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森
一直以來,網紅主播擁有直播帶貨領域的主導權,他們通過創造一個又一個銷量神話,一次又一次證明其帶貨能力。在人們的固有認知中,網紅主播帶貨更專業,對消費者更具吸引力。
隨著直播電商邁入“深水區”,網紅主播的一些弊端顯現出來。他們的影響力和商業價值源自粉絲量、觀看量及銷量等數據,這讓他們無所不用其極地追求數據。于是,數據造假成為“潛規則”。甚至針對一些中小商家,部分網紅主播會聯合MCN機構“刷單”完成合同規定的任務,然后退貨,導致商家受損嚴重。
另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是,網紅主播往往都會收取“坑位費”、提成和傭金,再加上為了配合銷量推出的“全網最低價”,最后商家往往賺得并不多,甚至出現賠本賺吆喝的情況。據某商家介紹,前后找了十多個“中腰部”主播。他們的粉絲量都在100萬左右,“坑位費”五六千元不等,傭金為20%。但是,這些主播都不簽保底協議,不承諾銷量,結果商家做一場賠一場。
消費者協會的報告指出,部分商家對直播帶貨的盲目期待與非理性投入,不斷被冷冰冰的數據修正。這一方面倒逼各類直播秀場逐步加強自我檢視與行為匡正,以避免“曇花一現、黯然收場”;另一方面,商家也開始清醒地思考、判斷:誰更適合做直播間的主人?隨著直播帶貨行業的不斷發展和日益規范,單純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的網紅主播將讓出直播間的主導權。
近日,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昭蘇縣副縣長賀嬌龍,身披紅斗篷在雪地里颯爽策馬,為當地旅游項目代言,成為刷屏網絡的一道亮麗風景。領導干部直播帶貨模式全國“開花”,源于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不少地方因人員和產品的流動性受限,出現了產品滯銷。領導干部擔當起主播的重任,為本地特色產品“花式吆喝”,其目的不是做網紅,而是積極作為,緩解銷售難題,謀求提升產品、區域的知名度,著力為群眾爭取最大的效益,折射的正是新時代領導干部的使命擔當。
由于領導干部能夠獲得消費者極大的信任,對于產品銷售和服務推廣必然產生巨大的拉動作用。也正因為如此,領導干部做主播應堅守幾個原則。
首先是把好“品質關”。領導干部直播帶貨,“播”的是自身擔當,“帶”的是政府公信。消費者埋單,更多的是對領導干部身份的信任。所以,領導干部直播帶貨要把好質量關口,確保其所推薦的產品品質過硬,經得起檢驗。不能把觀眾當作“過路客”,只賣不管,砸了招牌,“翻了車”。領導干部直播不必拘泥于帶貨的銷售額、轉化率等數據,也不應太在意自己在直播中夠不夠幽默,抖了多少段子。群眾最終看中的還是實實在在的品質,這就要求領導干部要在后續的物流、倉儲等系統性配套服務方面下功夫,確保質量讓人放心,服務讓人暖心。
其次,應該充分調動生產者的積極性,努力構建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有效機制。領導干部在“帶貨”的同時,要更加注重“帶品牌”“帶人才”。可以“彈鋼琴”,更應做好“指揮家”,在積極開辟網上政務新路的同時,更要將功夫下在直播之外,做好統籌、規劃、協調、保障,增強發展內生動力,打造完整產業鏈。
最后,直播帶貨本質上是一種市場經濟行為,應遵循市場運行規則。無論是網紅直播帶貨還是領導干部直播帶貨,靠的都是流量和質量,要線上線下齊發力。要嚴防出現靠“文件”強制消費,追求轟動效應、搞虛假政績的情況。
除了領導干部,商家自身也頻頻走進直播間,即采用“自播”的方式帶貨。在網紅主播問題不斷的情況下,商家愈發青睞“自播”。雖然商家可能在烘托氣氛、刺激消費者購買欲等方面有所不足,但他們對商品更了解,也更專業。更重要的是,因為不用交“坑位費”、傭金等,商家可以以最低的成本操作直播帶貨,通過直接讓利給消費者,往往能夠創造銷售佳績。
目前人們熟悉的商家“自播”已經有很多。比如董明珠為格力帶貨已經非常“嫻熟”。她第一次在抖音平臺試水直播帶貨,只實現了23萬元的銷售額;第二次在快手她就實現了3億元的“小目標”;第三次在京東,她將7億元收囊中,成為“帶貨女王”。在2020年國慶節前的最后兩個工作日,董明珠在山東德州、臨沂兩市直播帶貨,分別完成22.2億元、52.8億元的銷售額,共計75億元。
此外,攜程董事局主席梁建章等人也熱衷于在直播電商領域大顯身手,并且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除了這些“業界大佬”之外,其他中小商家亦在直播帶貨領域披掛上陣。在2020年“6·18”期間,天貓商家“自播”成交額占到淘寶直播整體成交額的七成。畢馬威的一項問卷調研結果顯示,64%以上的品牌商家都表示,在自己的直播間帶貨效果更好。
越來越多的商家正在親自下場,商家“自播”帶貨成為一股潮流,也將是直播電商領域新的爆發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