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趙雪艷

網絡的快速發展對青少年德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特別是由于網絡具有開放性和互動性,對科學開展德育發揮著多方面的積極作用。目前,網絡時代下的青少年德育還存在一些不到位的方面,需要引起重視。本文將對此進行探討,在簡要分析網絡時代青少年德育重要性的基礎上,重點分析存在的問題,并就如何加強網絡時代青少年德育提出優化策略。
隨著科技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如何做好網絡時代下的青少年德育,需要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視。從目前青少年德育的整體情況來看,人們普遍給予了一定的重視,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需要認真加以改進。這就需要在開展青少年德育的過程中,深刻認識到網絡的重要影響,并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堅持問題導向和系統思維,大力推動網絡時代青少年德育的改革、創新與發展,努力使青少年德育取得新的、更大的突破,進而在培養青少年綜合素質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做好網絡時代青少年德育,能夠使德育體系更加完善,這其中至關重要的就是大力推動德育開放性建設,通過大力推動“互聯網+德育”模式的創新,構建相對完善的線上德育平臺,不斷豐富和完善德育內容,如在培養青少年網絡道德方面進行科學設計和安排,使德育的系統性更強。網絡具有很強的互動性,青少年在網絡上能夠與不同的人互動,增長學識、開闊眼界。加強德育開展,特別是占領網絡陣地開展德育,可以使德育的互動性更強,如利用短視頻平臺開展德育,既有利于培養青少年的積極性,也能夠使青少年的興趣更加濃厚,這對于更有效地開展德育、促進青少年綜合素質提升至關重要。此外,做好網絡時代的青少年德育,還有利于進一步強化德育的融合性,如在具體的德育過程中,利用網絡的傳播功能,既有利于占領德育網絡陣地,也能夠引導青少年傳播正能量,這對培養青少年綜合素質至關重要。
第一,部分學校的青少年德育不注重以人為本。從部分學校的青少年德育存在的問題看,比較突出的就是青少年德育理念方面不夠創新,不注重以人為本,沒有從青少年的實際情況入手開展有針對性的德育,沒有將德育上升到戰略層面,直接導致德育的系統性不強,德育還沒有形成良性運行機制,利用互聯網開展德育的意識仍然有待進一步提升。
第二,部分學校的青少年德育體系不夠完善。健全和完善的青少年德育體系至關重要,但從當前德育的整體情況看,部分學校運用互聯網思維構建科學、完善、系統的青少年德育體系時仍然存在一些不到位的方面,特別是在“互聯網+德育”方面不夠到位,構建政府、學校、家庭三位一體的德育體系時受到了一些因素的制約,利用互聯網整合青少年德育資源的意識和能力也有待提升。
第三,部分學校的青少年德育模式較傳統。從網絡時代青少年德育的情況來看,還有部分學校存在青少年德育模式較傳統的問題,引導青少年自我教育方面還存在一些不到位的地方,社會治理理念不夠強,在引導青少年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升、自我規范等諸多方面也沒有形成有效的舉措等,制約了德育的縱深發展。
第一,創新青少年德育理念。創新是進步的靈魂,要想使網絡時代青少年德育取得更好成效,就要進一步創新青少年德育理念,重中之重是要堅持以人為本,著眼于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不斷提升德育的針對性、特色性和系統性。要積極發揮學校在青少年德育中的積極作用,著眼于適應網絡的開放性和互動性,更加重視德育改革和創新,特別是要在推動德育開放性方面狠下功夫,大力加強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方面的投入力度,使“互聯網+德育”成為德育的重要發展方向。要將網絡文化教育納入青少年德育工作,既要設計相關的課程體系,也要通過開展座談會、研討會等諸多形式培養青少年科學的上網行為,并積極引導青少年在網絡社會嚴守網絡道德。
第二,完善青少年德育體系。要想做好網絡時代的青少年德育,還要在完善德育體系方面下功夫,構建政府、學校、家庭三位一體的運行體系,努力使青少年德育形成強大的合力。要大力加強青少年德育平臺建設,使政府、社會和學校各就其位、各負其責,同時要強化三者之間的有效融合。學校德育教師應當利用微信、QQ 等切實加強與青少年家長的聯系,針對青少年德育存在的問題,共同研究解決對策,并引導家長積極參與德育活動。在完善青少年德育體系的過程中,要著眼于提升德育針對性,運用大數據技術加強對青少年德育現狀的調查研究與分析論證,特別要在數據收集、整理、分析方面狠下功夫,并制訂有針對性的德育方案。
第三,優化青少年德育模式。首先,突出德育特色。要在優化青少年德育模式方面狠下功夫,進一步強化德育的特色,努力使青少年德育取得更好的成效。為了培養青少年的人文精神和素養,可以引導青少年利用互聯網組建互助小組,使青少年之間在生活上、學習上互相支持、互相幫助。這既有利于青少年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也有利于培養青少年的責任意識。在突出德育特色的過程中,應當深入研究,既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要使青少年德育更具拓展性。
其次,突出德育融合性。將德育與創客教育有效融合,引導青少年利用網絡平臺溝通、交流與互動,最大限度地培養青少年的學習能力、創新能力、交流能力。在優化青少年德育模式的過程中,還要進一步發揮青少年的主觀能動性,如引導青少年利用網絡參與公益事業,強化志愿服務的創新性。在培養青少年文化自信的過程中,應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青少年德育中,著力提升青少年的文化素養。
綜上所述,網絡具有很強的開放性、互動性,特別是網絡上各類平臺相對較多,如何更有效地做好網絡時代青少年德育至關重要。從網絡時代青少年德育的整體情況來看,盡管已經得到了一定的重視,而且在培養青少年網絡道德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科學、有效利用互聯網方面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需要引起高度重視,并采取措施切實大力推動網絡時代青少年德育改革、創新與發展,否則就會制約德育的有效開展。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應當堅持問題導向,著眼于解決網絡時代青少年德育存在的問題,重點在創新青少年德育理念、完善青少年德育體系、優化青少年德育模式等諸多方面努力,使網絡時代青少年德育取得更多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