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貴忠

20世紀40年代初二戰期間,人們觀察到一些海上遇難者沒有遇到直接外部暴力,其肺部組織亦可因深水炸彈的爆炸而破裂。60年代初,西德(聯邦德國)道尼爾航空公司的科技人員就發現,當飛機高速穿過雨云時,可產生一種沖擊波使飛機內部的器件受損,而飛機的外殼卻完好無損,這一現象引起了物理學家的重視。
沖擊波是一種通過振動、高速運動等導致介質極度壓縮而聚集產生能量的具有力學特性的聲波,它能引起介質的壓強、溫度、密度等物理性質發生跳躍式改變。
1971年,體外沖擊波碎石試驗獲得成功,1980年德國泌尿外科醫生首次利用高能沖擊波擊碎腎臟泌尿系統結石,使患者免除手術。這一舉動被譽為腎結石治療的里程碑。1987年,發現沖擊波誘導成骨反應,1989年沖擊波第一次用于治療骨折不愈合。2009年沖擊波用于治療慢性前列腺炎和陰莖硬結癥,2010年沖擊波用于治療勃起功能障礙。
1997年,國際醫學沖擊波學會成立。中國醫用沖擊波學會于2012年12月在北京成立。沖擊波治療已被應用于各個領域,積水潭醫院泌尿外科在北京市最早將沖擊波應用于男科疾病。
勃起功能障礙(簡稱ED)是指男性持續性地無法實現和維持足夠的勃起,以獲得滿意的性生活。勃起功能障礙目前存在多種治療方案。2017年歐洲泌尿外科學會(EAU)列出勃起功能障礙治療的推薦指南,其中根據患者癥狀的嚴重程度將治療方法分為三線:一線治療方法包括口服藥物治療(PDE5-i)、真空勃起裝置和沖擊波療法,二線治療方法為陰莖海綿體內藥物注射,三線治療為陰莖人工海綿體植入(不可逆終極方式)。治療時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做出精準判斷,在一線和三線治療方式間進行恰當選擇。
低能量體外沖擊波治療,是近年來國際上治療勃起功能障礙的推薦方法。該治療可以使沖擊波產生的能量作用于陰莖海綿體內的微血管,修復血管內皮功能,促進微血管的再生,增加陰莖海綿體的血流,從生理上改善勃起能力,達到治愈勃起功能障礙的目的。歐洲泌尿協會(EAU)指南,將低能量體外沖擊波列為勃起功能障礙的一線治療方法。多項臨床研究證明,低能量體外沖擊波治療能改善勃起功能障礙患者的性生活成功率及滿意度,增強磷酸二脂酶5抑制劑類藥物的治療反應,同時也能改善藥物無效的勃起功能障礙患者的治療效果。
我記得一位32歲的小伙子,因外傷導致骨盆骨折、尿道斷裂,勃起功能障礙。通過手術,他的骨盆骨折和尿道修復了,但是性功能卻沒有恢復。這對于正處于性欲旺盛時期的男性來說是個沉重的打擊。在得知還有新的治療方法可治時,他每周從安徽乘坐高鐵來北京治療。經過規律的治療,患者能夠完成性生活。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低能量沖擊波治療ED還是一種相對較新的療法,需要做更多的研究來確定其副作用、并發癥和長期療效。
ⅢB型前列腺炎即非細菌性慢性骨盆疼痛綜合征,主要表現為長期、反復的骨盆區域疼痛不適,持續時間超過3個月。可伴隨各種排尿和性生活方面的癥狀,但無尿路感染病史,且細菌培養結果為陰性。ⅢB型前列腺炎是困擾男性的一種常見疾病,在我國發病率為6%~32.9%。慢性前列腺炎中90%以上是ⅢB型前列腺炎。

ⅢB型前列腺炎治療以口服藥物為主,可選用α-受體阻滯劑改善排尿癥狀和疼痛。植物制劑、非甾體抗炎鎮痛藥和M受體阻滯劑等也能改善相關癥狀。對于ⅢB型前列腺炎,目前沒有特效的治療。研究報道,低能量體外沖擊波治療能夠明顯減輕患者的疼痛,緩解癥狀,改善排尿情況,提高陰莖勃起功能,明顯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體外沖擊波治療ⅢB型前列腺炎的機制:
★空化作用:人體組織中存在大量微小氣泡,當沖擊波穿過人體時,微小氣泡高速膨脹破裂,產生空化作用,從而改善微循環,減輕了前列腺腫脹,緩解疼痛。
★封閉神經末梢作用:沖擊波可以改變離子通道和神經膜極性,使去極化和電傳導受抑制,從而止痛。
★機械應力效應:沖擊波直接作用于附近的肌肉,產生不同的機械應力效應,可松解病變組織的粘連,減少肌肉張力,緩解痙攣。如前列腺周圍的盆底肌肉行沖擊波治療后可以放松局部肌肉,改善盆底組織紊亂情況。
低能量體外沖擊波治療有較好的治療效果、耐受良好、無痛、無創、安全性良好、無絕對禁忌癥、療效持久。
陰莖硬結癥,又稱佩羅尼氏病或陰莖纖維性海綿體炎,是一種結締組織疾病,涉及陰莖軟組織中纖維斑塊的生長,是指陰莖海綿體白膜的纖維化病變,使陰莖背側或外側出現單個或數個斑塊或硬結,導致陰莖勃起出現疼痛或彎曲畸形,嚴重者可引起性生活障礙或陽萎。發病率達8.9%。
陰莖硬結癥的病因尚不清楚,發病機制可能與微血管的反復損傷有關。目前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和手術治療。手術治療的目的主要是使陰莖勃起時不彎曲,剝除硬結。目前常用的手術方法包括手術硬結切除及假體植入兩種。
體外沖擊波治療作為一種安全、非侵入性的治療方法,在1989年首次應用于陰莖硬結癥。此后,越來越多的學者做了有意義的探索和總結。這種方法對減輕陰莖硬結癥患者疼痛,改善勃起及生活質量有一定效果。
低能量沖擊波治療作為一種能量級別較低,對組織無損傷,并有潛在預防和治療效果的聲波,具有誘導細胞增殖、組織再生、血管生成、神經再生和抗炎等生物學效應。在體外動物實驗階段已經表明,低能量沖擊波對于膀胱疼痛綜合征/間質性膀胱炎、糖尿病膀胱功能障礙、腎缺血再灌注損傷和壓力性尿失禁等疾病,可能是一種新型、無創、安全有效的治療手段。
我們期待未來深入的研究帶來可喜的療效,讓越來越多的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