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曉芳
摘 要:信息技術是現階段最新型的一種教學模式,也是隨著時代發展的必然產物。在初中階段的數學課堂上,老師引進信息技術的運用,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的思維;另一方面還可以提升課堂效率。下文中主要從信息技術為出發點,對該技術在數學課堂上的使用展開研究,其主要目的是最大化提升課堂效率,保障學生的學習質量。
關鍵詞:初中階段;數學學科;信息技術;應用策略
引言:
目前階段,新課改要求教育改變教學模式,其中信息技術就是目前所研究的重點教學模式之一。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對學生的品質以及學習能力會產生很大的影響,老師要從信息技術的運用出發,改變以往的教學理念,在課堂上合理利用信息技術,促進學生進步。
一、初中階段數學課堂上的問題
1.教學模式單一
初中階段的學生大多思維還不成熟,因此數學知識在他們眼中是有些抽象的,老師要看到這一問題的存在,并且在課堂上合理構建相應的情景模式來化難為簡,促進學生的吸收。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數學老師并沒有看到這一點,有一些數學計算是先要學生明白其中的原理的,但是老師對原理的講解只是按照書本上的語言讀給學生們,并要求學生死記硬背下來,這對學生的靈活運用是不利的。其次老師沒有按照從簡到難的規則去講解,對于難點知識老師重復講解給學生,對于這些抽象的習題,學生們聽不懂,逐漸的也對數學課堂失去了信心,有的嚴重的還會產生逆反心理。
2.沒有把學生放在主體位置上
目前階段的初中數學課堂上,老師依舊采取以往的教學模式,他們做課堂上的主人,一切的活動以及教學都是依據老師來開展的,老師從自己的立場出發,為學生們布置了全部的學習環節,學生們沒有發言的機會。初中數學要求課堂上老師和學生展開互動,新課改規定,要以書本教材為載體,教學目標為依據,課堂上展開互動來促進學生的吸收,激發學生在數學中的潛力。但是老師的全全操控,讓學生一直處在被動的模式下,這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是非常不利的[1]。
二、初中階段數學課堂上引用信息技術的運用研究
1. 激發學生自主學習
隨著時代的發展,信息技術被廣泛的引進教學中,學校有了自己的教學平臺,并且在平臺上開展相應的活動。網絡平臺的構建讓學生的學習方式出現了多元化的,包括在預習階段、復習階段等都可以讓學生更加便利的開展學習?,F階段,老師的觀念是網絡平臺可以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模式,讓學生進入到自主探索的學習中。網絡平臺和課堂上的教學是不一樣的,在課堂上,更加關注老師在講臺上的教,但是網絡平臺上,更加看重學生的自主性學習,因此網絡平臺可以最大化激發學生的自主性。比如說在講解“全等三角形的判定”這一節內容時,在正式上課之前,老師會講解一些三角形的新知識,以及預習方案和導學案,老師可以在網絡平臺上把這些知識傳授給學生,讓學生做好開課前的準備工作。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們預習了這一章節的重難點知識邊的判定,并且學生們有了探索三角形全等條件的思路。此外,學生們還可以在這一過程中記錄下難解的問題,并且在網絡平臺上反映給老師。在正式課堂上,老師可以依據學生們給出的反饋情況,在課堂上開展針對性的講解,激發學生的自主性。這就可以看出,信息技術對數學課堂有很大的有利作用,可以讓老師清楚學生的學習程度,以此來最大化提升課堂效率。在課下的練習中,老師可以從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出發,來布置相應的作業,學生們在完成了之后,可以在平臺上交給老師,這就最大化激發了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成為了課堂上的主體。
2.拓展資源的運用,豐富課堂內容
教育部門在不斷的發展中,教學資源也在不斷的拓展,在這一過程中,老師要對這些資源進行精細劃分,這就對實際課題課堂的開展提供了有利的幫助,相應的也保障了課堂效率,最大化激發出信息技術在課堂上的作用。老師在對資源分類的過程中,要遵守相應的原則,包括資源的合理性、實用性、全面性、教育性等。依據數學的大綱內容,可以把相關素材分成課件、習題、例子等內容,這些資源順應了信息技術發展的要求,也最大化發揮出了信息技術在課堂上的作用。比如說電子書包,在這其中有很多的素材和相關知識,這樣的資源最大化滿足了學生的實際需求,同時也滿足了老師的教學要求。老師可以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展開學習目標的設置,學生也可以從自身的學習能力來選擇相應的學習內容,網絡資源的詳細分類也保證了資源的多元化,包括動畫、圖片、音頻模式等。在實際課堂上,老師可以使用資源中的動畫以及圖文結合等方式為學生構建相應的情景模式,這也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老師還可以使用電子書包中的儲存鍵,讓學生把相關的問題上傳到相應的問題庫,在實際課堂上,采用電子版來為學生做講解,并鼓勵學生展開實際的研究,為學生展開針對性的講解,最大化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率,保證了課堂質量[2]。
