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梅樺 王睿昕 是麗娜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生活有了更高的標準和需求。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使其改變了旅游觀念,傳統意義上的旅游模式已經不再滿足現代人個性化、多樣化的需求,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更加自由、更具有特色的自助旅游。在高速發展的互聯網經濟下,自助旅游者會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呢?本文從互聯網形勢下自助旅游的現狀、自助旅游者的動機、互聯網結伴自助旅游存在的問題以及自助旅游的行為特征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關鍵詞:互聯網;結伴自助旅游;旅游動機;行為特征
中圖分類號:F59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1)02-0-03
1 互聯網自助旅游現狀及結伴方式
1.1 自助旅游市場發展迅猛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旅游觀念也隨時代的變化而變化,人們越來越不滿足于傳統的旅游模式,“修學游、畢業旅行、自助游等旅游項目越來越多,是目前旅游市場上不容忽視的重要細分市場”[1]。在此基礎上,一種新的旅行模式產生,并且逐漸受到旅游者的青睞,這就是自助旅游。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國內旅游的人共有67.8%選擇自助旅游;2016年,75.23%的人選擇自助旅游;到了2017年,選擇自助旅游的人高達82%。現在比例仍逐步上升,由此可以看出,自助旅游服務在我國快速成長,已成為旅游業發展的新方向。
1.2 自助旅游的主要類型
自助旅游主要可以分為短途自助旅游和長途自助旅游。短途旅游是自助旅游最主要的一種模式,根據我國的主要工作和休假模式,以及沒有完全實施的帶薪休假政策,人們的生活和出行受工作的限制,很多旅游者只能在周末或者節假日期間出門旅游,因此許多家庭更愿意選擇短途周邊旅游。隨著經濟的迅猛發展,越來越多的家庭擁有了私家車,因此自駕游已經成為國內家庭比較普遍的旅游方式。長途旅游也是自助旅游的一種類型,它更加適合自由工作者或者旅行愛好者,如之前國外流行的背包客,現在徒步背包旅游在中國也慢慢得到許多人的青睞。很多背包客認為,在徒步旅游的旅程中,不僅能欣賞路上的風景,豐富自己的人生閱歷,而且徒步旅游比傳統旅游模式更加環保。
1.3 互聯網為自助旅游提供了便利
隨著科學的發展,電子商務的出現為自助旅游帶來了新的選擇。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互聯網成為自助旅游者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微博、微信、網站都是人們獲取自助旅游信息的平臺。“旅游目的地認知形象主要來自旅游者對旅游吸引物的感知,但是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游客能在行程開始前較全面地了解目的地,公共基礎設施也對旅游者的認知產生影響。”[2]同時,網絡給旅游者提供的信息更加及時準確,不僅包括旅游景點的風土人情、特色小吃,而且涵蓋酒店住宿、交通和天氣變化等情況,極大地方便了旅游者的出行和計劃的調整。
1.4 互聯網背景下的結伴方式
互聯網的迅速發展,衍生出了許多聯絡交友APP,如微信,微博等等。人們有了越來越多認識和聯系朋友的途徑,也有了更多的公眾平臺發表自己的動態和想法。旅游者在制定出行計劃后,可以在微博平臺上搜索相關話題,尋找與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結伴出行;或者通過馬蜂窩、攜程等平臺尋找出行同伴;也可以利用互聯網聯系不在身邊的親戚朋友,實時分享自己的定位和行程,在相約地點見面,不僅能利用網絡上實時更新的信息,也更加方便快捷。
2 結伴自助旅游者的旅游動機及行為特征
2.1 結伴自助旅游者的旅游動機
動機是指激發、維持和調節個體進行某種活動,并促使該活動朝某一目標進行的心理傾向或動力。而旅游動機是在旅游需要的刺激下,直接推動旅游者進行旅游活動的內部動力。本文簡單分析自助旅游者的旅游動機。
2.1.1 學習探索動機
首先是學習探索動機。這是旅游者認識和了解自己生活環境和知識范圍以外的事物的需要產生的動機。學習動機主要包含探求不同文化的動機、探求不同社會生活方式的動機、自然審美的動機。由于地區文化的差異,不同地區有不同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旅游者如果對其他地區的歷史文化、生活習慣充滿強烈的好奇心,就會產生學習探索動機。不同的學習探索動機,在旅游時有不同的游覽重點和喜好。
