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麗萍
摘 要:企業管理專業教育是技校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所以我國技校教育管理部門應把精力放在企業管理和教學改革上。在具體的改革工作中,教育管理部門要以工作過程為導向,進行教育改革,培養適應時代發展的專業人才。在此基礎上,故結合實際,對技校企業管理專業教學進行探討。
關鍵詞:企業管理;教學方法;教學評價
企業管理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而企業管理課程的目的是使學生了解企業的概念和科學的管理方法和技術,以便學生可以了解業務,更好地適應業務和服務業務,從而能夠成為一個能夠優秀地使用知識的人。那么如何提高教育質量呢?在這門課程的教學中,我們需要探索合適的教學方法,充分體現教學效果,讓學生更好地適應這門課程。
一、技校企業管理改革的過程化要求
目前,我國技校管理部門要落實教育管理改革工作,就必須逐一落實改革所需的條件。下面展示了以工作流程為重點的企業管理教學的改革。
(一)實施教材改進
技校企業管理是一門實踐性與理論性并重的學科。因此,在具體的工作過程中,技校教育管理部門必須投入資金研發與教學改革相適應的教材,使技校教育教師在改革工作中得到物質方面的支持。此外,現有的教育管理部門也需要投入資金建立與企業相聯系的培訓場所和培訓課程,充分滿足當今企業管理學生的實際需求。這樣他們才能在進入公司時,快速融入公司工作的實踐培訓。
(二)教學團隊的建立與完善
以工作流程為指導,開展技工院校商貿專業學生企業管理教學改革,必須要得到高素質教師的支持。因此,在實施改革之前,技校的教學管理部門應該強化師資隊伍建設,以加快技校管理改革的進程。作為具體改革工作的一部分,我國技校教育管理部門應對技校教師進行全方位的培訓。
二、技校教育管理部門應注重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
(一)優化企業管理課程結構和教學內容
在制定本課程的培養目標時,必須充分考慮將“企業管理”作為必修課程,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了解企業管理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基本內容,能夠適應公司在公司的工作環境,并靈活運用知識管理理念、資源管理、營銷管理、生產與質量管理、企業文化和創新等企業的戰略營地。在教學過程中,作為一名教師,應該努力安排好課程結構和教學內容,努力使課程結構合理,重點難點能夠簡單化,理論證據和實踐證據都能體現教學的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努力反映本課程發展的新視角、新成果,加強基礎課程知識和管理方法的教學。
(二)建立完善的案例教學體系
案例教學法在企業管理教育改革中具有重要意義。所謂案例教學,是指在現實生活中,以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方法,成為提高學生能力的教學基礎。因此,教育管理部門要著力構建完善的教育體系,才能提高技校教學改革的質量。教育管理部門在構建具體的案例教學體系時,應尋找符合國家企業教學需求的教學案例,從中小企業的過程發展中尋找合適的教學案例,且將其應用在教育教學的管理中去,提高技校商貿專業企業管理教學改革的質量。
三、企業管理工作流程的教育改革策略分析
目前,我國技校教育管理部門在實施管理改革時,應根據教育的實際情況,確定具體的改革策略。面向以工作流程的企業管理教學策略,應當使用各種方法,使技校教育改革工作的質量取得明顯提高。
(一)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有效提高教學效果
技校學生文化基礎薄弱,知識面狹窄。面對“企業管理”的課程,如果教師遵循教學和教學的起源、不擴大和不引入新的知識,或者不使用各種教學方法,缺乏實用的教學方法,往往會讓學生在學習之后,很難將學生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應用技能。
1.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不僅要根據教育目標的要求,向學生傳授企業管理的基本知識和基本原則,還要引導學生閱讀管理類書籍和管理類雜志,收集企業管理案例,制作企業管理知識圖譜,擴大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熱愛公司的產品,成為本企業的“老板”,培養學生管理理念及意識。例如,學生可能會被要求在課后充分利用網絡收集管理故事和管理理念,并在課堂上與同學分享,以達到拓寬視野的目的。
2.根據課程內容和知識結構的不同,充分利用不同的教學方法。
(1)開發教程,充分發揮多媒體電子教育的作用。向學生展示熟悉的本地業務,如展示本地某著名企業的生產、供應和銷售業務的視頻,以充分利用現有多媒體教學設施的功能,讓學生了解先進企業的管理經驗和一線員工的工作情景,了解他們在實踐中所學知識的重要性,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2)邀請本校特聘畢業生回校交流實際工作經驗。在教室里布置一個研討會的場景,讓學生們近距離交談。也可以邀請有豐富的管理經驗的管理者在學校教學,這樣學生可以了解業務,使他們認為將來可以顯示他們的技能,從而適應公司的管理和管理公司的某一模塊。
(3)以模擬沙盤教學的形式進行實踐教學。沙盤模擬教學指的是利用島式教學,將學生分成幾個具有競爭力的業務管理團隊。在管理團隊時,專業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進度對學生進行分類。為了保持每個學習小組的能力,教師可以為這些業務管理團隊組織與業務管理相關的教育內容,并讓他們使用沙箱中的教材執行任務。這種競爭性教學方法最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得他們在公司未來的工作中具有競爭優勢。
