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繼榮
摘 要:寫作是語文課堂教學中最為重要的模塊,是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關鍵點。但是在當前的寫作教學中,學生存在極強的厭煩情緒,并且寫作出來的文章質量不高。基于此,高中語文教師在組織和開展寫作教學時,應努力融入微寫作模式,徹底轉變學生當前的寫作狀態,并促使學生在微寫作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語文綜合素養。對此,筆者以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作為研究切入點,針對微寫作教學模式的應用現狀進行了全面、詳細的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微寫作;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應用現狀;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07-006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07.032
信息時代背景下,微寫作應運而生,并且已經在寫作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與傳統的寫作模式相比較,微寫作最為顯著的特點就是篇幅短小、言簡意賅、語言精練等,對學生的語言能力、表達能力要求更高。因此,將微寫作這一教學模式應用到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是當前高中語文寫作教學未來發展的必然選擇。
一、微寫作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分析
與傳統的寫作教學模式相比,無論是微寫作的教學目標、教學形式,還是教學內容等,都具有極強的優勢。但是在具體應用的時候依然存在諸多問題,集中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重視程度不夠。目前,部分高中語文教師由于對微寫作這一概念認識不夠全面、深刻,沒有完全認同微寫作的優勢。在這種情況下,部分語文教師在開展寫作教學的時候,依然沿用傳統的寫作教學模式開展教學,致使微寫作這一新型的教學模式難以得到開展。從學生的角度上來說,高中生面臨著繁重的學習任務,升學壓力比較大,沒有固定的課時開展微寫作教學。這種情況致使微寫作教學落實效果不理想。
第二,微寫作教學缺乏系統性,沒有明確的計劃性。部分教師在開展微寫作教學的時候,很少認真地研究具體的教學序列,沒有制定出明確的訓練計劃。在這種情況下,微寫作教學常常出現系統性、隨意性,難以真正發揮微寫作的價值和優勢,致使微寫作教學效果不佳。
第三,命題功利化,訓練手段單一。筆者在調查和研究中發現,很多教師在強化微寫作訓練的時候,基本上都是緊緊圍繞高考題目展開的,這使高中語文微寫作命題出現了明顯的功利化現象,難以激發學生的寫作欲望。另外,基本上都是借助教師命題的方式組織學生開展訓練,并未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這種單一、陳舊的微寫作訓練模式,不僅無法達到微寫作訓練的效果,還會制約學生的寫作訓練積極性。
第四,微寫作批改針對性弱。在當前高中語文微寫作訓練模式下,教師在對其進行評改的時候存在極強的隨意性,有的教師甚至很少寫詳細的評語。高中語文教師在對微寫作進行評改的時候沒有一個具體的標準、參考等,以至于教師的寫作評改缺乏一定的針對性。另外,教師在進行評改的時候,常常將關注點集中到微寫作的語言、立意和內容上,忽視了微寫作的結構,以至于微寫作評價不夠全面、不夠科學,難以實現微寫作的價值[1]。
二、微寫作在高中語文課堂中的應用策略分析
(一)制定分層微寫作教學計劃,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
微寫作是開展寫作的重要方式,也是提升學生語文寫作能力的關鍵方式。因此,教師在開展微寫作訓練之前,必須要制定出分層的微寫作教學計劃,并圍繞這一計劃,通過層層推進的途徑,對微寫作訓練效果進行強化。基于此,教師在開展微寫作教學之前,必須要立足于學生的寫作興趣、能力、水平等,在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性的基礎上,實施分層教學計劃。
一方面,教師可依據高中不同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微寫作訓練計劃,并有針對性地實施教學方案,明確不同的微寫作教學側重點,在循序漸進的過程中,不斷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另一方面,教師還必須立足于學生的語言表達規律、心理發展規律等,科學地開展微寫作訓練。具體來說,基于學生的實際情況,在高一上學期的時候可將微寫作訓練的方向集中在人物、景物描寫,敘事角度、順序,抒情方式,修辭手法上;針對下學期的學生,可進一步延伸微寫作訓練的難度和深度,以思辨、評論、論證、語言邏輯等作為微寫作訓練的重點。如此一來,通過差異化的微寫作訓練,使得學生在層層推進、穩扎穩打的過程中,一步步逐漸提升自身的寫作能力。
(二)豐富微寫作教學內容,轉變學生的學習態度
基于微寫作的特點,為了進一步強化微寫作的應用優勢,教師在開展微寫作教學之前,必須要豐富微寫作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微寫作主動性。
1.確定微寫作教學目標。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學目標作為課堂教學的方向與指向標,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存在極強的指導性價值。因此,具備明確的寫作目標是開展微寫作的關鍵。具體來說,教師在制定微寫作目標的時候,必須要告別籠統、抽象、空乏的目標,要結合學生和教學內容的實際情況,設計出具有針對性、具體化、可操作的寫作教學目標,借助寫作教學目標的引導,指導學生一步步進入到微寫作的訓練中。
