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建華
摘? ? 要:孤島廠采油管理三區管理著孤島油田的中二北、東區、孤南油田等九個開發單元,18套開發層系。囊括注聚驅、注水驅、稠油熱采和天然能量四種開發方式。多種開發方式并存油藏存在的問題更加突出,穩產基礎極為薄弱:偏磨、出砂、結蠟、油稠、腐蝕等原因造成的躺井問題較為突出。為提高管理水平,有效控制躺井率,我們將“中醫養生”的理念運用到培養油井長壽井中,通過培育“長壽基因”,優化“健康指標”,實施管理“多點開花”,取得較好效果。
關鍵詞:培育長壽井;釋放開發潛能
一、做好“循環系統”長壽基因的培育和優化工作。
人體循環系統的病癥主要表現為“三高”:高壓、高脂、高血糖。管理區稠油油藏開發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分別是地層泥質含量高,導致注汽壓力高,注入困難;原油粘度大,流動阻力高,液流在井筒管線中循環流動難度大;多輪次吞吐后,周期效果變差。因此,對稠油油藏,通過“三個優化”做好了循環系統長壽基因的培育和優化工作。
優化注汽工藝做好高壓難注區域“降壓”工作。為提高東16-1井區和東24-3井區該區域的開發效果,注汽前實施地層預處理,采用酸化、大劑量地填等工藝技術,降低注汽壓力,提高注汽效果。自實施注汽前地層預處理以后,該區域平均注汽壓力由18.2兆帕下降到13.6兆帕,平均注汽干度由65.5%上升到73.5%,單井峰值產油由8.5噸/天上升到12.1噸/天。
優化配套工藝技術做好特稠油區域“降脂”工作。根據油藏開發難點分析,我們孤南4井區對從流體儲層物性改造、井筒加熱和地面管理三方面實施技術配套。注汽前擠入油溶性降粘劑降低近井地帶的原油粘度或注汽前擠入油溶性降粘劑+二氧化碳,油溶性降粘劑協同二氧化碳降低特超稠油粘度、增加體積膨脹量。注汽中拌油溶性降粘劑降低注汽壓力、優化注汽速度為7-8噸/小時 ,提高注汽效率。注汽后利用地面加熱和加壓流程,使加熱的凈化軟化水在雙空心桿內閉式循環,從而達到升溫降粘的目的,再利用連續加藥裝置加注稠油改良劑GW-18進行井筒降粘。實施后生產天數比上周期增加85天。
優化開發方式,做好多輪次吞吐井的調整工作。高糖的主要表現是“三多一少”癥狀。為了補償損失的糖分,維持機體活動,需要多進食。這在一定程度上類似經過多輪次吞吐后被地層虧空和套變等疾病纏身的油井。對這部分已形成熱連通的油井我們優化開發方式,通過實施蒸汽驅開發精心調理,取得較好效果。
二、做好“免疫系統”長壽基因的優化培育工作
對于注聚單元,針對開發不同階段配置了“三階營養餐”,培育“免疫系統”長壽基因。
配制了以增加營養含量為目的的少兒餐。在注聚的“少兒期”以增加營養為主。以東區注聚單元為例,在該單元前置調剖段塞階段,我們一方面針對東區層間非均質性強、大孔道發育、層間矛盾突出的特點,結合現場壓力情況,實施多段塞、大劑量、整體調剖37井次,調剖后油壓上升4.5兆帕,注入剖面明顯改善。
配制了以提高飲食質量為目的的中年餐。注聚單元在進入見效期后注入質量顯得尤為重要。孤三區在注聚站逐步探索,建立了一套簡潔有效、實用性強的注聚質量“561”管理法,在實際應用中取得了較好效果。通過注聚質量“561”節點管理法的實施,各項注入指標均達到了方案要求,實現了注入的“量足”、“質達標”。
配置了以調整飲食結構為目的的老年餐。中二北館3-4注聚單元雖然經過了近7年的注聚開發,目前處于注聚后期,但是單元產量仍占管理區注聚開發產量的42.9%,年產油量逐年上升,成為了孤島采油廠的一顆“聚壇”常青樹。我們對進入老年期的中二北注聚單元實施流向調整引效的差異化調整,延長注聚有效期,為其“延年益壽”。去年以來。共實施流向調整12井次,含水下降0.7個百分點。
三、做好“經絡系統”長壽基因的優化和培育工作
借鑒經絡暢通可以促進長壽的理念,通過三個創新做好了不同開發方式油藏“經絡系統”長壽基因的優化和培育工作。
思路創新。我們創新思路,在聚合物波及程度低、原油粘度高、產液量低、聚驅動用程度差的井層,大膽采用較低注汽量實施蒸汽吞吐引效。我們首選GD2-29-537井進行蒸汽吞吐引效試驗,實施后,日油能力由3.7t/d上升到17t/d,累計增油4124t。
技術創新。摻水是保證稠油井冬季“經絡暢通”的“一劑良藥”,優化摻水這劑“營養液”的使用方法可以提高“療效”。“兩優一配”摻水管理法,實現了摻水量的優化,避免了稠油井因摻水效果差引起的管線堵塞、油井躺井等現象。
工藝創新。稠油生產過程中摻水和加注降粘劑都是日常性工作,摻水和藥劑都是有助于稠油“經絡暢通”的“營養液”。為使“營養液”的加注更加科學合理,孤三區一改往日整桶傾注的加藥方式,使用ZD-B自動加注機,確保“營養液”使用定時。目前,孤三區篩選16口井進行點滴加藥,平均生產周期延長62天。配備使用恒量配水器,確保“營養液”使用定量。摻水精細化管理是降低原油粘度,提高油井管理水平的方法之一,而摻水量過高或過低都會對油井正常生產造成影響。針對這一問題,管理區研制了恒量配水器,實現了摻水量的恒量控制。對于泵下摻水,將恒量配水器安裝在泵下摻水閘門和套管閘門之間,控制泵下摻水量;對于地面摻水,將恒量配水器安裝在摻水間流程上,控制地面摻水量。通過摻水量的恒量控制,實現了稠油井冬季平穩安全生產。推廣雙空心桿加熱降粘工藝,確保油井“經絡暢通”。孤三區在5口井上應用雙空心桿摻水降粘工藝,實施后,日液增加5.6噸,日油增加3.3噸,含水下降4.6%,井口溫度提高1.5攝氏度,回壓下降0.2MPa,有功功率下降2.2%,日耗電減少55.6度。
近三年,管理區長壽井數逐年增加,長壽井覆蓋率得到明顯提升。目前,管理區長壽井覆蓋率提升到24.35%,在實現管理區開發管理水平的穩步提升的同時創造了顯著的經濟效益。
262550051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