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航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龔陶然 胡蓉 趙靜 孫玲 莊澤航
天津濱海機場空鐵聯運已經發展了六年,也經歷了幾次轉型升級,但整體效果并不如京津冀區域其他機場。現有報告大都是研究北京機場和石家莊機場空鐵聯運,并且空鐵聯運和天津機場各自的研究建樹雖也不少,但缺少將兩者有機結合的分析。為彌補這部分的缺失及完善天津機場空鐵聯運,本文對天津機場空鐵聯運的發展歷程及內外部境遇作出分析,改善其現狀,發揮空鐵聯運的作用。
天津濱海國際機場的空鐵聯運服務模式從2014年至今共經歷了四個時代的改革,天津機場空鐵聯運服務模式的發展從最初的稚嫩逐步完善。
“空鐵聯運1.0”時代:2014年5月8日,北京南站城市候機樓投入使用,天津機場抓住空鐵聯運機會,推出了兩種聯運服務模式:“高鐵+大巴”“高鐵+地鐵+免費專線”。旅客在北京南站候機樓辦理好值機手續后,選擇服務模式便能直達天津機場。
2014年8月28日,濱海機場第二座航站樓T2正式投入使用,與此同時,天津地鐵也建設了M2線可以直接抵達機場,“高鐵+地鐵”的聯運模式標志著“空鐵聯運3.0”。
2015年8月20日,“空鐵聯運3.0”在“1.0”“2.0”的基礎上,天津機場擴大了“空鐵聯運”高鐵費用的補貼范圍,從最初的北京地區擴大到唐山、滄州方向。
經過前三個時期不斷優化升級,空鐵聯運培育市場的任務已經基本完成。2016年7月1日,天津機場不再通過為旅客補貼交通費用,而是轉為集中服務的升級轉型,“空鐵聯運4.0”時代到來。
“空鐵聯運4.0”服務轉型升級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是服務范圍的擴大,“空鐵聯運4.0”時代的服務在3.0時代的服務范圍基礎上又擴大了地理覆蓋范圍;二是將目標群體定位為商務旅客。“空鐵聯運”的旅客持本人身份證、火車票和登機牌就可以享受空鐵聯運的貴賓優惠服務、專屬流程服務、休閑服務、旅客班車服務、預約服務等五大服務。[1]
3.1.1 基礎設施優勢
天津機場現有T1和T2機場航站樓。其中全部用于國內航線的T2航站樓在設施設備、安全服務管理等方面實現了全面優化,共設立3座值機島、72個普通值機柜臺、48部電梯、26部扶梯等,這也使得其功能和容納能力更強。[2]“雙區、雙樓、雙跑道”的模式可實現5000萬人次的年客流量。除此之外,餐飲、零售、商業銀行取款機等和消防、航行設備方面都做了優化,充分發揮服務特色的同時保障生命安全。
3.1.2 綜合交通集疏運體系優勢
天津機場配套的地下交通中心覆蓋地鐵、公交大巴、出租等運輸工具。地鐵2號線從曹莊穿過市中心,經過天津站,最后達到濱海國際機場,在其他地鐵線路都設有換乘站乘坐2號線,從南站和西站換乘都可到達機場。此外,專線公交,以及聯通城市航站樓與機場的大巴便民車、機場出租車都方便了旅客通行。
3.1.3 票價及服務優勢
與從北京直達相比,途經天津機場的空鐵聯運,聯合票價更低,選擇時間航班的靈活度更高。并且與石家莊正定機場空鐵聯運補貼高鐵票等相比,天津機場空鐵聯運進行了服務轉型升級。其中貴賓優惠服務中的接機服務和免費停車券服務廣受日益增多的“商務+旅客”歡迎,因為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啟動促進了天津金融業的發展,金融和貿易的繁榮發展為天津引來了大波商務旅客,天津機場正是抓住了這一機遇,通過發展空鐵聯運為商務旅客優化乘機流程、提升候機體驗, 有效保障商務旅客的候機、乘機需求,商務旅客為天津機場空鐵聯運帶來的收益是天津機場的重要利潤增長點。[3]
3.2.1 宣傳度相對低
天津機場空鐵聯運覆蓋度雖廣,但依然有很多旅客并不知曉。在京津冀空鐵聯運的項目中,最具代表的是石家莊“從家飛—樂享空鐵、樂享中轉”,他們的宣傳力度也是較大的。并且天津機場的空鐵聯運經歷過四次升級轉型,旅客對其產品流程并不了解,更需要擴大宣傳營銷。
3.2.2 城市航站樓的缺乏
