13~15]。
在高職數學教學中融入課程思政,能夠有效的擴大育人的受益面。而高職數學課程思政教育實施的關鍵在于教師,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充分發揮課程育人的積極主動性,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認真學習,刻苦鉆研,努力提高自己的育人能力[7,8]。以高職學生的育人目標和課程教學目標為根本開展教學改革,從而使高職數學課堂的育人效果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