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從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步伐不斷加快,教育工作者越來越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對于小學高年級的學生來說,在接受了前幾年的數學啟蒙后,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數學功底,個人認知水平也逐漸成熟,正是培養思維能力的最佳時期。因此,小學高年級教師要認識到學生身心發展狀態,積極創新教學方法,開拓學生的數學思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本文結合案例,闡述了小學數學高年級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高年級;思維能力;培養
前言:
小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主要體現在學習能力、思維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審美能力等多個方面。其中思維能力是學生們通過分析、綜合、總結、比較等一系列的過程理性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學生們學習能力的基礎,對于學生的未來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小學階段,數學是學生們鍛煉思維能力的重要平臺。特別是小學高年級學生,他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數學基礎,在教師的有效引導下更容易培養思維能力。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闡述如何培養小學數學高年級學生思維能力。
一、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小學高年級階段,學生在前幾年的學習中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數學基礎,心智逐漸成熟。在這個階段,教師要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綜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狀態,利用豐富有趣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創設問題情景的方法,讓學生沉浸在特定的學習情境中,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去思考,發掘學生的獨立探究能力,進一步養成良好的數學思維。
例如,在學習“認識圖形”這一節時,主要教學目標是教會學生在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基礎上,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平面圖形,教師可以利用一些輕松愉快的互動情境導入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教師可以事先準備一些圖形卡片并混合在一起,然后讓可以讓學生隨機抽選一張,并讓學生進行圖形辨認,并說出不同圖形特征,這樣互動教學可以檢驗學生預習成效,及時了解學生對于這節課的知識掌握情況。另外也可以為學生準備一些手工材料,讓學生動手操作通過繪制、裁剪、折疊等方法制作出不同的圖形,最后再根據學生動手制作的圖片作品,開展實踐教學活動,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加有成就感,更加積極感興趣的參與教學課堂教學活動。在這個情境的引導下,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會更加認真積極的配合教師的教學活動。首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們發現題目中的有效條件,讓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自己尋找已知條件中的聯系。其次,鼓勵學生根據已知條件的聯系構建等式,得到完整的方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在特定的情境中投入到本節課學習中去,主動的思考、分析、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鍛煉了個人思維能力。
二、借助思維導圖,厘清知識結構
小學高年級階段,學生的數學知識難度逐漸增加,很多知識都是在原來知識的基礎上增加了難度。為了讓學生更全面的掌握所學知識,教師可以讓學生構建起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讓學生成體系的總結某個知識點。為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制作知識思維導圖,讓學生發現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全面細致的梳理所學知識,從而構建起系統的理論框架,有助于學生厘清知識結構,發展思維能力。
例如,在學習“圖形的運動”這一節內容時,學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圖形的平移、旋轉、運動等。為了讓學生對于本節內容理解的更透徹,教師首先可以引導學生思考所學圖形。“同學們,我們這節課來學習圖形的運動,說到圖形,你可以想到哪些圖形呢?大家開動腦筋想想,我們之前學過那些圖形?”這時候會有學生搶答說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等。教師可以讓學生拿出紙筆,跟隨自己在黑板上的板書進行繪制。為了梳理圖形這一部分的知識結構,首先可以對圖形進行分類,教師在黑板上寫下“四邊形”、“三角形”、,每一個種類對應一個方框,每個方框下面拉出一條線,這條線可以繼續延伸多個分支。“大家現在來看老師黑板上畫的思維圖,你們也可以畫在自己的練習本上,跟隨老師的步伐進行回顧。”接下來,教師就可以在四邊形下面寫下“正方形”、“長方形”、“菱形”、“平行四邊形”,逐漸完善思維導圖。利用這種形式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一個大概的了解,系統的把握數學知識體系,形成思維能力培養的基礎。有了知識體系的基礎,學生才能解決數學問題的時候發散思維,積極尋找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促進思維能力培養。
三、聯系生活實際,訓練思維能力
數學來源于生活,很多數學公里都是在實際生活中那個發現的。教師在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的時候,也可以把目光放到實際生活中,利用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啟發學生,讓學生理解數學的現實意義。在解決實際問題的時候,學生們不僅可以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還能認識到數學和實際生活的聯系,發散數學思維,學會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從而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例如,在學習“數據的表示和分析”這一節內容時,學生們要學會使用表格、統計圖等工具分析數據,根據觀察圖像得出自己的分析和結論。在學習這一部分內容時,為了讓學生深刻體會數據處理、分析的過程,教師可以給學生們布置生活實踐課題,比如可以讓學生在周末調查村莊用水情況,調查公共洗手間水龍頭是否擰緊等實際的問題。在調查中,讓學生把觀察到的數據記錄下來,并且制作成數據表格,根據自己的理解制作成合適的分析圖,并且寫下自己的分析、總結,以及自己對于村莊節水問題的看法。在新的一周上課時,教師可以邀請制作精美的學生上臺展示自己的調查成果,說一說自己如何分析數據、處理數據、總結結論的。利用這種形式,讓學生在實踐中運用所學知識,并且在這個過程中充分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總結:
總的來說,思維能力對于學生的未來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小學數學是學生們鍛煉思維能力的重要平臺,因此,教師可以從“創建問題情景,激發學習興趣”、“構建思維導圖、厘清知識結構”、“聯系實際生活、訓練思維能力”等幾個方面出發,創新教學形式,引導學生大膽發問、主動思考,逐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牛平.簡論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讀與寫,2021,18(8):140.
[2]馬敬霞.小學數學思維能力培養方法探究[J].教育實踐與研究,2021(4):18-19.
3229501908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