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琴
摘 要:我國近視發病率高,年齡低,嚴重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習近平總書記一直關心青年的視力健康,并為這項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導。他指出,青少年關系到國家和民族前途的重大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有必要結合深化教育改革,制定切實有效的近視預防措施,并敦促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落實。本次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整合實踐的目的是通過小學生的探究性學習,讓學生了解近視的成因及預防措施,從而培養良好的用眼習慣。通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一體化的實驗研究,培養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自我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
關鍵詞:預防近視;小學生;教學整合;實踐研究
一、小學生眼睛近視的現狀和預防的重要性
(一)小學生眼睛近視的現狀
我國近視人口約4.5億,學生人數超過2億,近視發病率接近60%。近視眼的數量已居世界第一。近視在學生中越來越嚴重。在《中國學生近視高發急需干預》這一報道顯示,我國學生近視狀況令人震驚,學生近視程度不容樂觀。拯救兒童的眼睛是重中之重。相關數據顯示,對于學生來說,近視最重要的原因是不正確的眼習慣。因此,預防是解決學生視力問題的關鍵。小學生的不良眼習慣一旦形成和養成,糾正起來就更加困難。作為一名數學老師,在多年的數學教學工作中,清楚的認識到這一問題的嚴重性。在數學課堂上,糾正學生不良的讀寫姿勢,保護他們的視力,預防近視,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近視預防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整合的實踐研究”。
(二)數學課堂中預防小學生近視的重要性
由于近視在學生中的普遍存在,大多數學生已經習慣了近視,對近視的危害和程度并不了解。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看不清黑板外,嚴重的會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及正常生活。因此,注意學生學習成績的同時,也要積極防治近視眼,防止其無限發展。學生和家長也要對此應有正確認識。眼睛是人體的重要器官,是心靈的窗口,是人們生活、學習和工作的第一要素。人們獲取外部信息的90%依賴于視覺。我們都需要用我們的眼睛看到和感受美麗的世界。如果從小就無法預防和矯正近視,它將影響我們未來的長期工作和生活。讓我們關心小學生的視力健康,讓每個孩子都有一雙明亮的眼睛。
二、影響小學生近視的因素
(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書寫姿勢對學生近視的影響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大多數學生在寫作、閱讀和寫作的姿勢上都不正確,沒有做到“一拳、一尺、一寸”的距離,同時,由于有的學生每天做作業一個多小時,甚至課間十分鐘也在做,眼睛長時間工作,沒有好好休息,容易眼睛疲勞、近視。
(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座位對學生近視的影響
以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為例,教師通常以教學為主,學生主要通過聽覺和視覺感知學習信息,主要是聽覺。在課堂上,教師的語音信息強度會隨著距離的擴大而減弱。同時,由于環境的影響,學生的視覺能力會下降,造成后排學生的視覺疲勞,出現看不清甚至看不清的現象。因此,長時間坐在后排和座椅兩側的學生通過視覺獲得的信息比坐在前排和中排的學生少,容易造成視力下降或斜視等生理問題。
(三)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課堂中教學強度對學生近視的影響
用眼程度多,缺乏合理的休息,容易造成學生近視。如今,小學生作業多,不少家長申請了課外補習班。小學成長期的學習、閱讀和做作業,對學生的近視的影響程度比較大。
(四)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電子產品對學生近視的影響
隨著教育現代化的逐步推進,多媒體教學設備(主要指投影儀、視頻顯示器、電視機、電腦、交互式電子白板、投影屏)在小學課堂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它不僅使教師從繁重的板書中解放出來,而且使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地位更加重要,同時也改變了一成不變的傳統教學模式,使課堂更加輕松有趣。但如果電子產品對比度調節不好或字體過小,多媒體課件的內容模糊不清,或者學生在光線不足的多媒體顯示環境中長時間觀看電子屏幕,閱讀書籍和做筆記,這可能會損害學生的眼睛并影響他們的健康。
三、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預防小學生近視的策略
(1) 有正確的寫作姿勢。頭挺直,肩平,身體挺直,腳安全。。堅持“三個一”的正確寫作姿態,培養良好的寫作習慣。眼睛離書一英尺遠,身體離桌子一拳遠,書離筆尖一英寸遠。
(2) 你的眼睛用不了多久。堅持“兩個務必”,端正讀寫姿勢。讀寫一個小時,休息一下。
(3) 在教室里安排座位時,老師應該考慮每個學生的需要。座位應根據兒童身高、近視等因素安排。我們也應該靈活。例如,有的學生視力不好,往中間或者稍微靠后有利于視力的恢復;低個子的小學生座位要墊高,定期適當調整班級座位。座位安排需要根據學生情況調整,并注意間隔,通常每隔一個月為宜。調整時,不僅要注意左右旋轉,還要注意前后旋轉。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必須積極接受學生的意見,以避免近視和斜眼。
(4) 小學數學教師借助多媒體教學時,應該規范使用,數學教師在制作多媒體課件時,要根據數學教材的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背景、字體、顏色和字號,背景簡單明了,色彩對比明顯,使最后一排的學生也能清晰識別。在播放多媒體課件時,屏幕切換速度不應太快,以免造成學生的視覺疲勞。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應控制小學每節課使用多媒體的時間在15分鐘之內,以最大程度地減少電子學習對學生視力的損害。
結論
總之,學校和教師應承擔起提高學生護眼意識和護眼技能的重要責任,提醒學生適度用眼,預防近視。只有引導學生、家長和社會的支持與合作,才能形成合力,把“培養學生良好的眼習慣”的重要性提高到重要的高度,才能提高學生的健康素質。做好科研工作,就能以身作則,使“教師引導學生,學校帶動家庭,家庭帶動社區,社區帶動社會”,形成良性循環,全民參與,共同守護學生的眼睛健康,促進青少年發展。
參考文獻:
[1]北京市東城區小學生用眼行為及家長預防近視影響因素分析[J].韓霄,馬迎華,陳輝,馬莉蓉.中國學校衛生.2019(10)
[2]公衛醫師參與的小學生預防近視健康教育干預效果評價[J].曾樂,楊銀燕,云郅智,王偉.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2018(04)
[3]延長戶外活動時間對小學生近視預防效果評價[J].胥芹,王晶晶,段佳麗,宋玉珍,趙宏,郭秀花,吳立娟.中國學校衛生.2018(03)
[4]中小學生預防近視干預效果觀察[J].胡杰忠,曾永宜,方麗珍,陳鏡堆.醫學理論與實踐.2018(15)
課題:本文系2020年度三明市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研究課題《預防近視與課堂教學整合的實踐研究》(課題編號jsfk202056)階段性成果。
3233501908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