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偉標
摘 要:在當前高職院校中,數學作為一門比較基礎的必修課程,它具有一定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大部分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覺很困惑,這也使得高職院校數學教學暴露出較多的問題。因此,應當及時的對數學教學內容進行改善與創新,將數學建模融入高職數學教學中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思維邏輯。本文首先分析高職數學教學中融入數學建模的重要性,隨后提出對應的教學方法,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職數學;教學策略;數學建模;
引言:
數學是當前高職教育中基礎課程,同時也是學生進階專業課的基礎。但是,目前來看,高職學生自身的思維靈活性不足,而且學生的基礎能力相對較弱,同時數學知識自身擁有一定的難度。數學建模思想在當前教學中的應用可以改善教學效果,通過建模可以將原本復雜的知識內容進行調整,從而幫助學生更加直觀的觀測,以此提高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與運用。在當前高職數學的教學中,教師應該結合學生情況融入數學建模思想,并對其進行深入分析。
一、高職數學教學中融入數學建模思想的重要性
(一)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數學課程自身具有一定的難度,數學課程中許多公式、基本算法以及已訂立都是在對應的基礎上形成的,這也充分說明數學建模思想的運用是能夠解決實際問題的。它通過有效的方式實現對于計算機的計算,然后利用對應的方式建立數學模型,從而將建模的過程進行還原,教師在通過有效的方法做好引導,讓學生借助模型加強自身的思維變化,以此解決數學問題。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樂趣,幫助學生理解書本中比較難理解的內容,從而讓數學變得更加有趣,再結合理論的內容進行改善,從而使學生更好的融入數學學習之中,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1]。
(二)培養學生們的創造力
創造能力的培養是我國現代教育的主要思想,在當前高職的教學中創造力培養也是比較重要的。在數學的教學中教師應采取有效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這樣不僅能夠幫助學生積累學習的知識,還能激發學生的潛在能力,將數學建模融入高職數學教學中可以解決數學問題,從而讓學生的思維得到有效轉化,以此調動學生的各項能力,同時還能提高他們的知識運用能力。數學建模的運用使得學生的運用能力不斷提升,而且在思維方面也形成了較好的轉換,以此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范圍與空間,促進學生不斷成長。
(三)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數學建模建立在當前數學知識的理解與運用上,在具體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需要構建對應的模型,并借用模型分析數學問題,這樣的方式有利于提高當前學生的操作能力。而且當前高職學生教學中會涉及到一些問題,其自身與實際脫離,學生很難對其進行理解與運用,如果學生利用相應的模型能夠彌補當前存在的問題,同時還能調動學生的思維能力,幫助他們更好的對問題進行分析。數學建模的運用有利于轉換思維,加強對于問題的分析,以此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2]。
二、高職數學教學中融入數學建模思想的有效方法
(一)在數學概念學習中融入數學建模思想
數學概念源自于生活,它與生活有一定的關聯性,借用數學建模可以將原本抽象的問題進行表達,為此,在當前高職數學概念的教學中融入數學模型可以將相應的理論進行結合,從而幫助學生根更好的分析概念,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例如,在“變速直線運動中的瞬時速度”學習中,教師可以提出一個問題,“假設一物體正在進行變速作用,那么應該如何獲取在這一刻中的瞬時速度”。針對此問題,教師可以建立相應的模型與學生展開探討。如建立一個時刻為s和位移A兩者之間的函數關系表達式,則位移函數為A=A(s),若建設實踐為s0時候,物體位移位置為A=A(s0),那么多s0時刻,若給出一個時間標量為△s,則可以獲取物體位移兩為△A=A(s0+△s)-A(s0),從而得到物體在s0與s0+△s這一段時間內,平均速度為v就為△A/△s,若丨△s丨比較小,則可以將V看作為物體在s0時間變化的一個近似值,這也是就是“已知一個物體在運動時間的位移函數為A=A(s),求任一時間段s0時間的瞬時變化速度”的數學模型。
(二)讓學生在學習中結合專業知識加強練習
在具體教學中,教師需要重視學生的練習,同時還要設置相應的問題給學生進行思考,從而簡單的對問題進行思考,讓學生學習數學建模的相關方法,這樣可以將原本比較復雜的問題進行結合,從而利用有效的方法建立對應的數學模型,這樣有利于更好的進行分析與求解,從而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3]。
例如,某游戲公司項目損失總額為10萬元,供損失項目價值總額為100萬元,其中設計項目價值為60萬元,編輯項目價值為35萬元,游戲版權分攤為5萬元,球各方共同分攤金額為多少,教師可以根據上述問題建立以下公式。
共損分攤率為10÷100*100%=10%,各方分攤金額為:
設計項目供總項目分攤金額為:60*10%=6萬元
編輯項目供總項目分攤金額為:35*10%=3.5萬元
游戲版權供總項目分攤金額為:5*10%=0.5萬元
通過這樣建立模型幫助學生進行分析,從而加深他們對于問題的理解與運用。
(三)將數學建模思想融入教學過程中
長期的數學發展并不是依靠自身因素,而是通過客觀的實際需求,以及生活和學習的結合形成的。因此,針對于數學的建模思想在融入高職數學的過程中需要實現多方面的改善,這樣有利于掌握相應的數學公式使用方法,從而將數學與實際生活有效聯系在一起,這樣幫助學生更好的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其次,針對高職數學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善于利用對應的信息技術,通過不同的有效手段做好引導,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在具體開展相關數學的引導過程中,還應該努力改變以往的枯燥教學模式,利用學生感興趣的形式展開教學,以此促進學生不斷成長,讓他們更好的融入課堂之中。這樣有利于更好的了解學生的情況,從而讓教師更好的制定教學計劃,以此完善教學活動,提高整體的教學質量。
(四)將數學建模思想融入課后練習之中
在以往傳統數學教學模式中,布置課后練習往往都是課堂文章內容展開,然后安置對應的數學練習題,而學生負責套用教師上課時所教會的內容進行搬入,從而完整課后練習題。在具體的開展過程中課后的內容布置應該重視與學生的生活互相結合,這樣可以深化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運用,其次,高職數學教師應該設計一些開放性的習題內容,讓學生在探討中掌握相關知識內容,從而深刻的了解數學知識運用。
(五)重視數學建模的特殊性
數學作為當前主要學科之一,其自身具有一定的特點,數學的抽象導致數學一直以來都是比較難理解的學科。為此,教師應該將數學模型導入其中,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從而貼近學生的生活,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趣味性和實踐性。如果引用內容難度過高則會導致學生無法理解,從而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應該將內容設定的簡單易懂有利于學生接受,同時讓內容貼近學生的現實生活,以此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高職數學的教學中,教師應該重視數學建模的運用,通過數學建模可以幫助學生較好的分析數學問題,同時還能培養學生的各項能力。不過目前來看,對于數學建模的運用還存在一定的問題,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一步使用,從而加強對于學生的引導,以此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董君. 高職數學教學中融入數學建模思想的探索[J]. 產業與科技論壇,2015,14(24):170+173.
[2]李宏平. 在高職數學課程教學中融入數學建模思想[J]. 大學數學,2012,28(02):86-88.
[3]王明. 數學建模思想融入高職數學教學的策略分析[J]. 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32(12):63-64+67.
3933500338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