3.網絡信息技術激發學生的興趣
在初中階段的數學課堂上,情景模式的構建對于提升課堂效率是非常重要的。而信息網絡技術在構建情景模式方面有著很大的優勢,因為網絡技術具有動畫、音頻、圖片等模式,這對于構建情景模式非常有利的。在信息網絡的使用中,多媒體是最常用的一種方式,并且在課堂上引用的次數也比較多,它可以最大化提升課堂效率。老師可以結合課堂目標,引進多媒體展開教學,比如在學習“線段、射線、直線”這一節內容時,老師可以在課堂上播放學生們都比較感興趣的電視劇“西游記”,讓學生們觀看齊天大圣的金箍棒,使用多媒體中對圖片伸縮以及旋轉功能,并且打開音頻,給學生更好的學習體驗,激發學生的自主性。老師可以拋出相應的問題:齊天大圣的金箍棒是什么樣子的,老師還可以使用多媒體來展示相應的圖片,讓學生直觀的看到線是什么樣的。這樣的教學過程就是在學生的認知范圍內舉出實例,激發學生的興趣,提升學生的探索欲望。此外,老師還可以在現實中找出實物,讓學生最大化鞏固課堂上學到的內容。
4.微課讓數學知識由繁化簡
微信是信息技術的載體部分,老師在課堂上使用微課的模式,可以對相關的知識進行整合,并且把相同類型的題型進行總結,讓難點知識變得更加簡單,這對于數學課堂是有利的?,F階段,初中數學教學中,采用微課的形式越來越廣泛,對于微課的使用,要求在最短的時間內取得最好的成果,這也成為了老師在課堂上的教學目標。此外,對于微課的設置是存在難度的,老師在使用的過程中,不管是在習題的選擇上,還是在整體的課堂結構上,還是對評價的反思等,老師都要做到精準的把握,最大化利用微課來突出數學知識。比如說在學習“線段的長短比較”這一節內容時,課堂上展開的主題設計要和書本教學目標相同,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們清楚在兩點之間,線段是最短的,其相應的主題是對線段的長短進行比較。老師在展開這一節微課的設置時,要最大化發揮出教學工具的使用,比如尺子與圓規等,對兩條線段進行比較,讓學生掌握線段的長短測量方法,在這一課堂上,老師要給足學生思考的時間和空間,并且在最后老師要幫助學生對這一節課做總結,讓學生對這一節內容做更好吸收。老師在課堂上使用微課,可以讓教學任務更加的清楚,學生們重點學習重難點知識,此外,老師需要注意的是,在微課的講解中,老師要注意自己的語言使用,以及語調等問題,要最大化做到圖文一致,保證學生有更好的體驗[3]。
5.信息技術保證課堂質量
初中生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因此他們在課堂上對知識的吸收程度是不同的。這也就要求老師在課堂上,對重難點知識進行總結,并且把這一部分知識融入到微課的設計中,以此來充分展示這一節課的重點知識。此外,老師要對學生展開正確的引導,讓學生在微課的使用下,對相關知識進行循環播放,這也突破了以往課堂上的局限性,激發學生對數學的熱情。比如說在學習“二次函數圖像和性質”這一節內容時,學生們對二次函數的圖片比較難推理,并且對相應的習題也不好掌握,所以,老師可以考慮把這一節知識做出微課視頻的模式,讓學生們觀看,學生依據自己的學習能力展開微課的學習,可以重復觀看,直到完全理解了為止。
總結語:
以上就是在初中階段的數學課堂上引進信息技術的方法策略,信息技術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所出現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現在已經被廣泛的引用到教育中。信息技術可以完善教學結構,豐富課堂內容,促進學生在課堂上的自主探索能力,讓學生有好的學習體驗。此外,老師要在信息技術的運用下,對課堂教學模式進行創新,不斷提升自身的網絡技術和專業技能,對各個步驟進行完善,最大化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保障課堂質量。
參考文獻:
[1]國瀅,佘玉星.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策略研究[J].中國新通信,2021,23(04):230-231.
[2]吳家豪.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信息技術的多元化應用策略[J].電腦知識與技術,2021,17(05):121-122.
[3]徐三妹.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策略[J].讀寫算,2021(05):19-20.
2004501705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