2.設置微寫作情境。在對學生進行微寫作訓練的過程中,創設情境尤為重要,是引領學生開啟寫作大門的鑰匙。在這一環節中,教師可圍繞寫作的主題,充分借助現代信息技術輔助手段,利用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圖片、音樂、視頻等,努力給學生創設一個“圖文并茂”的情境,使學生沉浸在特定的情境中,喚醒其內在的寫作欲望,使其積極主動參與到微寫作訓練的過程中。同時,在一定的微寫作情境中,學生還會融入寫作情境中,并在情境中產生共鳴,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2]。
3.指導寫作過程。從微寫作這一過程來說,主要包括兩個環節,即學生通過各種途徑汲取信息并將自身的感悟表達出來。而教師在這一過程中的作用,則是將學生的獲取、輸出環節整合到一起。教師在指導學生開展微寫作的時候,就是在對學生進行指導,使學生更好地吸取信息,學生的寫作成果則屬于感悟的輸出。具體來說,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微寫作指導的時候,應重點圍繞學生在審題、選材和構思等方面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的指導,最終促使學生順利完成微寫作。
4.實施多元化的寫作評價。在微寫作教學中作文評改是其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基于當前微寫作訓練中教師的評改不夠到位的現狀,應努力打造多元化的寫作評價模式。
一方面,教師在對學生的微寫作作品進行評價的時候,還應對學生的微寫作過程進行評價,明確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指導學生如何變換角度思考,對學生創作出來的作品進行全面、客觀的評價。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必須要緊緊圍繞“客觀公正”的原則,從多個角度對學生的文章進行評價,在評價的過程中尤其是要最大限度將學生作品中的閃光點指出來,針對學生作品中呈現出來的獨特性,一定要給予足夠的尊重。
另一方面,教師還應將學生這一群體納入評價中,教師提供評價的標準和角度,引導學生通過自我評價、相互評價等方式,對微寫作的作品展開評價。如此一來,學生在自評和相評的過程中,不僅明確了評價角度,也逐漸提升了自身的寫作能力。
(三)豐富微寫作訓練題目,提升學生寫作技能
在以往的微寫作訓練中,教師在選擇微寫作訓練題目的時候,基本上都是依據課本資源,確定微寫作訓練題目。但是學生在開展微寫作的時候,常常以實用性、感悟類的題目為主。而依據課本資源確定的微寫作訓練題目并不符合學生的興趣和愛好,難以達到預期的寫作訓練目的。為了最大限度提升微寫作的質量,教師應調整寫作訓練的題目。
1. 創造新題目。創造新的題目重在改進微寫作訓練題目中過于陳舊、老套的現象,應緊緊圍繞時代發展的要求,對其進行加工和處理,進而稱之為微寫作的一種資源。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必須全方位了解和感知學生,結合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和興趣愛好,從時事熱點材料中總結出新穎的微寫作訓練題目。
2. 對真題進行改編。教師在確定微寫作訓練題目的時候,還可以采用真題改編的途徑,對真題中的原型進行改編,促使學生在訓練中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同時,基于真題進行改編的微寫作訓練題目還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訓練的豐富性,滿足了學生的微寫作訓練要求。
(四)善于觀察整理,激發學生的微寫作訓練興趣
在強化微寫作訓練的過程中,喚醒學生內心的欲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基礎和關鍵。學生只有具備了微寫作的興趣,才能投身于寫作訓練中,并取得顯著的寫作教學效果。因此,基于當前學生對微寫作興趣低下的現狀,筆者認為可從兩個角度入手,不斷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1. 引導學生對生活進行觀察。生活是開展寫作的基礎,寫作一旦離開了生活,就變得毫無生機可言。因此,教師在開展寫作訓練的時候,應引導學生對校園生活、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進行觀察,以生活為切入點,促使學生在留心生活、觀察生活的同時,最大限度激發學生的微寫作興趣。
2. 引進媒介,喚醒學生微寫作興趣。微寫作訓練與現代信息技術密不可分,將兩者有機融合到一起,可在最大程度上喚醒學生的內在寫作欲望。而要實現這一點,教師可圍繞微寫作訓練的主題,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將搜集到的素材進行整理、歸類等,并分享到相應的平臺上,為學生開展微寫作提供材料。同時,教師還可收集學生微寫作的優秀作品制作成為作品集,并對其進行展示等。如此一來,使得微寫作教學模式徹底擺脫了傳統的枯燥現象,顯著提升了學生的微寫作訓練興趣。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寫作是衡量學生綜合素養的重要標準。基于當前高中語文作文教學并不理想的現狀,教師應重視微寫作教學,將微寫作訓練納入課堂教學中,并明確微寫作教學的流程,制定分層微寫作教學計劃,拓展和豐富微寫作的題目,最大限度喚醒學生的微寫作興趣,促使學生在具體的微寫作訓練中實現自身綜合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毛玲玲.高中語文微寫作教學策略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20.
[2]王娟.微寫作訓練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語文天地,2020(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