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喜鳳
剖宮產后瘢痕處妊娠是不多見的異位妊娠,屬于一種剖宮產后遠期并發癥。此類患者發病后面臨較高風險,有發生子宮破裂和大出血的幾率,需要及早完成診斷,并進行有效治療[1,2]。目前多是予以綜合治療,經子宮動脈MTX 灌注及栓塞聯合清宮是常用方案,不僅安全性高,且治療效果也讓患者和醫護人員滿意。研究分析了經子宮動脈MTX 灌注及栓塞聯合清宮治療剖宮產后瘢痕處妊娠的效果,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 年3 月~2020 年5 月收治的95 例剖宮產后瘢痕處妊娠患者,按照治療方法不同分為聯合組(50 例)與對照組(45 例)。聯合組年齡23~37 歲;孕周6~13 周,平均孕周(8.56±1.75)周;妊娠次數1~4 次;距上次剖宮產時間2~7 年。對照組年齡22~38 歲;孕周6~13 周,平均孕周(8.84±1.81)周;妊娠次數1~4 次;距上次剖宮產時間2~6 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選擇米非司酮與MTX 治療后實施清宮術,具體方法:①藥物用法:米非司酮(華潤紫竹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50003),口服,100 mg/次,2 次/d;MTX,肌內注射,25 mg/次,1 次/d。藥物應用期間對患者各項臨床指標進行密切監測,若患者血β-HCG 水平下降至≤300 IU/ml,且經影像學檢查證實病灶血供減少,著手進行手術準備。②清宮手術,手術在宮腔鏡輔助下完成,予以全身麻醉,指導患者取截石體位,幫助其合理擺放肢體,麻醉生效后將宮腔鏡以常規方法送至患者宮腔,進行探查,掌握宮體大小。外生型病灶,先明確有無活動性出血并針對出血完成阻斷動脈操作,然后打開膀胱腹膜并反折,膀胱下推暴露出包塊,通過宮腔鏡輔助進行負壓吸引,若是操作過程發現病灶局部薄弱或是發現病灶有破口,對破裂處邊緣進行修補,手術完畢施行間斷縫合。內生型患者,在宮腔鏡輔助下進行負壓吸宮,將妊娠組織清除干凈,在宮腔鏡下修補、縫合子宮瘢痕的薄弱處。
1.2.2 聯合組 選擇經子宮動脈MTX 灌注及栓塞聯合清宮手術治療,具體方法:經子宮動脈MTX 灌注及栓塞,治療前進行全面的宣教,強調治療的意義和效果,說明注意事項和配合要點,予以體位指導?;颊哌M入介入室,完成常規消毒,予以局部麻醉,之后指導患者保持合適體位并觀察麻醉效果,麻醉生效完成穿刺右側股動脈操作,依據Selding 操作方法,將動脈鞘(5F)插入,分別送入到雙側髂內動脈,選擇100 ml 碘海醇注射液實施動脈造影,掌握子宮動脈的走行以及分支是否存在出血,觀察瘢痕妊娠處的情況。以25 mg/m2的劑量將MTX 向子宮動脈緩慢灌注,完成后選用明膠海綿顆粒,根據實際情況完成雙側子宮動脈栓塞,再進行細致觀察,評價栓塞效果,明確效果滿意后進行拔鞘,將導管退出并予以止血與包扎。術后給予鎮痛、抗感染治療,提醒患者臥床休息,患肢需要制動一段時間?;颊?4 h 內需要臥床,同時在治療48 h 后進行影像學檢查,明確病灶血供減少,著手進行手術準備。清宮手術的操作方法和對照組基本相同。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臨床指標,術前及術后1、2 周的血β-HCG 水平,不良反應發生率。臨床指標包括:手術出血量、住院時間、血β-HCG 水平恢復時間、月經恢復時間、病灶消失時間。在術前、術后1、2 周檢測患者的血β-HCG 水平。不良反應包括一過性骨髓抑制、肝功能異常、惡心嘔吐等。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指標比較 聯合組手術出血量少于對照組,住院時間、血β-HCG 水平恢復時間、月經恢復時間、病灶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術前、術后1、2 周的血β-HCG 水平比較 術前,兩組血β-HCG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1、2 周,兩組血β-HCG 水平均較術前降低,且聯合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聯合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1 兩組臨床指標比較()