空鐵聯運意味著鐵路與航空的結合,不可避免地增加了旅客攜帶行李的奔波。如北京首都機場建立的保定城市航站樓,大興機場的固安城市航站樓、草橋站城市航站樓,融值機安檢、行李托運、機場巴士、候機休息等功能為一體,大大減少了旅客的負擔。天津機場雖已建設運營城市候機樓20座,天津市內有7座,但城市候機樓功能方面遠沒有城市航站樓完善,無法做到提前托運行李等,城市航站樓的選址和建設都是無法忽視的問題。
3.3.1 民航業前景光明
2020年2月,奧維咨詢公司發布的《2020-2030年全球民機和MRO市場預測》中表明,在全球范圍內,機隊規模將平均以每年3.4%的速度增長,亞洲是增長速度最快的,預計到2030年,中國的機隊規模將增加一倍。[4]中國經濟結構的調整,更加注重發展質量,發改委也表明,“實體經濟大而不強,高端產品有效供給不足”,而民航作為高端服務必會有更好的前景。
3.3.2 京津冀發展政策扶持
國家近幾年對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更加重視,一系列利于天津機場發展空鐵聯運等的政策頒布。在2017年發表的《推進京津冀民航協同發展實施意見》“重點任務”就是,應對天津機場進行改擴建,加強其在京津冀區域的樞紐作用,建設成我國國際航空物流中心,加快完善天津、石家莊機場區域樞紐航線網絡布局,以提升區域機場的綜合保障能力,推動空鐵聯運的進程。
3.3.3 一站式購票的實現
得力于企業的合作支持,不少一站式聯合購票的產品可供旅客們選擇,解決了空鐵聯運購買時的麻煩。2020年八月,中國東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正式宣布與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展開APP全面系統對接,空鐵聯運產品進一步完善;旅客可以通過東方航空APP或鐵路12306APP任意一方一站式購買航班和高鐵的組合聯運客票。石家莊機場的“一站式”產品也可以在春秋航空官網上進行購買。不僅如此,像攜程這類代理商,旅客也可直接在網上選擇空鐵聯運的產品,進行一站式聯合購票。
3.4.1 同行競爭激烈
北京首都機場作為國際樞紐,在旅客貨郵吞吐量及起降架次上每年都位于全國第一,明顯要優于天津濱海機場。而從這幾年機場生產來看,2016—2019年,石家莊正定機場的旅客吞吐量與起降架次每年的同比增速都超過了天津機場。2018年、2019年,天津機場貨郵吞吐量同比增速在出現負值的情況下,石家莊機場卻以正值逐步增長。2019年,大興機場也正式投入使用,京津冀中大型機場競爭激烈。
3.4.2 空鐵聯運的潛在價值
目前,天津機場的空鐵聯運主要服務于商務旅客,而京津冀區域空鐵聯運大多都是服務客運。在《推進京津冀民航協同發展實施意見》中,天津機場被定位為“我國國際航空物流中心”,空鐵聯運似乎并不能在此起到足夠的作用。但實際上,空鐵聯運的價值并不局限于客運營,它在不久也必將成為物流行業競爭的焦點。通過空鐵聯運進行跨區域貨物運輸在成都等地已經展開了試運。2017年8月29日,從成都鐵路局獲悉,由成都鐵路局聯合四川航空、中鐵快運、順豐速運和四川機場集團等多家物流企業共同推出的貨運“空鐵聯運”訂單,從成都雙流國際機場發出,并于當日下午順利抵達上海。[5]
3.5.1 SO 戰略
(1)利用自身優勢,完善空鐵聯運配套的信息系統。近年來,我國民航業發展迅速,國家正大力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隨著經濟的發展,天津的航空運輸市場的需求也有較快增長,這給天津機場發展空鐵聯運帶來了機遇。天津機場應未雨綢繆,提前完善相關的信息系統,為大力發展空鐵聯運做好基本的服務保障。
(2)注重對服務品質的提高和發展,加強高端服務。在未來幾年內,隨著中國民用航空業的快速發展和國家對民航業的大力支持,航空運輸需求不斷增加,機隊規模增長迅速。天津機場應把握好航空運輸市場的機會,利用好優越的地理位置,抓住機遇,發展天津的空鐵聯運。但在發展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不要只注重量的發展,更要注重質的發展。
3.5.2 WO 戰略