(二)認知實踐的改革
所謂的認知實習法,就是讓學生不光是在學校學習知識,還要到公司參觀學習,提高自己的能力。制訂教學計劃時,我們必須把認知教學,學生參觀公司的課程考慮進去,比如說可以組織學生參觀一些大型機械企業。通過實地考察,他們將了解生產管理、生產線流程、生產安全、業務系統和企業文化。幫助學生了解企業經營不易,充分了解企業管理理念和制度在企業管理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特別是對生產車間的參觀,讓學生親身體驗感性認識。這對他們以后的工作很有幫助。作為具體改革工作的一部分,專業企業管理教師必須定期組織學生到具有較強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地方企業學習,為將來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教師在實施認知實踐方法時也應謹慎,一般應在課程開始后的第三課堂組織實習,在不耽誤學生正常理論學習的前提下,獲得更多的管理經驗,提高學生的管理能力,使他們成為管理人才。
(三)案例教學的教學改革
案例教學法對于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是極為重要的,也是技校教育模式進行變革的重要前提。當前我國技校管理專業的教師在進行授課前必須要對自己所教授的課程進行全方位、精細的剖析和總結,這樣在制訂教學計劃的時候便可以具有一定的明確性。教師在選擇教學案例的時候不僅要注重其內在的實際價值,還需要深度挖掘其中與教學內容具有關聯性的知識點,這樣,教師在進行授課的時候,才能夠將教材理論知識的核心內涵更加全面地展現出來,這對于學生而言是極為重要的。另外,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設置一些教學情境,讓學生能夠在模擬環境中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
(四)鼓勵和組織學生參加創業競賽
實際的競賽活動以及嶄新的訓練模式一直都是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綜合能力的主要途徑,這些嶄新的教學方式都能夠讓學生提升專業管理方面的實踐技能,而且可以使學生在復雜的市場環境中能夠具有更多的競爭優勢。所以,技校的教師應該具有教育的前瞻性,不僅要注重理論知識的講授,還需要將自己的注意力投入到創業競賽中。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邀請學生學習實踐參與相關創業比賽,這樣他們就可以激勵學生養成良好的動手能力,刺激學生們的競爭意識,學生的實踐能力能夠在此基礎上獲得提升。不僅如此,教師更應該激勵學生踴躍參與各種形式的創業比賽,讓學生能夠在各種形式的實踐活動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創業方向,長此以往,學生就能夠具有敏銳的目光,及時發現在社會發展中存在的機遇與挑戰,逐步成長為社會不可多得的專業人才。
(五)修改教學評價方法
為了提高企業管理課程的教學質量,可以通過改變考核方法、定期組織能力競賽等方法來提高企業管理課程的教學質量。在企業管理課程的評價中,必須采用不同的評價方法。例如,期末考試可以是理論考試和實際操作的結合。其中一部分是閉卷筆試,另一部分是完整的案例分析。它主要評估學生的整體使用情況,分析企業管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然后結合理論測試結果、實際研究技能和研究結果的評價,充分評價學生的學期成績,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實踐創新的主動性。
綜上所述,隨著時代的變遷,當今中國的教育服務越來越重視技校教育的管理。技校教育中的企業管理教學是我國技校最重要的教學專業之一。目前,我國技校教育管理部門應與時俱進,以工作流程為導向,開展企業專業管理教育改革。技校教育的基本任務和培養目標是培養適應業務需要、適合一線生產和服務的應用型、技能型人才。所以優化課程結構,創新企業管理教學模式,對技術人員的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優化課程結構和教學方法上進行一定的變革,這樣才能讓學生在嶄新的教學模式中獲得多方面能力的提升,有效提高學生對學科的主動性和興趣。
參考文獻:
[1]巢居鵬.試論企業化管理模式在高校班級管理中的應用[J].天津中德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3).
[2]李曉晗.關于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高職企業管理專業教學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9,22(9).
[3]王茨.關于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高職企業管理教學探討[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8(9).
[4]于紅超.探討企業化管理模式在技校班級管理中的運用[J].科技展望,2015,25(31).
[5]劉曉寧.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高職企業管理教學探討[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5(3).