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洪艷,楊延存,李翠萍,劉 佳
(1.青島工學院食品工程學院,山東 青島 266300;2.青島新希望琴牌乳業有限公司,山東 青島 266300)
國家對食品安全重視程度逐漸提高,為了滿足食品安全領域的人才需求,2002年教育部批準高校開設食品質量與安全本科專業。青島工學院是位于青島地區的民辦本科高等學校,青島地區食品工業發達,食品安全檢測和認證機構較多,對食品專業人才需求量較大。為了滿足區域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青島工學院于2014年設立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并開始招生。
為了創造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條件,加強校企合作,青島工學院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設計了如表1的實踐教學課程體系。本校的實踐教學體系目標為:通過實踐訓練使學生熟練掌握本專業的基本實驗技能;提高學生綜合運用專業知識的能力,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具備積極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促使學生加深對食品行業的理解與認識,并能有效利用專業知識為社會服務[1]。

表1 實踐課程設置表
青島工學院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實踐課程分為專業核心、專業特色、應用實踐與深度素質拓展3個模塊。在專業核心課程模塊中設置了食品專業基礎課程的實驗課程,目的是通過實驗課的操作鍛煉動手能力,同時驗證理論知識,使學生深入理解理論知識;專業特色模塊中設置了專業特色課程的相關實驗課程、專業認知實習、畢業論文、畢業實習課程,而且這部分實驗、實踐課程中綜合性、設計性實驗比例提高,目的是提高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在應用實踐與深度素質拓展模塊開設選修實驗課,或者在實驗中設置選修項目,學生自選實驗比例,增加開發實驗、自選實驗的比例,引導學生開展自主性實踐學習活動。要清除實踐性課程的零散性帶來的負效應,不能為實踐而實踐,可引進校企合作機制,盡可能讓學生到實踐基地的企業進行認知實習和畢業實習,以提高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在素質拓展模塊引入靈活的學分獎勵制度,例如學生可以通過考取食品檢驗工證書、內審員證書等各種與專業相關的證書獲得學分,也可以通過發表論文、參加各種比賽獲得學分,這種靈活的方式有利于鼓勵學生增強開拓意識,通過素質拓展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讓學生真正成為有一技之長的能解決實際問題的應用型專業人才。
課程模塊確定后,修課安排也很重要,科學的安排課程的前后銜接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所以在課程進度安排上,征求了任課教師的意見,也借鑒了其他學校的經驗。
學生入學進行軍事訓練,有利于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學生愛國情懷。本著注重厚基礎、寬口徑的設置原則,在一、二、三學期開展無機及分析化學實驗、有機化學實驗、生物化學實驗等基礎性實驗。隨著所學基礎知識的增加,在第四、五、六學期逐漸開展食品化學實驗、食品工藝學實驗、食品檢驗技術實驗。在第四學期開展專業認知實習,校內指導老師帶領學生去實踐基地企業實習,從而提高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在第七、八學期開設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對四年的理論和實踐知識進行綜合運用,提升學生的應用能力。另外,與理論課結合的單獨設置的實驗課開設在理論課后,在同一學期,也要在理論課的知識點學習結束后再開設實驗課,在這方面,理論課教師與實驗課教師要及時溝通,確定時間、學生的掌握程度,實驗訓練重點等內容。
每學期都穿插開設公益活動、素質拓展、應用實踐環節課程,這些課程包括自主創新創業、參加科研項目等,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
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安排在第七、八學期,學生在畢業前到實習單位進行實習并完成畢業論文或者在學校實驗室完成畢業論文實驗然后去實習單位實習,主要鍛煉學生動手能力、科研實驗設計能力及實施能力;在此基礎上對有精力的學生進行科研創新訓練和社會實踐調查訓練,使學生了解食品行業發展動態、食品安全形勢和控制方法、科研目的等,引導學生明確學習目的、堅定學習決心。通過理論教學體系和實踐教學體系,最終培養合格的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人才。
專業基礎和專業特色模塊的實驗課程由理論課與實踐課老師共同指導,這樣能夠做到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的有效銜接,理論聯系實際,使學生更加理解理論知識。在專業認知實習、畢業實習、素質拓展、應用實踐等環節引入校企合作機制,邀請實踐基地企業有經驗的技術人員指導學生,每個環節設置校內外兩名指導老師,鼓勵學生去實踐基地企業進行畢業實習并完成畢業論文,提高實習和論文的實際應用價值,縮短學生適應社會的時間,盡可能做到學生畢業就能勝任工作,為企業降低培訓成本,提高就業率。
實驗考核方式的改革,對實驗指導教師和學生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2-3]。傳統的考核方式偏重于結果,這種考核方式不能客觀準確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特別是對于實踐教學環節,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更加注重過程,所以實踐課程的考核應該注重過程考核,增加過程成績比例。如有機化學實驗、無機及分析化學實驗等單獨開設的專業實驗課程的成績構成為平時成績50%+實驗報告50%。其中平時成績包括課堂紀律、課上動手情況、實驗結果;實驗報告的采分點包括報告書寫情況、數據分析及處理、結果討論等。去實踐基地進行認知實習和畢業實習的成績由校內外兩位指導老師共同給出,比例為1∶1,實習單位指導老師給出的成績更加客觀,能夠真實準確反映學生實習期間的工作情況。
依托山東省級優勢特色專業建設的優勢,學院打造食品工程實驗中心,為學生實習提供校內平臺。另外學校積極與當地企業合作,建立多家實踐教學基地,構建外部實踐平臺;組建實踐教學教師隊伍,提高教師隊伍中雙師型教師的比例,充分保障實踐教學水平。依托校友邦等網絡平臺,對在校外實習的學生進行管控。指導教師在校友邦上設置實習計劃、打卡制度、實習日志、周志和報告模式,定期監控學生的實習狀態。此外本院積極與實習單位溝通,及時了解學生的實習動態,保證實踐教學的順利進行。
青島工學院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依托校企合作平臺建設的實踐教學體系能豐富專業實驗內容,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和機會,發揮實踐教學功能,使學生在操作技能與實際應用方面得到更有效的訓練與提高,在創新型人才培養中發揮重要作用,進一步提高實踐教學的層次和水平,為青島、山東乃至全國輸送高素質的食品質量與安全控制與管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