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慧
摘? ?要:高中生物教學多區(qū)別于其他科目,它是以上課教學內(nèi)容為主,加以實驗內(nèi)容輔助教學,讓學生在掌握生物知識的同時通過觀察實驗過程收獲生物知識。但是,這種應試教育下的教學模式比較死板單一,學生在觀察的過程中,大腦沒有進行深刻的思考,并且也沒有加深對生物知識的理解,所以,這種教學方法不適合高中生物教學。
關鍵詞:生物教學;素質(zhì);思考
盡管教育界一再倡導素質(zhì)教育,但很多地方教師在高中生物教學中還是會存在應試教育的觀念,有一部分教師并不重視學生的學習,只會按照課程標準上的要求進行知識的推進,并不在乎學生的掌握情況和吸收能力。學生也在這樣的上課過程中,沒有掌握合理的學習方法,更不用說增強學習生物的能力。課堂上的學習效率不高,課下又沒有鞏固課堂上所學習的知識,這就導致學生學習生物課程的效率遠遠不及其他科目。例如,在學習呼吸作用的時候,教師只會讓學生觀察套在植物上的塑料袋,而沒有更多地讓學生進行知識的探究,學生學習生物的積極性就難以調(diào)動起來,學生也因此沒有完全掌握到應該學習的知識。
一、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措施
1.建立生物興趣小組,加強實驗教學
實驗是學生進行生物學習的關鍵性一步,生物的學習比較依賴實驗。所以,教師需要在教學的過程中,建立生物興趣小組,加強學生實驗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增強自己獨立進行實驗的能力。學生需要在小組內(nèi)積極地與同學進行交流,不斷地完善自己的學習情況。例如,在學習第一章《走進細胞》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分組實驗,觀察細胞,教師在一旁進行合理的指導。學生可以通過實驗明白生物知識究竟對于實驗有著怎樣的指導意義,并且明白怎樣將生物知識運用到生物實驗中。教師在實驗結束的時候,組織學生進行經(jīng)驗交流,擴大生物實驗的成果性。加強生物的實驗操作,是進行高效生物學習的基礎。
2.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增強學生的知識理解能力
學生的閱讀能力關系著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培養(yǎng)學生理解生物知識的能力。學生在自學的過程中,往往會因為不理解意思而導致自主學習受到阻礙,所以要加強學生的閱讀能力。例如,在學習“組成細胞的分子”的時候,就可以讓學生自主地閱讀教材,找出關于細胞是如何構成的知識,并且在課堂上表達自己關于構成細胞的物質(zhì)的認識,最后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上進行總結。這樣的教學效果就能加強學生對于生物知識的理解,并且增強學生探究生物知識的能力。學生可以在閱讀的過程中,培養(yǎng)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深入地把握生物知識的重點與難點。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還可以與同學進行交流,探討閱讀的技巧以及學習生物的技巧,以完善生物的學習,活躍課堂氣氛。
3.運用多媒體教學,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創(chuàng)造環(huán)境
多媒體教學在生物教學中有著非常巨大的優(yōu)勢。因為生物的教學需要展示一些關于實驗的照片與關于生物的圖文知識,多媒體就正好補充了這一點。學生需要積極地配合教師展開多媒體的教學,并且從中學到課本上所學不到的生物知識,提升自身的生物知識儲備量。例如,在學習“單糖、二糖和多糖”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來為學生展示單糖、二糖和多糖之間的聯(lián)系。這樣就能加深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并且讓他們學到日常的生物知識。多媒體教學的信息量非常大,可以刺激學生的多個感官,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生物的樂趣,在生物的學習中加強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培養(yǎng)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的自我反思意識
在生物學習中,因為有實驗的原因,需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地進行總結,增強自身的生物學習能力。并且學生也需要不斷地與教師進行交流,解決生物學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爭取在每一節(jié)課堂上做到最好。學生需要在學習的過程中獨立地進行學習的探究,并且養(yǎng)成檢查自身學習成果的習慣,讓反思意識成為自己的習慣。自我反思意識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影響著學生的自主學習質(zhì)量。所以,學生需要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完善自身,養(yǎng)成自我反思的良好習慣,為生物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師也需要對學生進行檢查,督促學生反思意識的形成。學生在自我反思的過程中,需要充分認識到自己在生物學習方面的不足,并且積極地與教師交流,進行合理的改善,爭取在生物的學習中做到最好??偠灾粩嗟赝晟茖W生的學習方式,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教師也需要不斷地督促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提升學習生物的能力。
三、突出師生互動,提高教學質(zhì)量
隨著課改實驗的不斷深入,“師生互動”在課堂教學中日益受到關注和重視?!皫熒印钡母灸康氖且龑Ш团囵B(yǎng)學生的積極思維。因此,“師生互動”是否成功就要看學生是否在進行積極思維。實施“師生互動”,作為教師,一定要了解學生的發(fā)展水平,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激發(fā)學生強烈的興趣和求知欲望,讓他們通過自己的實踐和心理、情感、體驗,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才能使學生進入積極思維的狀態(tài)之中去。
例如,在學習“伸肘和屈肘”時,可事先激發(fā)學生進行科技制作“肘關節(jié)模型”。課堂上,教師不急于講解,而是先展示掛圖和模型,同時演示自己的上肢,讓學生一邊實驗一邊分析,爾后產(chǎn)生共鳴,因此,教師可以綜合運用情景激發(fā),師生互動,直觀演示,將模型、掛圖及自己的上肢對照起來,逐一指出肘關節(jié)、肱二頭肌、肱三頭肌、尺骨、橈骨等各結構的位置及名稱,再演示部分結構的作用,讓學生仔細觀察和探討,從而得知伸肘和屈肘動作就是這樣完成的結論。這種開放性的課堂,學生興趣高漲,這樣的課堂,真正的師生互動,促使學生自主構建知識結構,完成認識上的飛躍。在這樣高昂的激情下,順便讓學生再分析健康體育課上的引體向上、俯臥撐等動作的完成就是如此的輕而易舉了。
總而言之,功夫不負有心人,只要教師能潛心研究、用心教學,就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同時,學生也才能節(jié)節(jié)課有期盼,節(jié)節(jié)課有收獲,使得教師教得有激情,學生學得有興趣。
2891501186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