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友
“只有秉持理想信念,具備吃苦耐勞的精神和甘于奉獻的品質,才能成為新型職業農民?!?月16日上午,榮昌區清流鎮馬草村,村黨支部副書記、重慶兆宏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秦兆宏趁著空檔,免費為村民開展了新一期的柑橘種植技術培訓。
成功并非一蹴而就。在成為村民眼中的“致富能手”前,秦兆宏也曾彷徨甚至迷失過,好在他跨過一道道難關挺了過來。
繼榮獲“2016—2018年度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一等獎”、“2018年度全國百名杰出新型職業農民”、“2019年度重慶市模范退役軍人”和“2019年重慶市鄉村振興貢獻獎先進個人”后,2020年11月,秦兆宏獲得首屆“重慶市杰出英才獎”,再一次迎來人生的高光時刻。
讓村民賺到錢才是硬道理
1月16日中午,榮昌區清流鎮馬草村,細雨紛飛。
重慶兆宏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柑橘種植基地,一顆顆金黃透紅的血橙掛滿枝頭。再過1個多月,這批血橙就將進入采摘期。
“樹上這么多橙子,把枝頭都壓彎了,能賣多少錢?”帶隊在基地調研的榮昌區委書記曹清堯問。
“這棵樹是5年前栽下的,結的果實約100公斤,按照目前10元每公斤的價格,差不多可以賣1000元左右?!鼻卣缀昊卮?。
隨行的清流鎮黨委書記補充道,秦兆宏的柑橘種植基地從當初的300多畝擴大到了現在的2300余畝,成立了農業公司,馬草村也因此得以改頭換面,還榮獲了“重慶市美麗鄉村”稱號。
秦兆宏介紹,為實現生態與效益的雙豐收,公司大力推行“公司+基地+農戶+網銷”的電商經營模式。同時為保證農戶利益和公司的長足發展,他還制定了“四免一統”的運作機制。
“四免一統”指公司免費提供果樹苗,免費送農戶外出培訓,免費為農戶提供技術指導,免費為農戶購買農資農具,為農戶統一包裝銷售。
“說一千道一萬,讓村民實實在在賺到錢才是硬道理?!鼻卣缀晷χf。在帶領村民致富之余,在榮昌區農業農村委員會指導下,他還創辦了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基地,邀請農業技術專家來基地開展專題培訓,培養“新型職業農民”。
據初步統計,重慶兆宏農業開發有限公司2020年柑橘年產量1800多噸,產值超1800萬元,既增加了村民收入,也帶動了整村產業發展。
實現重慶血橙首次出口
送走調研隊伍,秦兆宏的手機鈴聲響起。電話是外商打來的,和他銜接下個月血橙出口的相關事宜。
談及出口,笑容綻放在秦兆宏的臉上。對他來說,2019年4月23日,是個值得銘記終生的日子。
當天,在榮昌區商務委員會等相關部門幫助下,裝有24噸血橙的貨車從馬草村出發駛往深圳港,出口到印度尼西亞SAK集團。至此,榮昌區水果出口實現零突破,這也是重慶血橙的首次出口。在那之后,秦兆宏的血橙又相繼出口到馬來西亞、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
在秦兆宏看來,血橙走出國門創外匯,是對自己10余年辛勤付出的最好回報。想起成功前經歷的種種挫折,不知不覺間,淚水浸潤了他的眼眶。
2008年,彼時的馬草村,村如其名:隨著青壯年陸續外出,村里剩下的幾乎全是老人、婦女和孩子。由于缺乏勞動力,撂荒后的土地雜草叢生。
那一年,秦兆宏有了返鄉創業的沖動,不惜舍棄一所重點大學的后勤崗位。他覺得與其守著主城區穩定的工作,倒不如回家干一番事業,既能改變村子落后的面貌,還可以孝敬年邁的父母。
秦兆宏的想法得到了妻子鐘珊的支持。很快,他向工作單位遞交了辭呈,拖家帶口回到老家。
回村伊始,秦兆宏看到村里留守的老人七零八落地種了一些農作物和果樹,創業從哪著手的問題讓其犯了難。
“不管是在部隊當兵,還是在地方工作,橙子一直是我最愛的水果?!痹谔镩g地頭徘徊了多日,反復思量后,秦兆宏最終決定將創業之路定在柑橘種植上。
說干就干,秦兆宏前往西南大學柑桔研究所,盯上了意大利柑橘品種塔羅科血橙。