(1)合理規劃使用機場資源,加大城市航站樓等設施的投資建設。航站樓的缺乏會降低鐵路與機場之間的連通度,阻礙空鐵聯運的連接性,也使旅客的出行體驗大打折扣。天津機場需要對未來的旅客運輸需求作出預測,在此基礎上對航站樓等機場資源建設進行合理的規劃。城市航站樓的布局規劃應該以提供便捷航空客貨運服務為出發點,選址應在航空客流密集、交通便捷的地區,這樣可以提高運輸的效率,為旅客節省更多的時間。[6]鐵路城際網幾乎涵蓋大部分京津冀區域,在已有高鐵路線基礎上建設航站樓可以減少一些選址時需考慮的復雜問題,不僅充分利用高鐵樓已有設施,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鐵的運營力,做到物盡其用,優勢互補。將城市航站樓等設施完善,不僅方便旅客,增加選擇天津機場的可能性,同時也促進了京津冀區域的協同發展。
(2)對天津機場的空鐵聯運服務進行宣傳。適時適當地對空鐵聯運服務進行宣傳,讓更多有此需求的旅客了解,可以吸引消費者,挖掘空鐵聯運市場潛力。
3.5.3 ST 戰略
(1)實行市場滲透戰略,開發潛力,發展貨運市場。天津機場應利用好自身已有的優勢和資源,在充分挖掘現有客運和貨運的市場潛力的同時,為機場發展其他項目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避免由于一味開發新市場、新產品而造成資金短缺。市場滲透戰略比市場開發風險小、投資少、回報大。空鐵聯運的概念不限于在客運上發揮優勢,合理利用空鐵聯運對于天津機場貨運發展,不僅符合其物流中心的定位,也能在未來市場中盡早占領一席之地。
2020年發表的《綜合運輸視角下天津航空貨運協調性評價研究》表明,航空貨運外部即與水路、公路、鐵路的協調度,大體呈下降趨勢,所以有必要將天津航空貨運向多式聯運方向發展,整合現有卡車航班、京津城際等陸路網絡,以提高天津航空貨運的輻射能力,所以以空鐵聯運發展貨運市場也是天津機場未來的必經之路。[7]

表1 天津機場空鐵聯運分析

圖1 航空貨運系統外部協調度
(2)開發新航線和新市場,實行市場補缺者戰略,增強競爭力。京津冀區域機場眾多,由于地理位置與發展情況,天津與北京等機場間競爭激烈,北京機場占據大比例客貨運。在這種情況下,天津機場可以開發北京機場沒有或者發展不足的航線。比如把航線向中亞、東歐國家延伸,完善和豐富航線網絡和航班密度。這樣,當處于旅游黃金周等旅客運輸需求旺盛的旅游旺季時,就能解決“北京機場吃不了,天津機場吃不飽”的問題,不僅可以為北京機場分流,也能增加天津機場在京津冀機場群中的競爭力。
3.5.4 WT 戰略
找準自身定位,打造品牌形象。天津機場已經逐漸明確了其服務群體,天津地理位置及金融建設的繁榮發展帶來大波商務旅客,而2020年發表的《航空公司附加服務對旅客購票行為的影響研究》表明,總支付費用對商務旅客影響并不大,商務旅客有很強的意愿花費更多的費用獲得更高質量的出行體驗,所以更適合推出高端服務來吸引商務旅客。[8]所以在天津機場空鐵聯運4.0階段中,不再報銷鐵路費用,而是向高端服務轉型。其他旅客選擇天津機場的空鐵聯運,除了一部分因為聯合票價比直飛便宜之外,它的可選擇性更高,耗時更少。直飛的航班是有限的,但鐵路與航空的組合能創造出更多更省時的選擇方案。在之后的階段中,平衡貨運與客運的比例,在訂票、檢票、候機、登機等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及時發現、及時解決,完善服務,提高旅客的滿意度,打造一個更加完美的“經津樂道”的品牌形象。
本文從天津濱海國際機場空鐵聯運發展歷程出發,通過對濱海機場SWOT分析,秉承發展空鐵聯運要“以惠民利民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這一理念,外加國家政策和企業的支持,克服在購票、安檢等方面給旅客帶來的不便,優化服務水平,真正實現空鐵聯運,為此分析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和建議。
在高鐵和機場建設都十分完善的基礎上,大力發展空鐵聯運便不再是空中樓閣。空鐵聯運在京津冀區域交通出行環節提供一個支撐,讓乘客體驗到了高效出行的便利的同時,也為京津冀區域開展更緊密的經濟活動提供了高速運轉的交通支點。將空鐵聯運做到“物盡其用”也必將成為天津濱海機場發展的重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