2.1.2 健康休閑動機
健康休閑是旅游者產生旅游動機的一種原因。高強度的工作和快節奏的生活往往給人們帶來巨大的壓力,旅游者為了緩解壓力,會通過旅游減輕工作、生活帶來的緊張感;也有旅游者想要通過休閑旅游治療疾病,恢復身體健康。無論是為了緩解壓力還是增強體魄,結伴自助旅游自由、輕松的模式更容易受到旅游者的青睞。
2.1.3 情感交流動機
情感交流是人的本性,通過旅游這一社會行為,結交新的朋友,探親訪友,尋根問祖,擴大自己的交際圈,可以滿足個體對歸屬感的需要。情感交流動機一般包含個人交際、社會生活以及情感需求等方面。
2.1.4 社會實踐動機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人們會因為參與科學考察、出席會議、購物、學習等活動而產生旅游動機。自助旅游者的社會實踐動機主要包括四個方面。
(1)政治原因:參加會議或科學考察等活動。
(2)經濟原因:完成公司的業務交流,購買商品等活動。
(3)社會原因:參加親友的婚禮或一些其他慶祝活動。
(4)文化原因:外出修學或進行宗教崇拜等活動。
2.1.5 自我實現動機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往往因為受到各種因素的限制,自尊不能得到完全滿足,自我價值不能很好地實現。因此旅游者希望通過旅游活動豐富自己,獲得更大的成就,實現自身價值,從而得到他人的尊重。
2.2 結伴自助旅游者的行為特征
2.2.1 決策行為特征
為了追求深度旅游,互聯網結伴自助旅游者通常會避開旅游黃金周,選擇在淡季出游。互聯網結伴自助旅游者的出游時間會隨著旅游目的地的距離進行調整,如果距離較近,在外停留的時間相對較短,若距離較遠,則停留時間相對延長。互聯網結伴自助旅游者在選擇同行的“旅友”時,主要選擇志趣相投及有相似旅行計劃的人,“旅友”的選擇會決定出行的順利與否。
2.2.2 消費行為特征
在餐飲消費方面,若結伴人數較少,互聯網結伴自助旅游者大多選擇在旅游地的路邊小吃店就餐;若結伴人數較多,則在涵蓋旅游地特色美食的大眾餐館用餐。在住宿消費方面,大部分互聯網結伴自助旅游者會選擇經濟適用型酒店留宿,少部分會自帶帳篷或借宿在當地居民家。在交通消費方面,大部分互聯網結伴自助旅游者選擇乘坐交通工具到達旅游地,少部分選擇徒步方式出游。
2.2.3 游后行為趨向
互聯網結伴自助旅游全程由旅游者自定計劃執行,能夠給旅游者帶來難忘深刻的旅游體驗,因此大多數旅游者愿意再度體驗并推薦身邊的親朋好友一同參與。在旅游過程中,旅游者同吃同住同行,相互幫襯扶持,有共同的旅行回憶,且彼此志趣相投,有許多共同話題,有利于旅游者建立珍貴的友誼。
3 現階段互聯網結伴自助旅游存在的問題
互聯網的進步為結伴自助旅游的發展創造了便捷的條件,旅游者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獲取目的地的相關旅游信息,尋找與自己志趣相投的“旅友”。但在現階段,互聯網結伴自助旅游在發展進程中,現有體制機制不健全、不完善,以及旅游者、旅游產品經營者和旅游目的地政府間的關系較為復雜,各方面因素相互交織,存在一系列亟待解決的問題。
3.1 旅游信息真偽難辨
“隨著旅游服務模式的興起,在線旅游服務商數量不斷增加,傳統及新興旅游企業紛紛以不同形式進入在線旅游市場。”[3]在“互聯網+旅游”的背景下,旅游者獲取旅游信息非常容易,但辨別信息真偽卻很困難。在互聯網大數據的時代背景下,除了旅游地景區官方發布旅游信息外,許多自媒體或個人都能通過社交娛樂平臺發布相關的旅游心得,導致旅游者查找到的信息過于繁雜。其中可能摻雜不少的虛假信息及廣告,想要從諸多信息中篩選出有效信息,耗費的時間精力可見一斑。
3.2 網絡結伴騙術叢生
互聯網結伴自助旅游是通過網絡達成的新型旅游方式,旅游者在網上找到與之相伴的“旅友”,共同制定旅游出行計劃。但隔著網絡,在現實生活中沒有真正接觸過,彼此都不了解對方的品行操守。有些不法分子為了圖謀利益,會在網上發布“釣魚”信息,等待真正想結伴的旅游者上鉤,防范意識不強的旅游者容易上當受騙,輕則被騙取錢財,重則直接危害人身安全。
3.3 現有機制維權不易
傳統的跟團游,旅游者的權益由旅行社保障,但自助旅游維權比較困難。旅游者在旅游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容易被商家忽悠蒙騙,花費高價購買假冒偽劣的旅游產品。再則旅游行業本身的機制也存在不完備的問題,在食宿購物等方面,最易出現服務質量不佳的現象。“由于自助旅游者是弱勢群體,在維權的過程中又是少數個體,單獨維權往往被忽視”[4],且維權成本過大,從而導致自助旅游者放棄維權。
3.4 旅游感官體驗不佳
自助旅游者想要體驗的旅游是個性與自由的,且在此基礎上能親近自然、體驗生活,從而得到全身心的愉悅與放松。但現在多數已開發的旅游目的地所展現的景觀及所想表達的文化內涵基本呈現出地區同質化的現象,同一個地區的景點目之所及千篇一律,且目的地的旅游服務日趨僵化,無法滿足自助旅游者的個性化旅游體驗需求。
4 互聯網結伴自助旅游發展建議