在秦兆宏看來,塔羅科血橙和一般柑橘的成熟時間有差異,果實在每年1月至3月成熟,耐貯藏,可以一直賣到5月份,并且果實在樹上就能保鮮6個月。
就這樣,秦兆宏開啟了他的果農生活,走上了科學化、產業化種植的道路。
賣掉住房也要扛下去
在馬草村提及秦兆宏,村民大多會豎起大拇指稱贊一番。然而,秦兆宏成功的背后其實有著諸多的淚水和辛酸。
2009年初,秦兆宏深入市場調查后,擬訂了種植300畝塔羅科血橙的計劃。萬事開頭難,土地是村民的命根子,要將土地流轉過來談何容易。
秦兆宏從親友處著手,承諾讓大家不離鄉不離土,既收土地租金又打工掙錢,年底還可參與分紅。為了打消親友的疑慮,簽訂合同后,他還先期支付了租金。柑橘基地就此正式起步。
馬草村屬于典型的丘陵地帶,為了新種下的果樹苗能吸收到充足的水分,夫妻倆沒日沒夜地澆水?!跋仁怯檬蛛娬彰?,電量耗盡了就又用手機光亮照明,直到夜深人靜了才收工。”鐘珊清楚地記得當時的艱辛。
土地流轉出去就能拿到租金,加之秦兆宏夫妻二人的辛勤付出大家看在眼里,很快,更多的村民參與了進來,基地種植規模超過了300畝。
但問題也隨之而來,資金、技術、市場,一個個農村創業的難題不斷地擺在秦兆宏面前。
拿出全部積蓄,借遍親友外加向銀行貸款,秦兆宏湊足了300萬元資金。與此同時,他將請教專家以及學習、摸索來的種植技術,無償傳授給村民。
盡管發展初期磕磕絆絆,秦兆宏還是讓馬草村舊貌換了新顏、荒山披了綠裝。
兩年后,一場真正的危機出現了。2011年,秦兆宏正準備加大投入時,遇到了10年難遇的霜凍天氣,整個基地幾乎絕收。
“那是我創業過程中最困難的一年,所有付出付之東流,陷入了舉步維艱的境地。當時我備受打擊,差點就沒了堅持下去的勇氣?!鼻卣缀晏寡浴?/p>
秦兆宏曾在部隊服役過4年,并先后3次受到部隊嘉獎,這歷練出了他堅韌不拔的品格。
開弓沒有回頭箭。秦兆宏咬了咬牙,低價賣掉了主城區的住房,終于度過了危機?!胺慨a證復印件至今都壓在箱底,每當遇到挫折時,我就翻出來看看,給自己打打氣?!彼f。
帶動上百貧困戶“摘帽”
“我是土生土長的馬草村人,也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比缃瘢卣缀暌咽歉涕俜N植領域的行家里手,但這句話他卻長期掛在嘴邊。
在秦兆宏的帶動下,目前,榮昌全區柑橘種植規模超4.75萬畝,數千名群眾實現就近就地就業,年產值近3億元。
作為村黨支部副書記,村上的情況秦兆宏再熟悉不過——農戶年均增收4000多元,到2020年底,全村59戶貧困戶已全部如期脫貧。
“一個人好不算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秦兆宏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
1月16日下午,冬雨初霽,村民廖在六正在轉運有機肥。趁著果子還有一個多月的采摘期,他利用間隙將肥料入地,以確保來年有個好收成。
“自從他返鄉創業那年開始,我就一直跟著他干?!闭劶扒卣缀?,55歲的廖在六滿是感激,“如果不是他,我哪能有如今的幸福生活?!?/p>
2008年,廖在六的妻子離家出走,留下3歲的女兒和1歲的兒子,上面還有八旬母親需要贍養。秦兆宏返鄉創業后,讓廖在六在基地務工,每月有2000多元的勞務報酬。
秦兆宏不僅包教種植技術,還負責解決銷售難題。這樣一來,廖在六家兩畝地的柑橘,每年有了穩定的上萬元凈收入。他入股到秦兆宏的柑橘產業合作社的3畝地,每年還能為他帶來一筆土地入股金,整個家庭實現了衣食無憂。
馬草村3組劉世華年增收3.65萬元、5組敖行本年增收3.36萬元、6組曾吉華年增收3.78萬元……在持續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背景下,秦兆宏已帶動全鎮100多戶貧困戶在甩掉“貧困戶”帽子的同時走上了致富之路。
“既然選擇了這條路,不管未來怎樣,我都會堅持走下去。我相信,馬草村的未來會越來越好,鄉親們的日子也會越過越紅火?!鼻卣缀隄M臉堅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