表1 兩組臨床指標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表2 兩組術前及術后1、2 周的血β-HCG 水平比較(,mIU/ml)

表2 兩組術前及術后1、2 周的血β-HCG 水平比較(,mIU/ml)
注:與本組術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比較,bP<0.05

表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n,n(%)]
剖宮產后瘢痕處妊娠多數研究認為多是因為前次產婦接受剖宮產,且子宮切口局部不良愈合,有較明顯的瘢痕組織產生,再次妊娠時受精卵經子宮切口局部細小的裂痕進入,到達子宮肌層并在此著床[3-5]。通常剖宮產后瘢痕處妊娠發生的早期癥狀多不明顯,發現較難,最常見的癥狀是不規則陰道出血,與先兆流產相似,需要結合血β-HCG 水平和影像學檢查結果明確診斷。治療此類患者的重點是及早終止妊娠,并對胚胎予以殺滅,將妊娠囊排出[6]。選擇有效、安全的治療手段,減輕患者的痛苦,使其生育能力得以保存,是臨床的關注重點。
對于該類患者的治療,目前還沒有統一的標準方案,主要的方法包括用藥保守治療、清宮手術、子宮動脈栓塞、子宮切除手術。子宮切除手術是有緊急情況發生,患者病情緊急危重或是發生大出血等嚴重并發癥,為保證生命安全時才選擇的治療措施[7]。用藥保守治療利于患者生育機能的保留,多是應用MTX 進行局部注射,以改善治療效果,降低臨床治療的風險,提升臨床治療成效。清宮手術可以清除妊娠組織,但傳統清宮手術有較高的盲目性,且可能損傷子宮,容易引發并發癥,故臨床選擇這種治療方法要慎重。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選擇綜合治療方法用于此類患者的治療,經子宮動脈MTX 灌注及栓塞聯合清宮是目前應用率高的治療方案。MTX 經子宮動脈灌注與栓塞是一種介入治療方法,可以讓MTX 在局部的藥物濃度提高,可獲得更理想的滅殺胚胎組織的效果,并且將子宮動脈栓塞可獲得滿意的止血效果,減少了大出血風險,也為后續清宮術的開展打下了良好基礎[8]。此類患者接受MTX 經子宮動脈灌注與栓塞,能將子宮血管予以阻斷,使病灶缺氧、缺血進而使之壞死,同時能夠控制陰道出血;由于局部血流阻斷,在后續手術治療時可減少出血,更利于患者承受的損傷減少[9-11];更高的藥物濃度配合手術,強化了臨床療效,獲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宮腔鏡近年來參與此類患者的治療,發揮了恢復快、創傷小的優勢,宮腔鏡輔助下施行清宮手術,能夠讓施術人員獲得更良好的視野,準確定位病灶,并且提高清除病灶的效率,與傳統手術相比操作性和安全性均大幅提升。此次研究中兩組患者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案:聯合組手術出血量少于對照組,住院時間、血β-HCG 水平恢復時間、月經恢復時間、病灶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1、2 周,兩組血β-HCG 水平均較術前降低,且聯合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聯合組不良反應發生率8.00%低于對照組的31.1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證明了聯合組治療方案的效果和安全性的提升。
綜上所述,剖宮產后瘢痕處妊娠采用經子宮動脈MTX 灌注及栓塞聯合清宮治療安全且具有針對性,兩種治療手段可起到協同作用,促進患者病情及早緩解,降低疾病帶來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