旅游者能通過自助旅游深入了解目的地的社會文化習俗,體驗別樣的生活方式,隨性所動、隨心而行,從而達到放松身心和平靜心緒的目的。但要想達到讓旅游者滿意的互聯網結伴自助旅游情境,就不得不解決其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下文是發展互聯網結伴自助旅游的探索性建議。
4.1 引進新技術,形成景區新格局
針對旅游信息不對稱導致虛假交易頻發的問題,景區管理者應當引進先進的智能圖景識別技術,將景區的標志性景觀以及全域路線導圖全方位多角度地識別上傳到官方平臺上,方便旅游者進行比照參考。景區官方要及時更新相關時訊與活動,總結并改進以往管理模式,增加官方線上服務窗口,為旅游者答疑解惑,讓旅游者建立并加強與景區官方的信任關系,減少發生虛假交易的概率。景區相關方還要定時對線下線上的票務銷售進行監管和核查,從源頭處杜絕景區門票收費亂象。
4.2 完善相關法律,健全行業機制
隨著互聯網結伴自助旅游的興起,許多行業內外人員為了牟取利益,在互聯網平臺上發布許多陷阱信息,等旅游者進套。而由于網絡的虛擬性特征以及旅游行業準入門檻低的特點,想要追究責任實非易事。相關部門需要完善法律法規,作為追究責任的基本依據。“旅游虛擬社區的管理者應該加強社區管理,創造健康可信的網絡環境;完善社區功能,創建便利的結伴旅游平臺”[5],同時旅游行業要健全行業自律機制,提高行業準入門檻,除了對實體商戶進行監管外,對線上旅游商業行為也要嚴加把控,營造良好的業內氛圍。
4.3 加強社會監督,規范行業操作
餐飲、住宿、購物、娛樂等旅游活動離不開旅游經營者的運營和操作,但由于缺少監督與管控,某些旅游經營者會利用行業漏洞,使旅游者的權益受到侵害。由相關部門進行監督管理,固然是震懾旅游經營者的上選之策,但缺點是無法實時督控。因此,需要發揮群眾的力量,賦予旅游者監督的權利,還要設立便捷的舉報通道,讓旅游者能動用“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同時起到規范行業操作的效用。
4.4 細分旅游市場,完善旅游設施
目前的旅游市場依舊以傳統的跟團游為主,產品的設計以及旅游設施的供應也都是據此執行的。然而現下年輕一代的旅游者大都偏愛能張揚個性、釋放活力的個性化旅游方式,自助旅游應運而生。旅游決策者要仔細考慮這一市場蘊含的巨大潛力,充分挖掘其潛在的商業動力。“旅游服務企業應該不斷更新網站自助旅游的各項信息,加強旅游地的基礎設施建設,建立完善的應急救援體制,提升旅游者的應急處理能力,從根本上保障自助旅游者的各項權益。”[6]
5 結語
自助旅游是當下社會最受旅游者青睞的一種旅游方式,具有自主性、靈活性的特點。自助旅游也是未來旅游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是社會綜合實力提升的表現。自助旅游雖然發展較快,但是在發展過程中受較多因素的影響和限制。在此背景下,自助旅游者的旅游動機和旅游過程中的行為特征必然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
互聯網結伴自助旅游不僅能讓旅游者欣賞到優美的風景,也能使旅游者結交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分享旅游途中的體驗,增強旅游的樂趣,充分了解和體會旅游目的地的歷史文化、生活習俗。但結伴自助旅游也存在有待解決的問題,無論是旅游信息真假難辨,還是結伴的安全隱患都影響著自助旅游的發展。因此,互聯網結伴自助旅游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綜上,結伴動機和自助旅游動機的相互交織,共同激發了互聯網結伴自助旅游行為。
參考文獻:
[1] 陳果.新媒體對大學生旅游行為的影響[J].藝術科技,2020(11):115-118.
[2] 杜雅棣.自助游客對南京旅游形象的認知調查[J].藝術科技,2019(8):232-234.
[3] 葛雅婷,蔣琳,是麗娜.基于SERVQUAL模型的在線旅游服務質量提升研究[J].電子商務,2020(2):4-6.
[4] 魯瑾.智慧旅游背景下自助游發展研究[J].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報,2020,20(02):62-65.
[5] 劉慧乾,于立新.互聯網結伴自助旅游者旅游動機研究[J].數學的實踐與認識,2020,50(12):255-265.
[6] 朱華.大學生自助旅游市場研究[J].營銷界,2020(44):35-36.
作者簡介:蘇梅樺(2000—),女,海南三亞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自助旅游、旅游市場營銷。
王睿昕(1999—),女,新疆阿圖什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自助旅游、旅游市場營銷。
是麗娜(1979—),女,江蘇常州人,博士,副教授,系本文通訊作者,研究方向:旅游服務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