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應清
小學階段是學生數學學習的啟蒙時期,也是激活學生興趣與提升學生思維的關鍵時期,因而,教師在教學評價時,應從多個角度轉變評價的方式,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更要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同時,還要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與情感的升華,以達到有效評價的目的。本文筆者以小學數學作為切入點,從“動態過程評價、多元有效評價、情感態度評價”三個方面對新課改理念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評價進行分析與探究。
一、動態過程評價,拓展學生思維能力
新課改的教學理念強調學生的可持續發展,這就要求教師應轉變教學評價方式,設置合理的評價機制,不能再以學生的學習結果作為評價的唯一方式,而要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全面評價,這樣不僅有助于學生的創新能力、核心素養與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還能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以達到拓展思維能力的目的。
筆者在進行“測量——毫米的認識”教學時,為了使學生能夠通過實際測量,體會毫米這一長度單位,并建立1毫米這一長度觀念,以小組合作的方式組織學生展開探究性學習,并明確探究目標:“估計數學課本的長、寬、厚”,然后將估計得結果填入到表格中,再通過直尺進行測量,驗證估計值的準確度,最后,小組對探究過程進行總結發言”,在這一動態探究的過程中,對各個小組探究的方案、小組成員的職責,測量的方法、數據的記錄、規律的總結開展動態過程的評價,這樣不僅使學生能夠在遇到困難時及時端正態度,積極的面對錯誤,還能激勵學生不斷的拓展思維,從而達到有效學習的目的。
二、多元有效評價,鼓勵學生不斷進步
小學生的學習動力多數來自長輩的鼓勵與同伴的贊許,這就要求教師應把單一的評價方式轉變為多元有效的評價方式,既要重視教師的評價過程,還需考慮學生互評與學生自評的方式,而教師往往受到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忽視評價的教育價值,導致學生自我效能感得不到有效的發揮,以至于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教師在評價過程中,應進行多元有效的評價,不僅使學生附屬內驅力得以提高,還能使學生發現自我的不足,并不斷的進步。
筆者在進行“數學廣角——集合”教學中,為了使學生能夠理解集合圈里各部分的意義,并會按條件填寫集合圈,首先以腦筋急轉彎的游戲導入教學,提出問題:“房間里有兩個姐姐,兩個妹妹,但是只有三個人,這是怎么回事?”進而引出了“數學廣角——集合”這一概念,于是按照“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對學生進行分組,把課前調查統計關于“全班學生愛好唱歌和畫畫”的調查表拿出,并將其運用文氏圖的方式表示出來,一段時間后,由小組代表進行分析并說出每一部分表示什么,在此過程中,筆者進行鼓勵與表揚,激活每個學生的創造力,隨后由小組成員之間互評,取其所長,補齊所短,最后學生對自我表現的情況進行反思與評價,從而是每個學生發現自身的不足,及時改正,并不斷進步。
三、情感態度評價,促進學生身心發展
素質教育理念強調學生的身心發展,在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高思維的基礎上,獲得情感與態度的升華。傳統的評價方式往往只重視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而忽視了學生心理需要與情感提升,導致學生沒有養成一個積極的情感態度,對學生今后的發展也是不利的。因此,教師在評價過程中,要與三維課程目標相契合,進行情感態度的評價,這樣不僅使學生樹立了正確的價值觀,還能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
筆者在進行“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教學中,基于學生已經掌握了兩位數加一位數和兩位數加整十數的相關知識,為了使學生能夠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的計算方法,首先以世博會的圖片作為教學導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隨之引導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獨立思考兩位數加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如:34+23,有的學生通過先算30+20,再算4+3,有的學生先算34+20,再算54+3,這一過程中對學生提出的不同方式進行鼓勵與表揚,進而引出34+23直接相加這一簡便算法,最后在課堂小結時,請學生對本節課所學知識、方法掌握與心得體會進行總結,學生在情感態度方面提出了:“這節課體會到了加法的意義,提升了類比轉化的思想”,同時,筆者對學生這一結果的形成,實施激勵性評價,從而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
綜上所述,有效評價不僅能夠激活學生的學習動機,改變學生的學習行為,還可以幫助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因此,教師在教學評價過程,應把關注學習結果轉變為關注學習過程,把單一評價方式轉變為多元評價方式,并且在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形成的同時,更要對學生情感態度的產生進行合理的評價,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本文系臨夏州教育科學規劃2019年度課題結題研究成果(課題名稱:新課程理念下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策略的研究,課題立項號LX〔2019〕ZD025)
1170500783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