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鵬 荊鵬斐 謝旸旸
摘要:隨著市場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商家開始注重自家產品在市場上的份額,市場營銷也因此成為諸多企業、商家所熱衷的銷售宣傳方式。社會就業崗位的需求使得市場營銷成為高校教育中最為熱門的體系之一。高校市場營銷理論課程越來越受到廣大學生的歡迎。然而,在高校教學中的市場營銷專業往往與社會企業要求相去甚遠,市場營銷理論與實際脫節,學生畢業后無法直接對接工作崗位,對此,本文基于實際市場營銷問題進行探討,結合高校市場營銷專業教學展開深入分析,希望能為提高學生就業能力提供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市場營銷理論;崗位需求;高校教學;銷售;宣傳
引言
市場營銷是一門注重規律總結與實際應用的科目,對于學生而言,市場營銷就是從市場實際活動中總結出規律,因此,市場營銷理論必然是基于實踐活動的前提下形成的。
一、市場營銷學授課現狀
對于金融或經濟類專業而言,市場營銷學是必學的一門專業課程,因此,許多教師在授課時,會考慮到市場營銷學知識點的普遍性,盡力以通俗、常見的生活現象去揭示市場營銷學原理,以便學生通過日常現象理解市場營銷。但是,在實際教學中,許多學生難以從諸多市場現象中總結出相應的原理,考慮到市場的復雜性,許多教師在展開分析時都會盡力以直觀、簡單的內容向學生揭示原理,這一教學方式雖然有效降低了學生的理解難度,但也使得學生對于市場營銷的理論學習過于理想化,導致脫離實際的現象屢次發生。
二、市場營銷理論與實際脫節的原因分析
(一)教師教學素養有待提高
在高校師資隊伍中,絕大部分教師都是直接畢業后留校教授,也就是由“教室直接走向講臺”,缺乏對校門外實際社會的理解,只有少部分教師會在參與社會實踐后選擇參與教學工作,這使得高校師資隊伍缺乏社會實踐,雖然許多教師作為優秀畢業生具有豐厚的理論知識,然而教師缺乏對市場營銷這門課程的實際運用經驗,導致教師也無法向學生十分透徹地講述知識點,只能列舉平常生活中常見的一些市場規律,無法在真正意義上將理論與實際深度融合結合,最終使得市場營銷課堂必然與社會脫節的現象[1]。
(二)教師教學方法有待創新
我國教育方式較為傳統保守,即便在新時代下,隨著新課標深入落實,許多教師教學理念發生了變化,然而絕大部分教師仍然是選擇采用保守的教學方法。許多教師青睞于傳統教學方法,這是由于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方式有利于學生理論知識基礎的牢固,然而市場營銷學作為一門注重實踐、講究靈活變化的科目,傳統教學方法非常容易使學生形成慣性思維,忽視對學生實際相結合的能力的培養,最終導致學生在畢業后無法及時轉變思維,難以勝任市場營銷工作[2]。
三、提高市場營銷教學理論與實際結合的有效途徑
(一)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養
高校可以多多聘請社會人士進行講課,將資歷豐富的社會人士作為高校師資隊伍中的一員,補充高校師資隊伍缺乏實際經驗的短板。同時,高校還可以于校外企業或其他正規機構簽訂協同意向,組織學生多多接觸社會,參與到營銷崗位中去,讓學生提前認識到市場營銷在社會上的準確定位與有效運用,從而有效將學生理論知識轉換為實踐基礎,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二)結合實際創新教學方法
市場營銷學作為一門實際用途廣的學科,教師在教學時必須重視市場營銷理論的廣泛性與普遍性,不僅要從日常生活中引導學生總結市場營銷理論,更要關注金融動態與營銷推廣,將熱點融入到教學中去,創新理論教學方法。同時,教師還應當有目的地加強學生實踐教學環節,建立校外實踐基地,鼓勵學生在假期時間去進行參觀、瀏覽,讓學生了解市場營銷相關工作崗位,提高學生知識運用能力與就業能力[3]。
(三)全面規劃市場營銷教學知識
市場營銷知識點可以簡單分為三個部分:市場、市場營銷,市場分析部分。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必須全面規劃市場營銷知識點,準確定位市場營銷教學內容,在學生了解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探討企業的具體營銷活動及市場縫隙,如分析企業營銷環境、分析消費者行為等等,幫助學生形成對市場營銷的統一認知構建,為學生進行實踐的運用奠定基礎[4]。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高校教育中,存在市場營銷理論與實際脫節的現象。在理想教學情況下,教師講課,學生應用,從而形成良好地“理論-實踐”教學循環,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講課,學生卻無法形成相應的能力,最終使得市場營銷脫離實際,成為紙上談兵的課程內容。對此,基于市場營銷規律與運用,本文將探討如何結合實際開展教學,讓學生掌握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
參考文獻:
[1]萬寧,李洋.企業市場營銷管理及創新策略[J].科技創新導報,2019,16(24):182+184.
[2]嚴凌鋒.CDIO理念下的市場營銷專業教學方法改革研究[J].長春大學學報,2018,28(08):94-97.
[3]古廣勝.對現代市場營銷人才培養模式的探討[J].中國電力教育,2019(36):31-33.
[4]楊林,熊珍琴,楊永俊,鄭玉剛,鄒一平.市場營銷專業教學模式與學生能力轉化關系的實證研究[J].石家莊經濟學院學報,2017(03):404-410.
山東英才學院劉鵬荊鵬斐謝旸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